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书架
首页 > 游戏竞技 > 走进现代修真 > 第105章 肥章

第105章 肥章(第1/3 页)

目录
最新游戏竞技小说: 星际:每一只敌人都能让我变强同步游戏属性,我成为了全球最强全民海岛求生:我提前进入一年全球穿越,我在塔防游戏里成神多子多福,我在末世收女仆!让你打怪兽,你唤醒加坦杰厄?全民星海时代求生游戏:末世大佬玩嗨了从机械师开始无限转职重生天灾:我囤货虐渣称霸末世幻光四战争骑士,我能融合万物我踢的养生足球六零糙汉被末世女王轻松拿捏重生后,医妃每天都在虐渣我,神级辅助,带领Uzi夺冠海岛求生:我的幸运值爆表了1980年我回到了15岁举国对抗异界入侵:开局上交一颗星球末世:开局疯狂囤物资,美女急哭了

罘臣牵头想要去探访的秘境,只能让筑基以下修为的修士进入其中,它在南海海域的范围之内,从藑茅出发乘坐一般的航行法器需要五天的时间。

随贰亓与巫弋在四海世界是初来乍到,却是对秘境探险一事留了心,在重返此处之前就询问过熊猫妖竹子,四海世界中关于秘境探宝的基本规矩。虽然竹子不常在外走动,可他也多少了解四海世界的寻宝潜规则。

四海世界很大,从前龙族昌盛时期,此处出过不少有本事的修士,其中有龙也有其他的妖族,以龙族居多。龙有一个广为人知的嗜好,它们喜欢收藏宝物,所以在四海世界里理所当然的有很多被埋葬的宝藏。

时过境迁,龙族从昌盛走向了衰亡,那些有主的宝藏都变成了后来修士们可去探险的秘境。可以说寻宝活动在这几百年的四海世界是大众活动。也就说发现秘境并不是很难得少见的事情,如同罘臣发现的筑基修为以下才能进入的秘境,算不是太好的地方。说是无人窥觊也不至于,毕竟秘境不是大白菜,可是会被当做肥肉盯上也没这必要。

竹子说像他这样不喜动的熊猫,都凑热闹去玩过秘境。在这里因为一眼相中,几位修士组团去刷秘境的事情很普通,一般来说之前都会签订具天道保佑的协议,大多数情况下内部撕x的可能性不大。

当然了,如果遇到了有心人,每个人的运气都是不好说的。

随贰亓与巫弋就见到了此次同行的队友,蛇男说他是金灵根,而他来找的龟妖与虾妖分别是木灵根与水灵根,这两位分别叫长寿与瑕籁。

初次见面来看,这两人都是内敛的性格,长寿背着一个大龟壳,走路微微有些驼背,据说在筑基后期多年不得寸进,元寿将至了,这次来主要是为了后辈谋福利。瑕籁外表与纯人类相似,就是两只耳朵上长着虾须,一抖一抖地有些奇怪,也不知是不是水灵根的关系,据说是性别为男(雄),却是一副迎风拂柳的女态。

相比而言,罘臣这个蛇男就显得很善于交际了,也不怪是他发现了秘境的所在地,又是一手张罗联系了队友。

“要是大家都还满意,我们今天就立誓,然后早早出发,这事情也别在继续拖下去了。”

随贰亓看看巫弋,巫弋也点头了。初次见面,他们对三位队友没有不满意的地方,起码看上去大家都是好相处的性子。

至于旁人是不是这么想巫弋,这问题还待考量。随贰亓与巫弋是一伙的,两人里总要有一个人扮冷脸,巫弋面无表情的时候还是很有威慑力。这从瑕籁都不敢正眼直视巫弋上可见一斑。只是禁海期将至,这个秘境又要凑齐五行灵气才能开启,也没时间让罘臣找来更好的队友了。

五人立下了在秘境中互帮互助的誓言,只在藑茅城中休息了一晚,第二天就出发了,乘坐的是罘臣的法器,一只外表圆润的超大蛋造型法船。

随贰亓还没来得及去细看从书店买来的各类功法入门玉简,他看到这造型有些奇葩的法船,对比了木鲲双亲留下来的宝船,觉得也许真是大妖怪的审美靠近人类,而据说是为了纪念自己出生时模样的罘臣自己设计的宝船真是有些不知从何夸赞起。

倒也不是随贰亓非要夸赞罘臣,这几日去秘境的行程,五人同在法船内,五天的时间对修士来说真的很短,随贰亓也是想着找话题聊聊,方便他更加了解四海世界,即便这几人说的话不得全信,但也能有可参照。

怎么好好聊天,夸人是必须的,人都喜欢听好听的,不必是谄媚的那一种,可也没必要一味的清高什么也看不上。巫弋是不指望他有好好说话的技能,随贰亓看上去还是很随和的。他有心想问问法阵、法器之类的事情,总要对罘臣使用的大圆蛋法船说几句好话。

随贰亓找了一个他自己能诚心夸奖的地方,“罘臣道友别怪我见识浅薄,你这法船上那些黛青色的花纹,难道是特别绘制的阵法符文,这模样倒是没有见过,也是别具一格。”

罘臣一听笑了起来,“那不是符文,是我从前的模样,我生下来时蛋上的花纹就是这样子的,炼制法器的时候就把它们画了上去。我们这里炼制法船都喜欢弄些自己的特色,像是长寿道友,他法船的样子就是一具龟壳。”

随贰亓了解地点头,打开了话题,也就顺势问了炼制法船的一二事,说他是从陆地来的修士,对四海世界的法船很好奇,想要炼制或者购买一二,想要请教一番。这里面涉及机密的部分,他人自然会一句话带过,而其余可以说的消息也让随贰亓受益不少。不怪古人说三人行必有我师,修士聚在

目录
去鼓浪屿的路上红颜凝眸处 逍遥岛主乡村之神级蚂蚁庄园异界之极品公子与君共江山薄樱鬼同人之请,唤吾之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