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书架
首页 > 游戏竞技 > 与王海容谈毛泽东外交往事:改变世界的日子 > 第5部分

第5部分(第1/4 页)

目录
最新游戏竞技小说: 全民庇护所,你在末世当大爹?末日灾变:我打造究极安全屋足球的眼泪山的那边,刻着巅峰IG之名!全球灾变,开局转职巫妖王极寒末日:我的神话避难所全球天灾:打造神话避难所诡异:快跑,他踏马开了!王者:英雄超标?我真拿他上分!反派:冰封末日开局抢夺安全屋全民:死灵法师,站着就是输出LOL:超神之路恶魔猎手说好练武,你一拳爆星什么鬼?nba:我狂暴后卫,暴打库里网游:虫神炮手,主宰星河萌学园:我好像不是路人科技争锋从融合时空记忆开始超时空teacher之城市之光从甲午开始杀敌爆装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美国队访华

要求访华

1971年4月30日,斯诺的文章《与毛泽东的一次谈话》终于刊登在美国《生活》杂志上,外公邀请尼克松访华的石破天惊之语首次面世。然而此时,全世界的注意力已被一场在中美两国最高领导人之间展开的无形乒乓球赛所吸引。

1971年3月21日,中国乒乓球代表团抵达日本名古屋,准备参加于28日开始的第31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中国再未参加国际赛事。这次重返国际体坛,也是在外公和总理的决策下,克服国内国际重重阻力才实现的。只不过当时连他们也没想到,这次比赛会催生出如此有利于中美关系改善的成果。

在日本,美国队提出访华要求。消息传回北京,外交部和国家体委联合起草“关于不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华”的报告上交总理;认为目前邀请美国队的机会尚不成熟。4月4日,总理在报告上面批注“拟同意”后呈报外公。4月6日,外公圈阅报告,退外交部办理。美国乒乓球队无缘来华似成定局。因为4月7日世乒赛就闭幕了,各国代表团将陆续回国。 发生转机 然而,已成定局的事情,转瞬间却发生了180度的大转弯。

事情的起因,源于4月4日中美两国乒乓球手的一次偶遇:美国队员科恩不知怎么登上了中国队的车,中国队员庄则栋主动上前致意并赠送礼品……我从外公的护士长吴旭君阿姨那里得知,当她为外公念《参考资料》有关此事的报导时,老人眼睛一亮,不但让她把这则花絮再念一遍,还说了一句:“这个庄则栋,不但球打的好,还会办外交。此人有点政治头脑。”海容也知道外公这句话。虽然,庄则栋后来一直在干他的老本行体育,并未涉足外交,但是,这位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冠军对于中美接触所做的贡献,至今仍为人们所称道。中美乒乓球队员接触后给外界带来了巨大的震动,这也许可以解释为什么外公会突然转而做出邀请美国队访华的决定。

外公改变决策

为了探究外公在是否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华问题上的转变过程,2005年年底外公诞辰112周年之际,我专门请教了他的护士长吴旭君。她同我谈起那天的情况:

4月6日晚上,外公提前吃了安眠药,打算睡觉。11时多,吴旭君陪同他吃晚饭。饭后,发现老人已经困倦,趴在桌子上,昏昏欲睡。突然,他又说起话来。吴旭君听了一会儿才听出,大意是:“打电话——王海容——美国队——访华!”

吃安眠药后讲的话不算数。这是外公的嘱咐,也是中央定的一条规矩。如此重大的事情,外公当天又刚刚圈阅不邀请美国队访华的报告,吴旭君是知道的。她不敢做主。“怎么办?我又不能说:主席,你给我写个字据,免得你不承认。当时也没录音机,有录音机谁敢录音呀!请与不请,一字之差,办对了是应该的,办错了……”吴旭君说。 看她没动静,外公生气了:“小吴,你怎么还不去办?”

吴旭君故意说自己刚才在吃饭,没听清。外公信以为真,又一字一句、断断续续地说了一遍。这回听清楚了,真是要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问中国。吴旭君还是不放心,问外公吃安眠药后说的话算不算数。外公急了,一挥手,说:“算!赶快办,来不及了!”

接到吴旭君电话,海容第一个反应:报告总理!

1972年7月24日,外公在一次与总理等人谈中德建交问题时,提到了临时决定“接球”一事。他说:“那个文件[注:即不邀请美国队的报告],我本来也是看了的,画了圈。后来到了晚上,考虑到还是要请,就叫打电话。结果那边他们也是没有准备,就去请示东京的大使馆,马上发护照,就来了。”

8日,接待美国乒乓球队的请示报了上来,总理兴奋地在上面批注:“(邀美国队访华的)电话传过去后,名古屋盛传这一震动世界的消息,超过三十一届国际比赛的消息。”总理巧布坐席 1971年4月10日,美国乒乓球队应邀访华,世界舆论为之瞩目。

4月14日,周总理在人民大会堂东大厅会见加拿大、英格兰、哥伦比亚、尼日利亚及美国共5个国家的乒乓球代表团成员。总理为安排座席煞费苦心,海容对此记忆犹新。美国代表团无疑是这5个国家代表团中最受世人关注的。而如何把握代表团之间,国与国之间一律平等的原则,不使每个代表团有失落和充当陪衬之感,则需要高超的外交艺术。总理提出一种全新的座席安排方案,即在每个代表团

目录
七零纪事凶兽横行博尔赫斯交易夫妻(瓶邪)张医师,请自重世界金融五百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