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书架
首页 > 游戏竞技 > 三大黑道帮主 > 第1部分

第1部分(第2/4 页)

目录
最新游戏竞技小说: 领先人类一千年原神之旅行者在漫威让你练短跑,你破了世界纪录?在古代逆流而上的日子精灵之我是农场主穿书后我成了小拖油瓶顾总太太把你拉黑了乔若星顾景琰从学霸开始迈向星辰大海大唐贵婿模板奥尼尔,美女都是我的充电宝王者:是个英雄就超标,别太离谱世界杯:我把C罗喂吐了末日:我真不是土匪无止的界限开局暴力林丹体验卡,我无敌了源启:终尽足坛怪咖网游之神偷盗贼斗罗:当千仞雪不恋爱脑后全民:领主大人别冲动

9年——离开上海,逃往香港

1951年——在香港坚尼地台杜公馆病逝,卒年63岁

引 子

1931年6月9日上午,上海华、英、法三租界居民万人空巷,倾城而出,从法租界华格臬路到金利源码头,人们摩肩接踵,层层叠迭,争相目睹一场空前绝后的开祠仪式盛况——

一支由5000余人组成的仪仗队,由身骑*骏马的英国巡捕、骑自行车的法租界安南巡捕和迈着正步的中国巡捕为开路先锋,由海军、陆军、公安、保卫团以及学生童子军,分别抬着政界、军界、租界、上海各界以及18行省要人赠送的匾额、旗伞花亭,在军乐齐鸣、爆竹喧天之中缓缓行进……

整个仪仗队伍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国民政府主席蒋介石颁发的“孝思不匮”大匾。而北洋政府的两位总统——徐世昌、曹锟,一位执政——段祺瑞,两位大帅——吴佩孚、张宗昌,一位少帅——张学良,各自送的大匾排列在一起,争战十多年的直、皖、奉、直鲁等各派系首脑统统在这里“聚集”,更是耐人寻味。

——这仅仅是杜月笙奉主入祠的仪仗,接下来在高桥镇的开祠大典,聚集全国名角的三日“沪上空前未有之堂会”,其盛况更是无与伦比。

杜月笙,何许人也?何以如此荣耀?

从此时回溯44年前的鬼节,在上海县高桥镇杜家花园破败的老屋中,杜月笙作为杜家长子也是杜家的独生子降临人世。没有人会想到,这个一出生就鬼里鬼气的孩子日后会成为大上海呼风唤雨的人物。现实中等待他的命运,不仅仅是三餐不继,而且三岁丧母,五岁丧父,八岁的时继母神秘失踪。命运多桀的人孤儿将面临着什么样的前路人生,似乎不难想象。

由于受不了老娘舅一家的冷落和白眼,杜月笙干脆流落街头,由乞讨到偷鸡摸狗、打架斗殴、街头赌博,很快成了一帮同龄孩子的小头目。在高桥镇那个小地方,在一帮街头小混混中,杜月笙有了指挥若定、呼风唤雨的小派头。

也就从这个时候开始,杜月笙爱上了赌博。从此,他由儿时的试赌,到少年的滥赌,成年的溺赌,中年后的豪赌,一生与赌博结下不解之缘。

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13岁的杜月笙,开始历练出日后闯荡上海滩的基本素质:足智多谋,隐忍薄发,有一股坚韧不屈,蛮横霸道而不露声色的狠劲儿。

15岁,杜月笙看到了不远处的上海滩,五光十色,波诡云谲。那里,才是他大展身手的地方!

在高桥镇通往浦东渡口的小路上,杜月笙跪在送行的老外婆面前,连磕三个响头。

老外婆伸出颤巍巍的双手,将几个铜板塞进杜月笙肩头的土布小包里。

杜月笙抬起头,一把抹去脸上的泪水——

“外婆,高桥家乡人人看我不起,我将来回来,一定要一身光鲜,一家风光!我要起家业,开祠堂!不然,我发誓永远不踏进这块血地!”

在老外婆的泪眼婆娑中,杜月笙大步走向渡口,扑向大上海的十里洋场。

29年后,杜月笙一身光鲜地回来了!起家祠、造藏书楼、建学塾,一掷百万大洋。这位“春申门下三千客,小杜城南尺五天”的现代春申君,在内忧外患持续百年的旧中国,三日盛会,竟创下“堂上珠履十万客”,空前绝后的大场面!

一个15岁的乡下小混混,是如何在大上海发迹、崛起的呢?

小瘪三闯进大上海(1)

一、烟花间里遇知己

1902年春天,杜月笙闯进上海滩的时候,高楼大厦刚刚开始兴建,外滩的外白渡桥还是一座平桥,跑马厅但见一片芦蒿,泥城桥北荒烟漫漫。杜月笙在外滩下了船,怀揣着外婆托乡邻写的推荐信向西走,转眼之间便到了十六铺。

十六铺一带地处上海水陆交通的要冲,从外滩一直到大东门,中外轮船公司如太古、怡和、招商、宁绍等都沿黄浦江建有码头。各大码头附近都是商贾云集,各色人等熙来攘往,周围货栈店铺鳞次栉比,人烟稠密,每天从早到晚,摩肩接踵,人声鼎沸。

刚从浦东乡下赶来的杜月笙,看到这热火朝天的景象,不由得热血沸腾,一种强烈投入其中的欲望猛烈地撞击着他的心扉。他顾不上多看,就急急忙忙找到“鸿元盛”水果店。他晓得在水果店当学徒不过是他生活的一块跳板,他人生的舞台应该更大、更宽广。

“鸿元盛”老板看过推荐信后,见杜月笙虽长得略显单薄,但看上去蛮机灵,就收他做了学徒。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目录
名剑名珠我的空间是房车大宫女我追杀5T5那些年重生之都市修仙献给陆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