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书架
首页 > 游戏竞技 > 大帝修仙 > 第10部分

第10部分(第1/4 页)

目录
最新游戏竞技小说: 全民庇护所,你在末世当大爹?末日灾变:我打造究极安全屋足球的眼泪山的那边,刻着巅峰IG之名!全球灾变,开局转职巫妖王极寒末日:我的神话避难所全球天灾:打造神话避难所诡异:快跑,他踏马开了!王者:英雄超标?我真拿他上分!反派:冰封末日开局抢夺安全屋全民:死灵法师,站着就是输出LOL:超神之路恶魔猎手说好练武,你一拳爆星什么鬼?nba:我狂暴后卫,暴打库里网游:虫神炮手,主宰星河萌学园:我好像不是路人科技争锋从融合时空记忆开始超时空teacher之城市之光从甲午开始杀敌爆装

李图最终仍受不住诱惑,铤而走险,他想到了一条歹计,不仅能得到九天玄女图的消息,还能成为天下万人敬仰的皇帝。虽然他对天下之主的帝王的权力豪无兴趣,但那后。宫中数万娇娃,还有唾手既得的无数天下美人却让他如渴思浆。于是他想到了一个玉石俱焚之计,他冒天下之大不韪对太子使用了搜魂**,查找他的记忆中关于九天玄女图的消息,虽然修真者不可直接夺舍凡人,但是在太子魂飞之时,再以他的元神直接强占太子身体,移花接木。他再以独门双修之法控制太子身躯和姬妾交合,采集元阴慢慢恢复修为,收全三魂七魄,从此他就是太子,如假包换。

何谓天意?举头三尺有神明,天意就是那冥冥之中的不可抗拒的力量,来保护这世间的规则。李图不顾修真界古训,对凡人并且是皇室太子,使用了如此恶毒之术,自然招来了天意的监察之力排斥,天降神雷惩罚,但是他早有预谋,才敢如此胆大妄为,凭着秘术保存下一丝残魂在太子身躯中,其他魂魄都保留在本命灵器中。哪知人算不如天算,这转瞬之间,这太子身躯已经被一个陌生魂魄抢先占了。

依他的修为,即使只落下一丝残魂,对付这个凡夫俗子的魂魄也易如反掌。奇怪的是,他用尽种种手段都毫无办法。不知此人是冤死鬼还是屈死鬼?还是有过什么奇遇,为何魂魄中有如此深的怨气和怒气,充满着吞噬之力,他只能暂避锋芒,暂且隐于其体中。不过这魂魄即使在怨气冲天,毕竟只是个普通凡人的,拿他也没有任何办法。不过只要这人和任意女子交合,他就能凭着独门秘法恢复修为,最终吞噬掉这陌生魂魄,完全占据这太子身躯。

第十章 沉美色 不知疲倦乐逍遥

林易突然被梦惊醒座了起来,难怪这梦如此真实,仿佛亲身经历过,原来他的头脑中又多了个人的记忆,这人就叫李图,就是那刚刚和陈舞交战的老道。他一时竟然同时拥有了三个人的记忆,只是感觉不可思议。若只是那记忆中所为,只怕自己的魂魄现在已经吞并了两个人的魂魄,这才能拥有三个人的记忆。

之前全身上下如同针扎,万蚁噬身的感觉已经消失,只是头顶百会穴和下腹气海穴依然有种肿胀的感觉,虽然依旧不舒服,只是这种不舒服感觉要比以前清多了。更让他兴奋的是脑海中一直如咽之刺的那个阴魂,也已经消失殆尽。这几天一直以来困扰他的头疼已经消失,头脑中顿时轻松无比,灵台清明。

“果真是因祸得福,从此这身体就完全属于我自挤了!”林易心中自是十分高兴,只是虽然头疼消失了,下腹和四肢处都传来了肿胀感,他却没有放在心上,也许是昨夜精力透支过度。

更为奇怪的是,他的头脑记忆中无形多了一篇文字——“彭祖心经”,这应该是那妖道李图所修炼的一名秘法,随着他的记忆一起留在林易的脑海中,只是奇怪的是为何这彭祖心经却如有生命的活物一样长在自己的脑海中。

本以为身体中那个阴魂应该是司马遹,想不到却是这妖道的一丝残魂,而真正的司马遹却早已魂飞魄散,林易也算为他报了仇,虽然是借了他人之手。

更让林易震惊的是,从李固记忆中得到的信息。这个世界并不是他所想象中,如同正史中描述,他从历史书所学到的那样,却如同民间神话志怪小说描写那样,这个世界真的有神仙和妖怪,而他们或许就生活在我们身边,若不是亲生经历,他真是怎么都不会相信。他从李固的记忆中也得到了如此多惊世骇俗的信息,更是惊出了一身冷汗,这几日表面看是平静如水,暗底下却是惊险万分,一步走错,就可能跌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虽然东宫中佳丽无数,幸好他一直守身如玉。虽然最终在陈舞那狐狸精身上没有把持住自己,却也因祸得福。若他放纵自己,被那妖道以御女之法恢复了力量,那此时魂飞魄散的人就应该是他了。

既然那阴魂不是司马遹,那为何他一进女色仍头痛欲裂,特别是蒋俊,难道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或是身后的确有高人暗中相助?或许真的是人在做,天在看,举头三尺有神明,这妖道多行不义必自毙,果然是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林易一时却也难以明白,却也不多想了。

而那妖女和老道都提到的九天仙女图,那老道即使给司马遹使用搜魂**也没有找到答案,而林易搜肠刮肚也毫无印象,原来是司马遹的记忆中根本就没有听说过此物。不知道这是什么的宝物,如此神奇,竟然对着这图双修就可成仙。林易也十分向往这样的宝贝。

床上依然有香气残留,而那被单上那一丝殷红,却如此刺眼

目录
七零纪事凶兽横行博尔赫斯交易夫妻(瓶邪)张医师,请自重世界金融五百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