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书架
首页 > 游戏竞技 > 易中天品三国下 > 第4部分

第4部分(第1/4 页)

目录
最新游戏竞技小说: 天灾:背负七宗罪,我能斩杀神明神豪恋爱:十倍返现,我赚麻了我一个山贼,抢点美女玩家怎么了我在地下城讨生活吕颂梨秦晟穿成早死的炮灰原配我怒嫁反派免费阅读全文吕颂梨秦晟小说全文免费阅读烽火尽染新书穿成早死的炮灰原配我怒嫁反派吕颂梨秦晟小说最新章节免费阅读穿成早死的炮灰原配我怒嫁反派吕颂梨秦晟吕颂梨秦晟穿成早死的炮灰原配我怒嫁反派最新章节在线阅读吕颂梨秦晟免费阅读无弹窗穿成早死的炮灰原配我怒嫁反派小说全文免费阅读穿成早死的炮灰原配我怒嫁反派烽火尽染开局一个破屋:我有史上最坑系统斗罗V:开局被玉小刚鄙视,转身成为大师都末世了,囤一点点女神很合理吧末世:让你囤物资,你囤女神全民领主,开局召唤魔化关银屏末日领主之我有三国武将休眠仓基地斗罗V:我重生为蛇,多子多福很合理吧

懈�莸摹N颐侵�溃�壕�勇逖舫龇ⅲ�窃诓芪壕霸�哪辏ü��263年,此年上半年为蜀汉景耀六年,下半年为蜀汉炎兴元年)的八月;决定伐蜀,则是在五月。据《三国志·姜维传》,当时姜维已经得到消息,便上表刘禅,提出布防措施(六年,维表后主),请刘禅速派张翼和廖化分别把守阳安关口和阴平桥头“以防未然”。谁知这时刘禅只听黄皓的,而黄皓又只听巫师的。巫师说敌人不会打过来,黄皓便信以为真,让刘禅扣下了这份公文(启后主寝其事),结果满朝文武都不知道大祸即将临头(群臣不知)。这岂不是刘禅昏庸、黄皓弄权?�

那么,黄皓是什么人?是刘禅宠信的宦官。众所周知,东汉灭亡,宦官干政是原因之一。这条教训,可谓殷鉴不远。所以,诸葛亮在世时,就特地安排董和的儿子董允担任“大内总管”(任以宫省之事)。据《三国志·董允传》,诸葛亮任命董允为侍中,领虎贲中郎将,统帅宿卫亲兵,而且在《出师表》中特别交代刘禅,要他“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董允也不负厚望,把刘禅和黄皓看得死死的(上则正色匡主,下则数责于皓)。结果,董允在任时,刘禅和黄皓都不敢胡作非为。�

但是,董允于延熙九年(公元246)去世后,情况就变了。接替董允担任侍中的陈祗与黄皓“互相表里”,狼狈为奸。陈祗“上承主指,下接阉竖”,黄皓则由“始预政事”而“操弄威柄”。两个人都排挤姜维,黄皓还暗中策划要废掉姜维,吓得姜维不敢回成都,躲在沓中(一说在今甘肃省,一说在今青海省)种麦子。一个国家,弄成这个样子,岂非亡国之相?所以蜀汉的灭亡,除了刘禅昏庸和黄皓弄权外,还要再加上一条:陈祗乱政。�

这当然都有道理,但也不完全。第一,据《华阳国志》、《三国志·诸葛亮传》,以及《亮传》裴松之注引孙盛《异同杂记》,当时主张召回姜维,夺其兵权的,并非只有黄皓,还有诸葛瞻和董厥。诸葛瞻是诸葛亮的儿子,在这次战争中壮烈牺牲;董厥被诸葛亮称作“良士”,显然也不是什么“小人”。但他们都主张撤销姜维的大将军职务,也都迁就(将护黄皓(董厥还随刘禅投降曹魏)。所以这事不可以道德论,也不能把账都算在黄皓头上。第二,黄皓虽然误了事,却也没有干预姜维在前方的军事行动,仗还是姜维打的。胡三省注《资治通鉴》时,就认为姜维对蜀汉之亡有责任。这当然也可以讨论,但至少说明问题比较复杂。第三,黄皓只是误事,并没有误国,因为他并没有主张投降。主张投降的是谯周。所以,许多人认为,蜀汉之亡还有一个原因,即谯周误国。�

无力回天(2)

那么,谯周果真误国吗?�

不妨还是先把当时的情况说一遍。前面说过,魏军发兵洛阳,是在曹魏景元四年(公元263年)的八月。到十月份,邓艾军就从阴平(今甘肃省文县)出发,经江由(即江油,今四川省平武)、绵竹(今四川省德阳市),一路杀到了雒县(今四川省广汉市)。这就到达成都的大门口了。据《三国志·谯周传》,当时蜀汉君臣被黄皓忽悠,以为魏军不会马上就来(敌不便至),根本就没做任何准备(不作城守调度)。没想到邓艾的部队竟然“长驱而前”,因此立马慌了手脚,以至于城中居民惊慌失措,纷纷跑进荒郊野外,挡都挡不住(百姓扰扰,皆迸山野,不可禁制)。刘禅召集群臣会议,也是“计无所出”。一派主张“奔吴”,因为东吴是盟友(蜀之与吴,本为和国),或许可以收留自己;一派主张“奔南”,因为“南中七郡,阻险斗绝,易以自守”,或许可以躲避一时。究竟应该“奔吴”,还是应该“奔南”,朝堂之上,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这时,谯周说话了。�

谯周的意见,是既不同意“奔吴”,也不主张“奔南”。为什么不能“奔吴”呢?谯周说,自古以来,从来就没有到了别的国家,到了另一个皇帝那里,寄人篱下,还可以再当天子的(无寄他国为天子者也)。所以,我们皇上到了东吴,也只能称臣(今若入吴,固当臣服)。既然同样是称臣,为什么不挑一个大国,要挑小的呢(等为小称臣,孰与为大)?再说了,###的规律,从来就是大国吞并小国(且政理不殊,则大能吞小,此数之自然也)。由此可见,魏国能够吞并吴国,吴国不能吞并魏国,这是没有疑问的(魏能并吴,吴不能并魏,明矣)。到那时,我们难道再投降一次不成?如果说投降是屈辱,那么,受两次屈辱,与只受一次,哪个更羞耻一些(再辱之耻,何与一辱)?此为不能“奔吴”之理。�

目录
谁准你亲我?[娱乐圈]才男医女天域神器 发飙的蜗牛武侠长生_步九霄墨墨温情不得语双重快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