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书架
首页 > 游戏竞技 > 把东条英机送上绞刑架的中国人 > 第16部分

第16部分(第1/4 页)

目录
最新游戏竞技小说: 全民庇护所,你在末世当大爹?末日灾变:我打造究极安全屋足球的眼泪山的那边,刻着巅峰IG之名!全球灾变,开局转职巫妖王极寒末日:我的神话避难所全球天灾:打造神话避难所诡异:快跑,他踏马开了!王者:英雄超标?我真拿他上分!反派:冰封末日开局抢夺安全屋全民:死灵法师,站着就是输出LOL:超神之路恶魔猎手说好练武,你一拳爆星什么鬼?nba:我狂暴后卫,暴打库里网游:虫神炮手,主宰星河萌学园:我好像不是路人科技争锋从融合时空记忆开始超时空teacher之城市之光从甲午开始杀敌爆装

桓鱿饰�酥�南附凇���诰瓢杉淅铮�龅酵コだ衔溃��担骸懊魈焓俏颐恰��糯蠹��娜兆樱�绲闼�伞!蔽颐窍嗍右恍Α�

在参与审判工作的11国法官中,只有1人比42岁的中国法官年轻。司法界一贯比较注重年资和外表,梅汝璈因此而留起了上唇胡须,并因此被各国记者称作“小胡子法官”。除了梅汝璈以外,10位法官也都是学历显赫、经验丰富的出色法律人才。通过坐次争议这件事,大家对梅汝璈另眼相待。他意志坚定而头脑冷静,推理严谨而逻辑性强,英语娴熟而措辞精当,法律界推崇的就是具备这种素质的人。

1947年8月3日,天津的《益世报》发表了驻东京特派员刘浦生的一篇题为《介绍东京国际法庭的法官》的文章,文中详细介绍了法官席位之争的来龙去脉和中国法官梅汝璈的表现。对于那些看不起中国和中国人民、以侵害中国利益为家常便饭的人来说,梅汝璈的所作所为不啻当头棒。

为坚决维护祖国尊严和人民利益,为坚持法律原则,梅汝璈不惜与当时的最高总司令部和美国的麦克阿瑟针锋相对,力争自己认为合理的“坐次”。这份坚持、爱国情怀和做学问的态度,不单是每一个中国人的典范和榜样,更是每一个法律人之所以能成为法律人的一份依凭。如果说中国法制的发展是一部大书,梅先生便是这部大书封面和书脊上的显赫人物。每一个中国人要不断完善自己,一代代继承和发扬先人对法律的坚持、对道德的正义感、对知识的追求和对国家的牺牲精神。

◆ 中国国旗首次插在第一位

目睹中国法官席位之争的各盟国记者,在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开庭仪式预演场内,窃窃耳语。在场的上海《申报》记者以自豪的神色告诉外国同行:“中国抗战长达8年,战胜日本功劳最大,应当占有这光荣的一席。”

txt小说上传分享

3.用尊严维护尊严(4)

可见,当时外界对法官坐次之争是非常关注的,但法官之间因国旗位置而发生的争执却少有人知。梅汝璈在日记中记下了这个故事:

当11位对日参战国的法官穿着崭新的法袍庄严地坐在审判席上等待预演开始时,大家都看到在审判席后面插着的参战国国旗,美国国旗插在第一位,中国国旗插在第二位。中国的法律顾问吴学义一看中国国旗插在第二位,立刻向梅法官打手势,伸出了右手食指,意思是中国国旗应插在第一位。梅汝璈看见吴学义的手势后,马上心领神会,立即向庭长卫勃提出:“中国国旗应插在第一位。”

美国法官克莱墨漫不经心、十分傲慢地说:“为什么?”梅法官当即用流利的英语慷慨激昂地阐述了中国军民自1931年“九一八事变”,直到1945年8月15日打败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所付出的巨大牺牲和代价。他说:“残暴的日本法西斯分子在侵略战争中犯下了滔天罪行,深受其害的中国人民伤痕累累,几千万亡灵沉冤九泉。17年间,为抗击日本侵略者,我国军民伤亡逾3 500万人,财产损失逾2 000亿美元,击毙击伤日军达130多万,占日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伤亡总数的70%。事实充分证明,中国正是打败日本军国主义的主力。”

随即,中美双方展开激烈的争论。几番唇枪舌剑,美方理屈辞穷,最终做出让步,中国国旗插在了第一位,美国国旗则移至第二位。这是自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中国代表团出席国际会议有史以来国旗插在首位的第一次!国旗是一个国家的象征,是一个国家主权和尊严的标志。所以,当中国国旗刚刚插在第一位,国内新闻媒介就立即刊发了这一重大新闻,有的报纸还及时刊出“号外”。

梅汝璈法官从抵达东京到远东国际军事法庭正式开庭的40余天时间里,经历了数次激烈的争论。他深深地体会到,他和他的同事们所面临的是一场艰苦的斗争。国家的主权和荣誉,并不因为她在战争中取得了胜利就自然而然地受到维护,在这样的情况下伸张正义、复仇雪耻的责任就显得格外沉重。

梅汝璈后来在日记中心痛地写到:“中国尽管在战争中受害时间最长、受害地区最广、伤亡人数最多,但在别国眼里却是个弱国、穷国,虽以战胜国的身份参与审判工作,却常常得不到应有的尊重。那些所谓的强国总是想压制又穷又弱的中国。”

其实这并非是头一次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中国作为战胜国参加了巴黎和会,不仅没有得到什么“分红”,还被迫将战前中国的德属领地转让给日本,并与日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二十

目录
七零纪事凶兽横行博尔赫斯交易夫妻(瓶邪)张医师,请自重世界金融五百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