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书架
首页 > 游戏竞技 > 从苏联到俄罗斯 > 第10部分

第10部分(第1/4 页)

目录
最新游戏竞技小说: 全民庇护所,你在末世当大爹?末日灾变:我打造究极安全屋足球的眼泪山的那边,刻着巅峰IG之名!全球灾变,开局转职巫妖王极寒末日:我的神话避难所全球天灾:打造神话避难所诡异:快跑,他踏马开了!王者:英雄超标?我真拿他上分!反派:冰封末日开局抢夺安全屋全民:死灵法师,站着就是输出LOL:超神之路恶魔猎手说好练武,你一拳爆星什么鬼?nba:我狂暴后卫,暴打库里网游:虫神炮手,主宰星河萌学园:我好像不是路人科技争锋从融合时空记忆开始超时空teacher之城市之光从甲午开始杀敌爆装

是太晚了。对于沙皇政权已经无法起死回生了。1917年3月8日彼得格勒爆发革命,15日尼古拉二世下诏逊位。距拉斯普京之死不过75天。这个妖孽可说是与尼古拉二世一朝相始终。

皮库利写的是小说,可不是“戏说”,书中人物和事件,大都在历史上实有其人实有其事。读它,可以大大增进我们对这一段历史的了解。在接受历史知识的同时,也接受了历史的教训。《中庸》里说的“国家将亡,必有妖孽”,这一段历史提供了一个极明显的实例。

这部书是蓝英年、谷兴亚两位先生合译的。蓝先生又是研究俄罗斯和苏联的著名学者,著作甚丰,深受读书界的喜爱。这部译本可说是信、雅、达三美兼备的精品。他写过一篇《俄国末代皇后与二月革命》(收在他所著的《苦味酒》里,广东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简明扼要地概述了这一段历史,读者最好先找来看看,再读这部《邪恶势力》。

txt小说上传分享

朱正:“国家将亡,必有妖孽”——读皮库利的历史小说《邪恶势力》(3)

(原载《出版广角》月刊,2001年第6期)�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蓝英年:俄国末代皇后与二月革命(1)

俄国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被称为血腥的尼古拉。他登基后发生过霍登惨案、流血的星期日和1905年革命。这笔账算在他头上并不冤枉他,因为他是一国之君,理应对这几桩血债负责。但霍登惨案他事后才知道,“心情非常沉重”。1905年1月9日加邦牧师率领工人到冬宫向沙皇呈递请愿书,大臣会议认为在群情激愤时刻(旅顺口刚刚陷落)不宜举行游行,由司法大臣和内务大臣劝阻加邦取消游行计划。但加邦非但不劝阻,反而向游行的工人保证沙皇一定会接受请愿书,结果士兵向和平游行群众开枪,死伤数千人。尼古拉听到后“极为震惊”。1905年各地工人罢工,农民暴乱,各地政府对工人农民进行残酷镇压。后尼古拉作出让步,10月17日颁布宪法,批准成立杜马,暂时缓和了国内矛盾。

尼古拉恶名昭著,把皇后亚历山德拉遮盖住了。史书只提血腥的尼古拉,而不提亡国的亚历山德拉。其实亚历山德拉对罗曼诺夫王朝的覆灭起的作用要大得多。从罗曼诺夫王朝立场上看,亚历山德拉应了中国古代“妇人误国”的古训。但如换个角度,未尝不可说她是二月革命的发动者,罗曼诺夫王朝的掘墓人。

亚历山德拉是德国黑森——达姆施塔特公国的公主,素有欧洲祖母之称的英国维多利亚女皇的外孙女。她早年丧母,被外祖母接到英国,受的是英国贵族传统教育。她姐姐嫁给尼古拉二世的皇叔谢尔盖大公。她到俄国参加姐姐婚礼时遇到当时正是皇太子的尼古拉,两人一见钟情,1896年结婚。尼古拉是忠实的丈夫,慈祥的父亲。婚前他曾同芭蕾舞女演员有过一段恋情,但婚后对亚历山德拉一往情深。在俄国沙皇中用情如此专一者恐怕只有他一人。尼古拉生性柔弱,胸无主见,遇事迟疑不决,本非帝王之才。亚历山德拉则性格刚愎,易于激动,甚至歇斯底里,并迷信鬼神。但这对夫妻极为恩爱,他们遗留下的六百五十三封书信便是佐证。

亚历山德拉初嫁到俄国时,对一切不习惯,又不会讲俄语,惧怕社交,躲入深宫。罗曼诺夫皇族对她也不亲热,皇太后就不喜欢她。她交结了嫁给俄国大公兄弟的黑山公主姐妹,她们都是神秘主义者,相信招魂术。1906年黑山公主姐妹把“神人”拉斯普京引见给亚历山德拉,从此拉斯普京便成为她最信任的朋友,精神上的支柱。

拉斯普京是俄国历史上最神秘的人物之一。不知多少人研究过他,但他的真正面目至今若隐若现。他是西伯利亚农民,少年时胆大妄为,放荡不羁,后忽得神启,痛改前非,皈依东正教,云游四处,朝拜圣地。据说他具有特异功能,眼睛可催眠。他为人狡猾,善于应变,观察力很强。1905年他从西伯利亚波克罗夫村来到彼得堡,已以“神人”面目出现在上流社会妇女崇拜者面前。她们对他崇拜得五体投地,把他奉若神明。1906年他被引见给沙皇一家后,很快揣摩透他们的心思,讨得他们欢心,成为他们最亲近的朋友。拉斯普京在皇后庇护下一度权力无边,炙手可热,可随意任命撤换大臣。但他并无政治野心,只求别人不要妨碍他过寻欢作乐的日子。1916年被尤苏波夫等贵族杀死。

亚历山德拉结婚后一连生了四个女儿,愁肠百结,一心渴望生儿子——王位继承人。1904年终于生下皇太子阿

目录
七零纪事凶兽横行博尔赫斯交易夫妻(瓶邪)张医师,请自重世界金融五百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