会员书架
首页 > 仙侠小说 > 帝国风云 > 第二百三十九章 天生缺陷

第二百三十九章 天生缺陷(第2/2 页)

目录
最新仙侠小说小说: 苟刀修我真的成了王爷我的成仙速度有点快玄幻:我带着亿万星辰去穿越异世武林至尊异界之五种药剂当天才凡人修仙:从一本破书开始蛊仙人,蛊蛊蛊蛊蛊蛊乾坤造化:万物同流,生生不息入魔记万毒纲目我在甬安当罗刹我以武器战天下帅小白封神路云和山的顶端亦往亦往万兽箓神域大战诸天百花公子玄幻:我背负一座天机阁

巡洋舰。

这种在一九七八年开工建造、首舰于一九八四年建成服役,满载排水量达到了二万八千吨,被中国海军称为“最后与最强战列巡洋舰”的战舰,其主要武器并非大口径舰炮,实际上该舰的主炮是一座双联装一百五十毫米舰炮,其主战武器是设与舰桥前方的四十八枚垂直发射的重型反舰导弹。

从某种意义上讲,“威廉大帝”级巡洋舰就是为了搭载重型反舰导弹而设计的。

为此,帝国海军在这种战舰上安装了两座核反应堆,赋予其三十三节的航速。为了增强其防空能力,为其配备了远中近三套防空系统,总共有近两百枚防空导弹,此外还安装了六座用于拦截反舰导弹的速射炮。为了增强其反潜作战能力,设置了一座可以容纳三架大型反潜直升机的机库,并且配备了两套能够发射反潜导弹与重型反潜鱼雷的发射系统,以及完整的声纳探测系统。

总而言之,“威廉大帝”级的设计,完全围绕着反舰导弹进行。

说白了,为了让四十八枚重型反舰导弹在战斗中发挥出应有的价值,帝国海军才为其配备了强大的防空与反潜能力。

显然,帝国海军战舰的核心就是反舰导弹。

这一点与依靠舰载航空兵为主的中国海军截然不同。

很多人在感慨德意志第二帝国海军在冷战时期研制了大量性能先进、威力巨大的反舰导弹的同时,忽略了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即导弹本身就是一种低投入低价值的武器系统,而且也是技术实现难度最小的武器系统。

说白了,中国海军在冷战时期拥有的导弹并不比德军差。不同的是,人们更加关注的是中国海军的超级航母、核潜艇与舰载机,而不是这些平台使用的导弹。德意志第二帝国海军没有足以引起他人关注的航母与舰载机,因此其导弹系统成为了焦点,也因此得到了外界的广泛认识。

显然,帝国海军以导弹为核心也是迫不得已的选择。

不可否认,“威廉大帝”级巡洋舰非常强大,是大战之后战斗力仅次于航母的战舰,可是其局限性也极为明显,即要让反舰导弹发挥威力,就必须把交战距离缩短到六百公里,甚至更近一些。问题是,在海战中,以超级航母为核心的中国舰队,显然不可能给予对手这样的机会。要知道,在“威廉大帝”级巡洋舰形成战斗力的时候,中国海军的第四代舰载战斗机已经大规模装备部队,而J-78的作战半径高达一千二百公里,即便是J-88的对海打击距离也在八百公里以上。

也就是说,帝国海军的大型战舰是徒有其表。

此外,如果“威廉大帝”级巡洋舰真有帝国海军吹嘘的战斗力,那么帝国海军为什么要在八零年代开始建造大型航母呢?

帝国海军的发展方式,产生了一个谁也不能忽略的影响。

这就是,在整个冷战期间,虽然帝国海军是中国海军最强大的对手,在七零年代末与八零年代初,还对中国海军构成了极为严重的威胁,但是直到冷战结束,帝国海军也没有能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全球海军,更不具备挑战与战胜中国海军的实力,且始终没有能够对中国海军形成优势。

要知道,即便在危地马拉战争之后,中国进入了战略收缩期,中国海军依然是世界上唯一的全球性海军。

从某种意义上讲,帝国海军面临的问题与帝国空军战略航空兵非常相似。

这就是,德意志第二帝国在科技与经济实力上的局限性,使其在发展战略性军兵种的时候存在很多难以克服的技术与经济困难,因此德意志第二帝国就算穷尽国力,也没有能够在冷战中获得压倒中国的战略优势。

别忘了,海军本身就是战略性军种,没有人会把海军限制在战术层面上。

这种科技与经济上的差距,根本不可能通过其他方式弥补,而这也就决定了德意志第二帝国在冷战中的最终结局。这就是,在不断升级的军备竞赛中,德意志第二帝国最终将因为内部问题而崩溃。中国在冷战期间的所作所为,最终都是为了点燃德意志第二帝国的内部问题。

从某种意义上讲,通过非战争手段打击对手正是冷战的主要标志。(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小说阅读网(readnovel。)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目录
三国之一马平川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