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书架
首页 > 游戏竞技 > 中华外史 > 第1部分

第1部分(第1/4 页)

目录
最新游戏竞技小说: LOL:超神之路恶魔猎手说好练武,你一拳爆星什么鬼?nba:我狂暴后卫,暴打库里网游:虫神炮手,主宰星河萌学园:我好像不是路人科技争锋从融合时空记忆开始超时空teacher之城市之光从甲午开始杀敌爆装灾变废土:我的右手掠夺万法神级游戏,我独获超S级天赋!开局假太监,手持打龙鞭虐哭女帝!成为创世神,我打造系统一族全民转职:这个亡灵法师吸疯了王者:我就一替补,首发们都慌啥诡秘:和研究会斗争的日日夜夜逆天开局:变身萝莉的网游世界开局三个村民:我的帝国时代职业杀鬼子赚钱星际:每一只敌人都能让我变强

第一章 迷失的远航

2009年7月21日,一支由一艘核动力巡洋舰(舷号181)和一艘以燃气轮机为动力的护卫舰(舷号531)组成的舰队正高速航行在大西洋百慕大群岛西南50海里的洋面上。

从舰队35节的高速可以看出,舰队正在进行高速抗风浪航行训练,舰艇白色的钢铁身躯由于高速航行不时在海面上急起一阵阵白色的海浪。急起的海水不断冲击着舰体,并不时涌上舰船的前甲板,然后从甲板两边的排水孔流回海洋里。由于海上正挂着10级的强风,而且又是高速航行,以至于唯一可供观光的前甲板上也没有一个人,舰队所有官兵都正在各自的岗位上努力工作。

在舰桥和前桅杆之间栓着一根直径5毫米的绳索,绳索的中间,一面红色的海军军旗正迎风猎猎飘扬。如果你稍微有点军事常识,那么要辨认出来是非常容易的,那就是中国海军的军旗。不错!这支没有补给舰跟随的舰队正是中国的环球航行编队!这次环球航行在对于中国海军来说,是非常不同的。它是第一次没有补给舰跟随;第一次以核动力巡洋舰为旗舰;访问的国家最少(仅仅访问美国,并且巡洋舰将不靠岸)。舰队自从8月1日从湛江基地出发后,一直往西,已经在海面上整整航行了26天。

在巡洋舰舰桥下面一间不大的仓室内,两个年轻的中国海军军官正坐在沙发上不知道谈论着什么,从他们肩膀上的军衔可以看出,他们都是上校军衔。其中一位看上去非常的清秀,30岁左右,估计168CM的个头,白净的脸蛋,不高的鼻子,不浓的眉毛,不大的耳朵,只是眼睛看上去大了点,咋一看,就是一个典型的江南人,如果让他走在江南城镇的任何一条街道上,和其他江南人并没有任何的不一样。虽然由于常年在海上漂泊,不知道是由于遗传还是善于保护,脸上除了有点发红外,比起那些18岁的姑娘,并没有差多少。以至于整个舰艇上面的人都背地里叫他‘小白脸’。

坐在清秀男人右边的这个人,相貌和他就有很大的不同。起码超过180CM的高度,35岁左右,快成黑碳颜色的国字脸,浓眉大眼,高挺的鼻子,不算厚的嘴唇,这一切构成了他的代表形象,一个北方人,具体的说应该是一个东北人。和哪个清秀男人一样,他也有外号,‘黑碳’。他们两位分别就是这艘舰船舰长和政委,同时也是整个舰队的司令和政委。

小白脸名叫朱涛,湖南人,1980年出生,1998年正当全中国抗洪救灾的时候,他考入了中国海军大连舰艇学院,2002年,由于在学校里表现突出,被破格提升为中尉,并划入南海舰队,2004年成为一艘扫雷艇艇长,2007年,被提拔为南海舰队扫雷大队大队长,2008年8月,开始担任这艘巡洋舰的舰长,并同时提升为上校军衔,成为整个中国军队里面最年轻的上校军官和最年轻的武库舰舰长。

黑碳名叫张伟,黑龙江人,现年35岁,比起朱涛传奇式的人生,张伟就显得庸俗很多,他是从一个水兵一步步走到今天这个政委的位置,其中的酸甜苦辣只有他自己才知道。

“我们明天这个时候应该就可以到纽约了吧”,说话的是张伟。

“是的,如果我们能够以30节速度航行的话”,朱涛正盯着对面的电子地图看。

“好了,你也别看了,放心吧,不会出问题的,这个地方没有外界想的那么神秘”,

“不过还是小心点好,现在外面风小多了,我们的高速航行训练也该结束了”,

“是的,风挂了4个小时,我们训练了4个小时,这在中国海军历史上还是第一次,特别是在10级大风中,以35节的高速航行”,张伟把眼睛从电子地图上收回来。

“这可是长兴岛上出炉的第一艘舰艇,如果他们不把质量做好,以后就别想再接我们海军的生意了”,朱涛斜着眼睛看了张伟一眼。

“是啊,长兴岛不仅是我国最大的造船基地,同时也是世界最大的,有了它,我国才能在去年就成了全球最大的造船强国,”张伟的声音里很是自豪。

“强国还谈不上,只能算是造船吨位最大的国家而已”,

“你啊,怎么老是喜欢从鸡蛋里头挑骨头呢,”张伟摇摇头。

“这不是鸡蛋里挑骨头,事实如此。就拿我们海军来说吧,我唯一看得上眼的就是这艘武库舰毛泽东号,当然,在外面,我们都叫它巡洋舰。其他的那些舰艇,都是跟在别人家屁股后面跑的产物,没有什么值得骄傲的地方”,朱涛从沙发上站起来,走到办公桌

目录
农门寡嫂:状元小叔炕上来我吹牛都能变现实假幼稚长恨剑重生之逆天改命杨力养生23讲:让你多活十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