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书架
首页 > 游戏竞技 > 三国之代魏成蜀 > 第9部分

第9部分(第1/4 页)

目录
最新游戏竞技小说: 全民庇护所,你在末世当大爹?末日灾变:我打造究极安全屋足球的眼泪山的那边,刻着巅峰IG之名!全球灾变,开局转职巫妖王极寒末日:我的神话避难所全球天灾:打造神话避难所诡异:快跑,他踏马开了!王者:英雄超标?我真拿他上分!反派:冰封末日开局抢夺安全屋全民:死灵法师,站着就是输出LOL:超神之路恶魔猎手说好练武,你一拳爆星什么鬼?nba:我狂暴后卫,暴打库里网游:虫神炮手,主宰星河萌学园:我好像不是路人科技争锋从融合时空记忆开始超时空teacher之城市之光从甲午开始杀敌爆装

妈的!都说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这都杀了三员主将,咋这士兵还这样玩命呢?关二哥本是做了很好的打算,出其不意干掉敌人主将,士兵还不树倒弥孙散,都跑了不就得了吗?没想到,这鲜卑人还真是凶悍,如此还在战斗。妈的,陈枪这帮王八犊子,咋还没带人打过来,再不来老子还不得挂这。

关二爷心中着急,但是,手上没有放松,一趟春秋刀法七十二路进退有序,突然又换了三十六路狂风刀法舞得呼呼带风,一时间包围他的那些鲜卑士兵死伤无数。

再说九宫军战法在这次的战场上充分的体现出了它的优势,左翼四个营迎向了来增援的西大营五千士兵。董刀、韩钺分别对上敌正副将领,一时间杀的难解难分。鲜卑士兵相对勇猛,直逼阵中长枪兵。可是九宫军其配置为四角守护为刀盾兵,四心攻击为长枪兵,宫正居中为短弩射手。敌兵尚未接近时,短弩射手五连发短弩箭尽出,一时间,敌五千士兵倒下不下两成。

短兵相接,九宫军以宫正为灵魂,刀盾兵防护各个方向来的攻击,长枪兵主攻,每枪刺出就取敌兵一条性命。试想一下,你一个人打对手九个人,你打得过吗?肯定打不过。如果你有十个人,对手只有九个人,十个人出击分别打对方九个人,可是对方就是每次都打你这的一个人,每次都打中你们中的一个;而你们打出的拳,每次都被对方格挡住,你说,随后谁会赢?这就是九宫军的战法要领,用四名四角守护的刀盾兵,用大盾和长刀抵挡助敌人进攻来的兵器,长枪兵和宫正短弩射手对敌人进行刺杀。兵器被格挡,身上出现诸多空挡,不死还怪!

右翼四个营亦是对上前来增援的东大营四千士兵,高棍、陈枪亦是与敌正副将领杀的难解难分。不过,九宫军士兵依旧在奔袭中射杀敌兵尽二成。短兵相接后亦是不断推进掩杀。

中军三个营相对两翼,较为轻松,关二爷在前大好了基础,短兵推入,很快就掩杀到了关二爷的身边。

再说张颌听到三声响箭叫响,心中暗叫,二哥真是神速呀?我这骑兵刚到,他就发动进攻了。即令骑兵随其冲锋。西大营总共六千军士,为了支援南大营派出五千,只剩下一千,领兵的是一个千夫长,叫做狼牙图。将军可可木领兵增援南大营,狼牙图就把手下兵士集中在大营内准备随时出战。正在等待出战的时候,张颌帅麾下两千重甲骑兵破开大营围墙,长驱直入。

狼牙图一见,立刻指挥士兵迎上。张颌见状,策马挥刀直取狼牙图,只一合,就将狼牙图劈于马下。重甲骑兵以十人为一伍,相互配合,你当我杀,两人同时攻击一人。很快,对方千余兵士,尽皆被杀。西大营彻底被破。张颌稍事清点了以下麾下兵将的情况,竟然发现无一人受伤,甚是欣慰。

正要领兵前往南大营助关羽,就听见被围的魁头等人亦是领兵杀出,分取东大营、南大营、北大营、西大营。

弥迦北大营的带军将领叫做铁木达、铁木心、铁木伦,是孪生三兄弟。此三人打仗一起上、打架一起上、吃饭一起吃、睡觉一起睡……反正,不管干什么都一起,从来没有分开过。闻报南、西、东三个同时被人攻破,连弥迦大人都被杀了。铁木心在三个人中是主心骨,一看弥迦都把不过人家,自己三兄弟这五千多人,更不是人家的对手了,光魁头就有万余战士。想着想着,铁木心对着自己的兄弟说道:“大哥,三弟,我看不如我们不打了,投降魁头算了。反正都是鲜卑族人,我们就说受弥迦的指使。再者说,我听说檀石槐大汗是赫连甘贺和那个汉人国师毒死的。如果将这个消息告诉魁头,我们应该可以以功赎罪的。”

“都听你的。”铁木达、铁木伦对铁木心的话向来都是言听计从。

当即铁氏三兄弟整齐兵马,在铁木心的带领下撤出北大营,往北行进了近一里的距离,在那里列队等待,魁头经过。

魁头领兵奔袭,万余人很快占领了四个大营,关羽、张颌亦是带领众人消灭了最后的反抗武装。清点战果,关羽和张颌才发现刘骞此番练兵的效果,九宫兵无一人受伤、重骑兵十余人因配合不当造成轻伤,整个战斗中没有造成任何一营出现战斗减员。此役,赫连方弥迦和其手下将军战死5人,被俘3人,投降三人(铁木达、铁木心、铁木达),战死兵士一万五千余人,投降八千余人。魁头方战死武将一人(血库顿,因为在擂台赛上被张飞打伤没有好,碰上弥迦手下大将弥山远,不敌被杀),战死士兵三千人。

*对于关羽偷袭一事,在罗版三国中屡次出现,斩华雄、杀颜良、诛文丑不都是吗?所以我引

目录
七零纪事凶兽横行博尔赫斯交易夫妻(瓶邪)张医师,请自重世界金融五百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