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书架
首页 > 游戏竞技 > 视觉人生:陈逸飞传 > 第10部分

第10部分(第1/4 页)

目录
最新游戏竞技小说: 全民庇护所,你在末世当大爹?末日灾变:我打造究极安全屋足球的眼泪山的那边,刻着巅峰IG之名!全球灾变,开局转职巫妖王极寒末日:我的神话避难所全球天灾:打造神话避难所诡异:快跑,他踏马开了!王者:英雄超标?我真拿他上分!反派:冰封末日开局抢夺安全屋全民:死灵法师,站着就是输出LOL:超神之路恶魔猎手说好练武,你一拳爆星什么鬼?nba:我狂暴后卫,暴打库里网游:虫神炮手,主宰星河萌学园:我好像不是路人科技争锋从融合时空记忆开始超时空teacher之城市之光从甲午开始杀敌爆装

第三个阶段,从1992年开始至2005年4月10日陈逸飞病逝,我们的叙述有时也会从1990年、1991年开始,因为陈逸飞从不断回国考察到回来发展,是逐步的,不会有具体日期的。

就绘画创作这个领域而言,上一个阶段的水乡风景系列、音乐人物系列、古典仕女系列仍在继续,在本阶段还有一些发展,但他主要是在海上旧梦系列和西藏系列上着力。

历来精细的陈逸飞画作,因为重返上海,多了几分老上海的气息,又因为常去青藏高原,就又多了几分粗犷的气度。

应该多说几句西藏生活体验和西藏生活沉淀。陈逸飞西藏系列的添加,比其添加其他任何一种系列,都具有更特别的意义。

西藏体验和西藏系列,不只是风格的丰厚,它还使生命质感发生变化,原先的雅致和精到,添加了强劲和硬朗,原先的简洁和清新,添加了苦涩和苍凉,实际上成了艺术生命的重要整合。

陈逸飞隐约感到了西藏体验给生命带来的变化。曾经连续8年,陈逸飞每年都要去西藏,有些年还去两次。如果不是感觉到这期间一些无法说清道明的指令和牵引,很难想象一个中年画家会对艰辛的西藏之行乐此不疲。

《山地风》(1994年)、《母亲》(1995年)、《父与子》(1995年)、《藏族人家》(1995年)等作品的相继出现,使人们不得不再次放慢速度来打量陈逸飞,打量陈逸飞这些西藏系列画作。

这些西藏题材的画作似乎比过去的作品少了一点什么,又多了一点什么。少了一点缠绵和浪漫,多了一点依恋和诚恳。《山地风》的画面传来一种惊异。画面上的人们在惊异于自然的不配合,把寒风冷意奉送给急行的人们。看着这画面,我们又惊异,急行的人中多是妇女和孩子,他们虽然刚刚惊异于自然,但那么坚定,来不及顾前顾后,相互无声地鼓励,勇往直前,到高原雪地的又一处。

《山地风》完成后,以286万元人民币拍卖成交,创下当时在世华人画家作品拍卖的最高纪录。人们一定从画面上看到了一些过去不曾见过的东西,真让他们感到了惊异。

可能还有一些潜伏在画面背后的更深层的东西。有人能感觉到,有人可能感觉到还有自己不能细化的朦胧的神秘的色彩。我感到这里有一种无以言说的宗教感。张丹曾经问过陈逸飞,怎样看待人性和宗教。陈逸飞这样说:“人是错综复杂的。人有时是很自私的动物,有掩饰、保护自我的本能,多少都有卑劣的一面。自我保护可以理解,而且需要,但不要以伤害他人为前提。多替他人着想,这大概多少有点宗教色彩吧!前不久读到了一篇宇航员写的文章,说到了太空后发现地球在整个宇宙中实在小得可怜,实在微不足道。人生苦短,经常想想那位宇航员的话很有必要。经常有朋友问我,你见了菩萨磕头,见了教堂也进,你到底信什么教?其实,不管什么宗教都有一个共同的意愿,就是让人更美好一点,让生活更美好一点。”(张丹:《把画笔延伸到银幕上》)陈逸飞从小跟着母亲到教堂礼拜,因此他对宗教就不是一种态度,而是一种感触,别人是一种神秘,他则是一种亲切。

第六章 重返申城弄画笔(7)

宗教感一旦跟美感融在一起,就会构成一种难得境界。宗教的信念,宗教的仪式,都以美感为目标。如果你不曾信仰宗教,陈逸飞认为,可以通过美育来寻找这种美感的境界。他说:“蔡元培先生讲,美育可以代替宗教,我很相信。”(晓戎:《大画家的平常心》,《世界时装之苑》1997年第3期)陈逸飞的西藏系列是宗教感与美感相融合的艺术佳构。

陈逸飞的画有一种典雅和高贵。这典雅,以纯静为基调,有一种幽深的纯,有一种淘洗的静。这高贵,有历经岁月的内敛,有饱尝苦涩的自视。这典雅,这高贵,都沉淀为一个又一个内涵丰厚的人物形象。

这种艺术典雅气息,在西藏系列画作中得到比较完整的表现。他的画,典雅之中还有高贵。这典雅中沉淀有神明的圣洁,这高贵中沉淀有上天的神秘。他把西藏的山视为圣山,他把西藏的水视为神水。这山,这水,沉淀为画面形式,就是艺术的典雅,美学的高贵。这种高贵,来自他出生长大的高贵的知识分子家庭,来自养他育他的高贵的大上海,来自他旅美时期欧风美雨的洗礼,也来自青藏高原高贵的山,高贵的水,高贵的人,高贵的文化。

陈逸飞在创作中力图把画作绘就成一支歌,一首诗,追求一种情调和美感。生活是一支歌,生活是一首诗,艺术是

目录
七零纪事凶兽横行博尔赫斯交易夫妻(瓶邪)张医师,请自重世界金融五百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