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书架
首页 > 仙侠小说 > 小市民的奋斗 > 第三卷新时代 第396章 悲喜交集!(新书求支持!)

第三卷新时代 第396章 悲喜交集!(新书求支持!)(第1/5 页)

目录
最新仙侠小说小说: 天成诀神道,诡也无敌的我,只想守着小客栈逝尊青藤凡修记月辛凡,我就叫这个名字我带宗门当大佬满嘴芬芳旅行异世界剑荡凤鸣震星河奇玄录异界特种战神福天记魔女,哪里跑噬灵道仙子毋燥,我拚老命也要解你情毒许仙最强修仙法星辰衍变双穿修仙:我玩个锤子诡异修仙,我才是真正邪魔!

共和四十三年,1954年9月2日,南中国海安澜群岛,中国国家太空总署安澜航天中心传出一声轰然巨响,一艘硕大的火箭将“东方一号”人造卫星送上太空,人类从此走进太空时代。

1954年9月3日凌晨1时36分,在全世界都被太空中出现的电波震惊时,各国通讯社的电传打字机上,同时打出了中华通讯社的一条电讯稿。

“多年来,中国一直致力于人造卫星的研究与试验工作。中国在国际地球物理的研究计划中,已经谈到过发射人造卫星的问题。经过各个公司和有关机构的紧张努力,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现在已经诞生了——9月2日,中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

尽管中国是以极为克制的心情报道这则消息,但是全世界的报纸却对此展开了铺天盖地的新闻报道和分析。从政治家的办公室到普通的街道,人们在仔细聆听;从屋顶到后花园,他们追随夜空中一颗像星星一样的移动光点。

“自从7。4事件以来,从来没有任何事能这样影响公众生活。”

尚处于分裂中的美利坚联邦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如此回答着计划,就在头一天,南北美国因太空中出现在的电波,竟然出人意料的停火了,正像全世界所以为的那样,几乎所有人都以为是“外星人”来了。

随着“东方一号”人造卫星的送上太空,人类进入太空时代后,太空几乎成为了中国的舞台,共和四十七年4月12日,身着100公斤重的太空服,人类首位宇航员程鹏乘坐重达4。85吨的“东方”号宇宙飞船进入太空,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进入宇宙空间和从宇宙中看到地球全貌的人。

四十七年4月15日,在共和广场党举行欢迎程鹏的盛大欢迎议式上,时任国务总理舟冠升发表了“我们要登月”的演说。

“在这十年结束之前,要把人送上月球并使他安全地返回地球!”

随后,在太空狂热中国会批准《嫦娥登月计划》,并批准在十年内投资580亿华元,用于嫦娥登月计划,不出乎人们的意料负责嫦娥登月计划的是德裔科学家,时任太空总署的副署长冯?布劳恩。

在后羿大推力火箭的研制展开和各项工程展开同时,经过长达一年的研究、分析和论证,最终在的共和四十九年6月22日,确定了载人登月计划月球轨道对接法,这一方案使得嫦娥登月着陆至少提前了两年。

也正是从这一年开始,在高达580亿华元巨额拨款下,整个中国科技界都被动员了起来,最多时有20万人参与其中,全中国超过一万家企业参与到登月工程之中,即便是在俄罗斯、欧洲也在数百家企业为其服务,当北美大陆的人们在战火的威胁下渡日时,在大洋的另一端,人们却为着一个梦想努力着。

对于世界来说,人类第一次真正的把智慧集结进入太空,我们的征程在太空!空间值得我们去征服。对于中国来说,这次努力却有着别样的意义,是这个国家真正在科技上领先这个世界,占据这个世界至高点的开始。

共和五十五年,7月15日。

安澜群岛,这座中国租用兰芳共和国岛屿,几十年前,作为荷兰殖民地的纳土纳岛,不过只是一座荒岛,而现在却是世界上最大的太航天中心所在地——国家太空总署安澜发射中心,此时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

发射场上,总高度达110。6米,相当于36层楼房的“后羿-10号火箭”沿着轨道缓缓进入的发射场,来自全世界三十二个国家的新闻记者、科学家们无不注视着这枚巨大的火箭,嫦娥登月计划开展八年后,终于在今天,最后一刻到了。

此时整个世界超过二十五亿人都在通过卫星转播的方式收看着安澜发射中心的画面,既便是远在大洋彼岸的美国,在南北美国对峙的前沿战壕里,美国士兵们同样围在电视机前,睁大眼睛一眨不眨的看着那巨大的火箭。

此时,整个世界都在等待着最后一刻的到来。

同样身为“嫦娥计划”负责人之一的钱学森朝着冯?布劳恩看了眼,可以看到他的神情有些紧张。

“紧张吗?”

冯?布劳恩点头笑了,笑时朝着自己的同僚们看去,参与“嫦娥计划”的104名德裔专家和386名中国专家都站在这个房间里,等待着最后一刻的到来。

“整个世界都在注视着我们!”

冯?布劳恩说出了自己担心的理由,他甚至知道,国务总理罗臣伯的已经准备了两件发言稿,一份是成功的,一份是失败的。

“全

目录
纵横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