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书架
首页 > 游戏竞技 > 中共最富争议人物的是是非非:张国焘的这一生 > 第25部分

第25部分(第1/3 页)

目录
最新游戏竞技小说: 全民领主,开局召唤魔化关银屏末日领主之我有三国武将休眠仓基地斗罗V:我重生为蛇,多子多福很合理吧我在国运怪谈游戏当NPC国运领主,特殊兵种是第四天灾网游三国之神豪木筏求生:我得到了一本古书人族禁地末世:我一个亡灵法师加什么智力进入游戏世界终于轮到我玩养成!四合院:谁喊傻柱弄死谁四合院:开局被迫和秦淮茹换房直播算卦,你非尊我为天师!一世容安重生:游戏才刚出,你怎么就乱杀世界RPG之大穿越异世玩魔兽网友全球冰封,我囤积了千亿物资那就让她们献上忠诚吧!我重生在游戏发布前一天

徐向前接到电报后,连连摇头。每到关键时刻,他与张国焘不同的血性就凸现出来。外表沉静温和的徐向前崇尚“狠、硬、快、猛、活”五字诀,排兵布阵,主张集中优势兵力,攻击敌人一点,遇到困难时敢于比耐力、韧劲,为求得打开局面敢于舍血本。他有句口头禅叫:“打狗如打狼,打狼敢舍命。”而性格张扬的张国焘总是患得患失,他像个土财主,心里总是拨拉着算盘,时刻想到有没有赚头,会不会亏本。由于没有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气魄和与敌偕亡的胆量,他总是一到关键时刻就变软。

对于随意改变战役方向,陈昌浩也不满意,大手一挥,说:“现在顺风顺水,还是按既定计划办。”他们决定暂不回电。

11月1日,徐向前、陈昌浩亲率中纵队进占宝兴,而后直逼芦山。左、右纵队同时在两翼展开,分别逼近邛崃、天全。6日,张国焘对东进越来越丧失信心,遂再次致电徐向前、陈昌浩,认为“我沿途病号多,各团人员少,一时无多补充,敌力渐集,续攻难图大胜,占领亦难巩固”,因此重申“宜查明沿金川两岸转移兵力即取康泸办法”。

徐向前、陈昌浩不舍得放弃叩击名山、芦山的计划,经过商量后,正式答复张国焘,力陈夺取天、芦、名、雅的好处:一是这带人烟和粮房较多,部队易于补充;二是我军与川敌作战,较易得手,如能乘胜东下川西平原,可获更大补充,过冬不成问题;三是距离转战于川黔边的红二、六军团较近,能对他们起到有力的策应作用。如向西康发展,则人、粮补充不易,气候寒冷,过冬困难,不利策应二、六军团转战。

“现在早已不是‘山大王’时代了。我能往,寇亦能往,蒋介石不会让我们僻处一方,优哉游哉的。”徐向前对此感慨颇深。

兵入绝境(11)

这番话引起陈昌浩的共鸣:“我们不能蹲到笼子里去。如果蹲到川康,被敌人封锁住,我们的处境会更加困难。”

张国焘见陈、徐意见一致,而且战事正顺,没有坚持转兵西康。

但是,在陈、徐的回电里也流露出轻敌的思想。回电置大敌当前于不顾,轻飘飘地说:“现刘湘六七十个团至多能来四十团,邓(锡侯)二十四团,分兵难大集中,余者无虑。如能多集中兵力在这带打,甚有把握。”

这时,徐陈手中所能集中的兵力仅有不到二十个团。以一敌三,竟然丝毫不以为念。他们不太清楚,如今的川军已非昔日的“双枪将”(鸦片枪和钢枪)。

红四方面军最后一次与川军作战是在半年前。6个月过去了,四川的军情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首先,蒋介石采取“一箭两雕”的战术,尾追红军进入四川,一方面逼迫川军与红军作战,一方面乘机削弱和收服地方军阀势力。“天下未乱蜀先乱,天下已平蜀未平”的四川已经成为蒋介石的“一统天下”,政令一致,军法森严,不再有错综复杂的军阀矛盾可供利用。

其次,川军重新经过整编,下设7个军,分别由杨森、唐式遵、潘文华、刘文辉、孙震、王缵绪、邓锡侯任军长,统归刘湘指挥。整编后的川军,虽然在名额上缩减了三分之一,但充实了建制,补充了武器弹药,精神面貌和战斗力焕然一新。

再次,蒋军嫡系薛岳纵队正在向川西平原靠拢,随时可以投入战斗。

在红军战车风驰电掣般冲向川西平原的时候,指战员感觉一切都仿佛与过去没有差别。川军照样是一击即溃,左、中、右三路主力连战连捷,在10天之内又下天全、芦山等城,歼敌5000余人,占领了邛崃山以西、大渡河以东、青衣江以北、懋功以南广大地区。

良好开局,令张国焘喜不自禁,再也沉不往气了,在中断联系近两个月后,轻狂地发报给毛泽东、周恩来、张闻天、王稼祥、博古,宣布他南下路线的胜利:

(甲)我军于占领天全后,又于本月十二日攻占芦山,是役击溃刘湘之教导师、模范师、新编二师之第□旅、刘文辉之第五旅,并将刘湘独二旅全部缴械。敌仓皇溃退,我军正追踪追击乘胜夺取名、雅,俘获在五千以上。

(乙)这一胜利打开了川西门户,奠定了川康苏区胜利的基础,证明了向南不利(为)胡说,达到了配合长江一带的苏区红军发展的战略任务,这是进攻路线的胜利。

张国焘笑逐颜开,事实证明他笑早了。

11月13日,徐向前、陈昌浩集结中纵队及右纵队共计15个团的兵力,计划采取围点打援的战术,进围名山,吸打邛崃方向的援敌。16日,

目录
重生之惊世亡妃种田之世外竹园调音重生大学宅男时间掌控者忠臣收服指南(穿越)-[穿越]凰途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