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书架
首页 > 游戏竞技 > 中学生最佳课外读物 > 第4部分

第4部分(第1/4 页)

目录
最新游戏竞技小说: 星际:每一只敌人都能让我变强同步游戏属性,我成为了全球最强全民海岛求生:我提前进入一年全球穿越,我在塔防游戏里成神多子多福,我在末世收女仆!让你打怪兽,你唤醒加坦杰厄?全民星海时代求生游戏:末世大佬玩嗨了从机械师开始无限转职重生天灾:我囤货虐渣称霸末世幻光四战争骑士,我能融合万物我踢的养生足球六零糙汉被末世女王轻松拿捏重生后,医妃每天都在虐渣我,神级辅助,带领Uzi夺冠海岛求生:我的幸运值爆表了1980年我回到了15岁举国对抗异界入侵:开局上交一颗星球末世:开局疯狂囤物资,美女急哭了

涌现出很多泡沫,当渔船驶过时,激起的水流明亮异常,水中还有珍珠般闪闪发光的颗粒。几小时以后,这里发生了一次地震。这种海水发光现象被人们称为“海火”。海火常常出现在地震或海啸前后。海火是怎样产生的呢?

海火产生的原因

海火是怎样产生的呢?一般认为是水里会发光的生物受到扰动而发光所致。如拉丁美洲大巴哈马岛的“火湖”,由于繁殖着大量会发光的甲藻,每当夜晚,便会看到随着船浆的摆动,激起万点“火光”。现在已知会发光的生物种类还有许多细菌和放射性虫、水螅、水母、鞭毛虫,以及一些甲壳类、多毛类等小动物。因此,人们推测,当海水受到地震或海啸的剧烈震荡时,便会刺激这些生物,使其发出异常的光亮。

然而,不久前,美国学者对圆柱形的花岗岩、玄武岩、煤、大理岩等多种岩石试样进行破裂试验。结果发现,当压力足够大时,这些试样便会爆炸性地碎裂,并在几毫秒内释放出一股电子流,激发周围的气体分子发出微弱的光亮。

………【27、会长大的红海】………

1978年11月14日,北美的阿尔杜卡巴火山突然喷发,而红海短短的7天中竟然又扩大了1米。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奇特的红海

红海很奇特,它不仅在缓慢地扩张着,而且有几处水温特别高,达50多摄氏度;红海海底又蕴藏着特别丰富的高品位金属矿床。这些现象长期以来引起了地质学家们的极大兴趣,但是,一直以来这些现象也没有得到科学的解释,因此,科学家把它们称为红海之谜。

红海扩张的原因解释

在20世纪60年代,海洋地质学家对红海扩张的原因有了一个比较科学的解释。他们说红海海底有着一系列“热洞”,正是这些“热洞”导致红海不断向两边扩张。

科学家们说,其实在大洋底一样有高山深谷,起伏不平。从大洋洋底地形图上,我们可以看到有一条长75000多公里,宽960公里以上的巨大山系纵贯全球大洋,这条海底山系被科学家称作“大洋中脊”。狭长的红海正被大洋中脊穿过。此外,沿着大洋中脊的顶部,还分布着一条纵向的断裂带,裂谷宽约达13…48千米,窄的也有900…1200米。科学家通过水文测量还发现,在裂谷中部附近的海水温度特别高,好像底下有座锅炉在不断地烧,人们形象地称它为“热洞”。科学家认为,正是热洞中不断涌出的地幔物质加热了海水,生成了矿藏,推挤着洋底不断向两边扩张。

其实,海底扩张就像两端拉长的一块软糖,那个被越拉越薄的地方,成了中间低洼区,最后破裂,而岩浆就从这里喷出,并把海底向两边推开。海底就这样慢慢地扩张着。根据美国“双子星”号宇宙飞船测量,我们已经知道了红海的扩张速度是每年2厘米。所以说,红海扩张原来是地下喷出的岩浆导致的。

………【28、好望角为什么好望不好过】………

位于非洲西南端的好望角,是大西洋和印度洋之间的重要标志。好望角的发现,在世界航海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它已经成为欧洲人*印度洋的海岸指路标。但是,好望角海域几乎终年大风大浪,遇难海船难以计数,好望角为什么“好望”而“不好过”呢?

发现好望角

1487年7月,迪亚士奉葡萄牙国王之命,率3艘探险船沿非洲西海岸南下,踏上了驶往印度洋的未知之路。在中途遇到风暴不得不返航的途中,迪亚士的船队接近一个伸入海中的海角,刚到这个海角,他们就又遇到了风暴。海面巨浪滔天。船队在风浪中经过两天奋力拼搏,才绕过骇人的海角,驶进风平浪静的非洲西海岸。1488年12月,船队回到里斯本,迪亚士向国王裘安二世描述了自己的探险经过和经过的这个海角,国王认为,绕过这个海角就有希望*印度洋,到达朝思暮想的黄金国印度,于是就将“风暴角”改名为“好望角”,并一直沿用至今。

好望角“好望”不“好过”

自迪亚士发现好望角以来,这里就以特有的巨浪闻名于世。据海洋学家统计,这一海区10多米高的海浪屡见不鲜,6米~7米高的海浪每年有110天,其余时间的浪高一般也在2米以上。好望角不仅是一个“风暴角”,还是一个“多难角”。好望角的大风大浪,使在那遇难海船难以计数,据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不完全统计,在好望角海区失事的万吨级航船就有11艘之多。1500年,“好望角之父”迪亚士正是在此走完了人生旅程,

目录
去鼓浪屿的路上红颜凝眸处 逍遥岛主乡村之神级蚂蚁庄园异界之极品公子与君共江山薄樱鬼同人之请,唤吾之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