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书架
首页 > 游戏竞技 > 飞龙吟天 > 第61部分

第61部分(第1/4 页)

目录
最新游戏竞技小说: 全民庇护所,你在末世当大爹?末日灾变:我打造究极安全屋足球的眼泪山的那边,刻着巅峰IG之名!全球灾变,开局转职巫妖王极寒末日:我的神话避难所全球天灾:打造神话避难所诡异:快跑,他踏马开了!王者:英雄超标?我真拿他上分!反派:冰封末日开局抢夺安全屋全民:死灵法师,站着就是输出LOL:超神之路恶魔猎手说好练武,你一拳爆星什么鬼?nba:我狂暴后卫,暴打库里网游:虫神炮手,主宰星河萌学园:我好像不是路人科技争锋从融合时空记忆开始超时空teacher之城市之光从甲午开始杀敌爆装

在当汉奸还是蛮时髦的,何况日本人派孙殿英猎头我,是为了让我码人打非主流,不是跟主流对着干,那我还犹豫什么啊!于是,这位就心安理得、堂而皇之地当上了汪精卫伪军第二十四集团军的总司令。

这两位从主流过来的名人,为了表现自己的高雅素质,调动部队集中向非主流共产党的抗日根据地进军。其中有那么八千多人,在一个叫杜淑的汉奸率领下,不断骚扰冀鲁豫抗日根据地。那时根据地的司令员是中共名将杨*得志,政委叫黄敬,本名俞启威,后来曾是新中国天津市第一任市长。这二位一文一武,领导着冀鲁豫八路军坚持抗战,没想到小鬼子不敢来惹事儿了,伪军又来了,心里很别扭。

这时候,根据地里来客人了,谁啊?飞龙小队。一见孟飞龙,杨*得志高兴了,为什么?从平型关大捷到当年的漳河战役,这两位已经是肝胆相照的老战友了,这份经历战火考验的生死友谊,是现在很多和平时代的人所不能深刻体会的。

两位一见面,互相聊个没完,什么黄崖洞保卫战是不是有你孟飞龙,什么你杨*得志13天反围剿是怎么打的,什么你们飞龙小队是不是添新人了,什么你杨*得志的警卫员怎么又换了。黄敬一听,心说你们二位也聊得太细了,咱们马上还要打伪军呐,没那么多时间谈闲事,赶紧就提醒一下。黄敬一提醒,这两位才想起来,姓杜自称是叔的那小子还等着八路揍呐!

杨*得志哈哈一笑:“黄政委别急,小小伪军,不足为患,看我谈笑间,让敌人灰飞烟灭。”

黄敬点点头:“你说的是周瑜吧?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这是苏轼《赤壁怀古》里的词儿,说的是周瑜大败曹军的场景,可不带这么美化伪军的!”

杨*得志点点头:“对,对,对,我太高抬姓杜那小子了,我计划咱们如此如此,这般这般,定获大胜!”

孟飞龙和黄敬一听,好主意啊!孟飞龙当时就要去准备打前锋,杨*得志把他拽住,说:“飞龙同志,别着急,这次主力是我们冀鲁豫八路军,你跟着捧捧场就行。对了,你们飞龙小队不是一直在招揽八路军中的高手吗?我们根据地就有一个很特别的高手‘震八方’,他就在新编第4路军的官桥阵地上,正好我这场好戏也要从那里开始,你就受累,先行一步吧!”

孟飞龙一听,哦,原来这里也有高手,一高兴,答应一声,立即就动身。都走到路上了,孟飞龙才想起来,震八方?没听说过“震“这个姓啊,这是外号吧?那他真名叫什么?再想回去问,时间已经不允许了,只有先上阵地再说。

来到阵地,战况正激烈,那杜淑指挥部下不要命地冲。要说这伪军怎么如此兴奋呢?这是因为八路军是很少打阵地战的,都是以运动战为主,鬼子也好、伪军也罢,要想实打实地来一仗,机会不是很多。杜淑一见八路军今天也不知是怎么着了,跟他的伪军敢打阵地战,这可算是抄上了,破阵攻坚乃是主流之强项,他转业过来的时候这套路数也没放下。现在他刚加入汉奸这个时髦的行业没多久,正好立下点儿功劳给同行们看看。于是,这家伙绷足了劲儿,指挥部下不惜代价地死冲阵地。

飞龙小队一见这情景,谁也没心思找那个“震八方”了,赶紧到第一线投入战斗。这帮伪军实在是太凶了,武器装备也比较精良的,有日式的,也有美式的,美式武器是他们转业前领的,日式武器是跳槽后新主子发的。有这么些个好武器支撑着,再加上他们对八路军一向有矛盾,所以那凶恶起来,比灰太狼还凶。

孟飞龙一瞧这些伪军凶神恶煞的冲劲儿,心说我们可比喜羊羊强多了,不吃你们这一套,下令准备近战。那“夺魂煞”鲁豫开始从腰上解头巾、“黑风煞”武定国开始运内力、“黄崖三绝”钱尘又拽出了水袖,“大力神”牛大柱又开始搬巨石、张保总和庞侃拔刀、花恋蝶和何勇取暗器、刘苏穿针引线、白云石举弩上箭,柊镜手拈十字镖、赵天宇拿好火药弹,总之,都忙活起来了。

阵地前的伪军仗着人多势众,是步步紧逼,忽然,就在孟飞龙他们身后“嗖”飞出一个炮弹,正在伪军人群内炸响,而且没隔多久,又“嗖”、“嗖”、“嗖”连着发出好几枚炮弹,各个炮弹的落地处恰好连成一片火线,炸得伪军鬼哭狼嚎,就听有伪军喊:“不好,八路军里那个‘震八方’又来了,快撤!”

这位一提醒,其他伪军动作那个快啊,就跟上了发条似的,蹬蹬蹬蹬就没影了。孟飞龙一听,哦,震八方?那不是我要找的人吗?他扭头一看,就在后方不远处,一个八路军炮兵,正在收

目录
七零纪事凶兽横行博尔赫斯交易夫妻(瓶邪)张医师,请自重世界金融五百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