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书架
首页 > 游戏竞技 > 伪钞帝国 > 第514部分

第514部分(第1/4 页)

目录
最新游戏竞技小说: 星际:每一只敌人都能让我变强同步游戏属性,我成为了全球最强全民海岛求生:我提前进入一年全球穿越,我在塔防游戏里成神多子多福,我在末世收女仆!让你打怪兽,你唤醒加坦杰厄?全民星海时代求生游戏:末世大佬玩嗨了从机械师开始无限转职重生天灾:我囤货虐渣称霸末世幻光四战争骑士,我能融合万物我踢的养生足球六零糙汉被末世女王轻松拿捏重生后,医妃每天都在虐渣我,神级辅助,带领Uzi夺冠海岛求生:我的幸运值爆表了1980年我回到了15岁举国对抗异界入侵:开局上交一颗星球末世:开局疯狂囤物资,美女急哭了

装备委员会主席彭德率先问道,代表了众人的心声。

“也没什么,就是一款名为喀秋莎的火箭炮系统!图纸带来了,你们先看一下再说。”

李卫国知道这些军事装备专家们都没啥耐性,所以也不跟他们嗦,直接转入正题。

这份喀秋莎火箭炮的全套设计图纸是斯达琳交给李卫国的,也是作为让李卫国暂时放弃进攻苏联的一个条件。

这款喀秋莎火箭炮系统之所以引起了李卫国的高度重视,并不是因为苏联人率先研发成功了这款新时代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系统,而是斯达琳作为谈判交易,泄露给李卫国的有关苏联已经将喀秋莎火箭炮的另一套出口版系统交给了德意志帝**方。

李卫国不在乎苏联人的喀秋莎火箭炮,哪怕苏联军队拥有再多再先进的喀秋莎火箭炮系统,在中华帝国强大的海陆空军事实力面前,苏联都是不堪一击的,因为如今的苏联已经没有了史上苏联的那个强大的战略纵深了,整个苏联的亚洲部分早就归了中华帝国,如今的苏联只剩下其欧洲版图了,中华帝国只要发动全面对苏联的战争,就算苏联有再多的喀秋莎火箭炮也会被灭。

问题就在于斯达琳很清楚苏联和中华帝国之间的巨大军事差距,所以烈宁统一苏联后,斯达琳第一时间访华,并把喀秋莎火箭炮系统进献给中华帝**方,但这不是解决办法,所以斯达琳的聪明之处在于,她把苏联交给德意志帝**方的喀秋莎火箭**纸也一并交给了李卫国。

李卫国不在乎苏联的正版喀秋莎火箭炮,却在乎德意志帝国得到的阉割版喀秋莎火箭炮,因为目前的苏联国力,根本无法支撑大规模部署喀秋莎火箭炮武器,反而德意志帝国庞大的战略纵深和军力基础,短时间内会打造出一支恐怖的火箭军团。

如今中华帝国和德意志帝国正在全面走向对抗,甚至已经在利比里亚大打出手了,李卫国很担心德意志帝**方会突然使出喀秋莎火箭炮来到对付中华帝国神策军。

毕竟火箭炮这种武器,目前还没有全面列装给中华帝国神策军,尤其在利比里亚战场上的中华帝**,他们再不清楚情况时,如果突然遭到德军的火箭炮群打击,那可是不堪设想的。

所以,斯达琳很清楚李卫国的需要,直接把德意志帝国卖了,把德军获取的喀秋莎火箭**纸都交给了中华帝国。

这样一来,中华帝国就将完全掌握德意志帝国的喀秋莎火箭炮的性能和杀伤力,甚至可以预判德军短时间内的火箭炮产量等等,这些都是非常有用的情报,成为让李卫国都无法拒绝的条件之一。

此刻,在装备委员会委员们之间传递的喀秋莎火箭炮设计图纸,一共包含两个部分,一个是苏军的喀秋莎火箭炮设计图纸,另一部分则是苏联人卖给德军的阉割版喀秋莎火箭炮设计图纸。

其中,苏联版喀秋莎火箭炮,其正式型号跟史上差不多,只不过有斯达琳的强势介入,少走了很多弯路。

光从编号就可以看出来,史上的苏联喀秋莎火箭炮的正式编号是bm…13,因为那是通过不断从bm…1改良而来,经了十三次大改后,才变成强悍的喀秋莎火箭炮。

而如今苏联人在斯达琳的带领下,避免了很多误区,节省了时间和金钱,一步到位,bm…1直接就成功了。

彭德耐着性子看完了苏德两套喀秋莎火箭炮的性能指标,不由得皱起眉头。

在他面前,bm…3喀秋莎火箭炮系统,这是苏联人给中华帝国的喀秋莎火箭炮设计图纸编号,看上去已经是一款成型的多轨道的自行火箭炮系统了。共有12条发射滑轨,滑轨长5米,弹长1450毫米,弹重42。5千克,一次齐射可发射口径为132毫米的火箭弹24发,最大射程10千米,既可单射,也可部分连射,或者一次齐射,装填一次齐射的弹药约需6~10分钟,一次齐射仅需7~13秒,初速70米/秒,高低射界7°~45°,方向射界左右各10°,运载车时速60公里,最大射程7000~8500米。

而作为苏联人给德国人的喀秋莎火箭炮系统,编号为bm…2,共有8条发射滑轨,滑轨长5米,弹长1300毫米,弹重40千克,一次齐射可发射口径为132毫米的火箭弹16发,最大射程8千米,既可单射,也可部分连射,或者一次齐射,装填一次齐射的弹药约需6~9分钟,一次齐射仅需7~11秒,初速70米/秒,高低射界7°~45°,方向射界左右各10°,运载车时速60公里,最大射程6500~7500米。

目录
去鼓浪屿的路上红颜凝眸处 逍遥岛主乡村之神级蚂蚁庄园异界之极品公子与君共江山薄樱鬼同人之请,唤吾之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