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书架
首页 > 游戏竞技 > 爱恨都成空小说 > 第5部分

第5部分(第1/4 页)

目录
最新游戏竞技小说: 网游:开局觉醒本源天赋活下去寻找生命的意义全息游戏:在游戏里当小地主全职高手之最强散人网游:开局觉醒无限技能点十级战力才破亿,请问我还有救吗高颜值狗命专家假千金下山替嫁,真大佬夜夜求卦足球生涯:从躺冠到成为传奇世界入侵:从元素召唤开始无敌联盟:选出艾希,Rita坏掉了网游:强化999,1级就无敌!琪亚娜第三人格网游:我用智商碾压你足球之开局躺个世界杯冠军队友带我嘎嘎乱鲨海岛,全民垂钓,我独获史诗天赋全民穿越,异界迷雾求生后室:新世界在现实与游戏中,寻回尘封的记忆

还相对比较容易成名成家(在新文学初萌的岁月,庐隐能拿起笔,是多么幸运)……这些几乎是我国首批次的女大学生,在新文化汹涌而过的时代浪潮中,可以说是占尽了先机。

那缘何苦闷?这种“时代的苦闷”,仿佛一团烟雾,缠绕在一代女学生的心头,它是否具有普遍性?它又为何偏在庐隐的笔下,格外浓稠?

庐隐出生在一个落魄的官僚家庭,父亲早亡,自小随母亲投奔北京娘家,十三岁考入女子师范预科,毕业后辗转于安庆、开封教书,后又考入国立女子师范大学国文科当插班生。

庐隐的求学路,不可谓之不幸运。“父亲”这一形象的缺席,一方面让庐隐自小,就相对缺少父爱,可从另外的角度看,父亲,这一封建家庭最高执掌者的不在位,也无形中削减了庐隐“反封建”的难度,从而给了她的人生,不少自由(庐隐的每个人生重大选择,几乎都是自己在做决定)。这种自由一经放大,同某种固执和任性相混合,不经意间,便造就了庐隐的奇妙人生。

有人说,养不教,父之过。可就算父亲不在,不是还有母亲在、兄长在吗?他们不照样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庐隐的人生?最起码,上不上学,去哪就业,同谁结婚,这些方面,还是有发言权的。的确,母亲在,兄长在,他们原本可以顺势顶上,成为“封建家长”,帮庐隐做决定。

从庐隐的自述中,我们可以知道,庐隐从小似乎很苦,对于旧式家庭,她并无多少好感,而她与母亲的关系,仿佛也不是那么融洽。

但不容我们忽略的是,庐隐是个以浪漫风格闻名的女作家,她在写自述的时候,难免会带上过多庐隐式的“苦闷”,庐隐式的自我抒发,特别是对于早年自我经历的叙述,我们不能说其违心,因为她的确是从自己的真实感受出发,我手写我心的,但我们不得不考虑的,是当时的整个社会环境……新文化新道德冲击旧文化旧道德……庐隐在多大程度上,受社会思潮的影响,才更加对旧家庭抱以“恶感”,这难说。

庐隐命定似的考入女子师范预科。虽然从已知材料看,这是庐隐的兄长起了某种决定性的作用(鼓励她投考,而非按照母亲的意思,让她继续在教会学校就读),但庐隐的人生,从这个时候开始,已经是处于一种“无父”的状态。

家庭内部稳固强势的“父……子”模式,在庐隐的人生关键期,没有建立起来,而取父亲而代之的母亲,作为家庭的首脑,对庐隐的影响却非常有限,人生重大决定权,一下子都摆在庐隐的自己手上。虽然庐隐一直吐露自我的苦闷,彰显她和母亲的不佳的情感联系,但实际上,家庭内部反封建这个工作,庐隐并不需要做。相对于同时代的女儿们,庐隐有着太大的自由,母亲可能会对她的匆促的人生抉择不满,但到底没有力挽狂澜。恋爱、工作、结婚,母亲虽然有过反对,但大多听之任之,上了女子师范的庐隐,仿佛一匹脱缰的野马,一只掉线的风筝,一阙流浪的浮萍,即将开始走自己的路。 。。

庐隐:所谓自由(2)

17岁那年,庐隐遭遇了初恋。对象是姨妈远方的表亲,叫林鸿俊,年近而立。他留学日本,半途归来打点家事,哪知有重大变故,有来无回,穷困潦倒,只能到北京投亲谋生。

这时候的林鸿俊,可能算不上多优秀的人才(按现在标准,三十了还没毕业,除非是博士),但他到底接受过一些新思想的熏陶,加之对于文学的爱好,他和庐隐便有了交流的平台。《断鸿零雁记》、《玉梨魂》这种凄美爱情故事,最能打动少女心。

庐隐时年尚幼,情窦初开(未必真正知道情为何物,但她已经知道争取恋爱自由权),为恋爱冲昏头脑,毅然要和林鸿俊在一起,加之其性格反叛,母亲始一反对她同林鸿俊的交往,她更是偏要把爱情进行到底。

所谓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母亲的反对,更多的是为女儿的未来着想,是人之常情。试想,没钱,没家底,年龄又大,前途未卜,空有一腔浪漫,这样的男人,能不能要?说白了,嫁给他,图什么?鲁迅先生都说,人必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爱情太虚无,年轻人,一旦陷入爱情至上的情感漩涡中,在爱情里找人生的意义,往往最终吃苦的,是自己。

从这第一次的恋爱,我们就可以隐约感觉到,在恋爱这件事儿上,庐隐始终让自己保持着一个反抗的姿态。这姿态里,有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气,当然也有一种奇异的固执。现代心理学所谓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放到庐隐这正合适……家长愈反对,恋人的爱情愈

目录
种种田,养养儿奇异事件簿之萧邦夜曲玲珑入骨笑傲天下为美好的异世献上科学中国四大爱情传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