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书架
首页 > 游戏竞技 > (红楼同人)世家子的红楼生涯 > 第3部分

第3部分(第1/4 页)

目录
最新游戏竞技小说: 全民庇护所,你在末世当大爹?末日灾变:我打造究极安全屋足球的眼泪山的那边,刻着巅峰IG之名!全球灾变,开局转职巫妖王极寒末日:我的神话避难所全球天灾:打造神话避难所诡异:快跑,他踏马开了!王者:英雄超标?我真拿他上分!反派:冰封末日开局抢夺安全屋全民:死灵法师,站着就是输出LOL:超神之路恶魔猎手说好练武,你一拳爆星什么鬼?nba:我狂暴后卫,暴打库里网游:虫神炮手,主宰星河萌学园:我好像不是路人科技争锋从融合时空记忆开始超时空teacher之城市之光从甲午开始杀敌爆装

贾母瞄了眼她:“别说状元,要能跟林家那小子一样考个探花回来,我也高兴!”

“太太~”贾敏羞恼的跺了跺脚,脸上通红。贾政王氏跟着都笑了。贾珠瞧瞧这个瞧瞧那个,不明所以,也跟着傻傻笑起来,露出小小的牙齿来……

贾瑚动了动身子,闭上了眼睛。他们说得这般开心,哪轮不到他这个伤号说话?莫不如还是再休息会儿吧——至于他们说的状元探花?难道隋文帝隋炀帝为削弱世家而创设的科举制真的代替九品中正制推行开了?否则,怎么国公府这样的贵族,也要门下子弟去考科举了?

作者有话要说:猪脚受哦

4

4、第四章 。。。

在床上躺了二十多天,养伤之余,贾瑚旁敲侧击,终于把眼前自己的处境摸个了清楚,同时对自己的身份极度不满。

这里果然早就不是他当年生长的隋朝乱世,正相反,此时离那个年代已经过去了几百年,中间朝代更迭,经历了唐宋元明四代,最后就是如今这个由顾氏家族创立的大齐——可是开国太祖皇帝,竟然只是猎户出身?!贾瑚一想到自己不得不对着这样的皇权表示衷心,只差没气晕过去,至于下人说的什么英雄不问出身压根没往心里去,他只知道,一个寒门的不能再寒门的家族,竟然坐到了九五之尊的位置。撇撇嘴,贾瑚首先就对当今没了尊敬。

其次是关于荣国府贾氏宗族。一听说太祖皇帝的出身,贾瑚就知道贾氏一族怕也不是什么豪门大族,可是真面对时,却依旧忍不住暗自吐血,只恨自己怎么不干脆死掉算了,竟还要遭这份罪。初代的宁公荣公竟然只是普通的农夫,家无富余天地,赶上天不假年,就得面临饿肚子的境地。他们能成为第一批跟随太祖打天下的手下,只是因为他们是同一村人,互相结识……

这些都是贾瑚拐着弯的跟陈妈妈探听来的,当然,陈妈妈自然不会说得那么直白,什么太祖天赋异禀神力惊人,未起兵前便是当地有名神射手,荣公宁公为人友善结交四方好友在后来征战中立下不少汗马功劳,后来受封赏良田千顷,举族搬迁至金陵城内……

说得好听,无非也就是寒门子弟一朝得权暴发了而已。

武将出身,暴发户~怪不得规矩这么乱呢。贾瑚整个人都萎靡了。

倒不是说世家子出身的贾瑚就厌恶寒门,认为寒门耻辱,正相反,世家虽大多自认比寒门子弟高出一筹,但对杰出寒门子却还是极为拉拢,绝不会固步自封,毕竟多年来,皇权与士族就是死对头,士族的存在大大影响了皇权的集中,多数又能为的君王都会选择提拔寒门子弟为其效力,寒门子弟那么多,光靠着世家子,拿什么跟皇权斗?因此虽然明面上世家与寒门水火不容,但知情的都知道,每代世家,都有提拔施恩杰出寒门子弟。且注意,这样的范围,仅限于寒门子弟中的出众人物!不得不说,百年传承世家,自有其出众之处,不管才学气度,规仪礼范,人脉世交,为人处世,生活习性,从小被家族教育的士族自然与寒门话不投机地多。

只是自隋建立,隋文帝隋炀帝就致力于打压士族,提拔寒门以稳固皇权,科举制让士族与寒门之间的矛盾空前激烈起来,贾瑚身为世家子,自然不会站在寒门这边。更不要说,贾家,实在没让他看出有什么前途来。

他虽受伤出不得房门半步,可是陈妈妈和蕙芝却是极能干的,还有个丫头叫青儿,耳目极光,偶尔他装睡听她们说着府里的闲话,再有前面看到听到的,很容易就明白,自己这一大房在府里,却是没什么地位的。贾代善贾母极为偏心二房,认为二爷贾政善读书又孝顺,比之平庸无能的贾赦号上千百倍,贾瑚虽比贾珠大上半岁,却远不及贾珠来的聪慧,贾珠自小喜欢读书,被认为继承了贾政好读书的性子。贾瑚贪玩,最不耐烦坐在书桌前面,很自然地就被认为果不愧是贾赦的儿子,一看就是没出息的——瞧这次就知道,贾代善很提早就大好,却根本不提来看自己这嫡长孙一眼……这要不是时下注重长幼有序,贾代善也知道轻重,给长子长孙面子,只怕贾母的心都能偏到天边去。即便如此,贾代善的偏心也是很明显的。而就贾瑚看到的,这个贾政,似乎也认为,自己比贾赦出色,看不起哥哥庸碌无为。至于有没有觉得自己哥哥不配继承国公府,那就不知道了。

可仅止于此,贾瑚就知道,要再这样发展下去,荣国府绝对讨不了好。长者偏心,幼弟心存不满,长兄对父母兄弟也心存怨怼,大家族的人心早就已经散了。看下人就知道,贾瑚屋里亲信多是大奶奶陪房,家生子大多都是些三

目录
七零纪事凶兽横行博尔赫斯交易夫妻(瓶邪)张医师,请自重世界金融五百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