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书架
首页 > 游戏竞技 > 最后的叹息 > 第7部分

第7部分(第1/4 页)

目录
最新游戏竞技小说: LOL:超神之路恶魔猎手说好练武,你一拳爆星什么鬼?nba:我狂暴后卫,暴打库里网游:虫神炮手,主宰星河萌学园:我好像不是路人科技争锋从融合时空记忆开始超时空teacher之城市之光从甲午开始杀敌爆装灾变废土:我的右手掠夺万法神级游戏,我独获超S级天赋!开局假太监,手持打龙鞭虐哭女帝!成为创世神,我打造系统一族全民转职:这个亡灵法师吸疯了王者:我就一替补,首发们都慌啥诡秘:和研究会斗争的日日夜夜逆天开局:变身萝莉的网游世界开局三个村民:我的帝国时代职业杀鬼子赚钱星际:每一只敌人都能让我变强

慈禧的原话是“我病才好,找人不容易,你别给我为难!”可见对他的倚赖和重视。

这里撇开提一笔军机处。

虽说“清承明制”,但清朝皇帝对文官集团的控制远胜明朝,除了是因为外族入主之外,康熙朝创下的密折制度实在功不可没。

清制是鼓励四品以上官员直接给皇帝上密折的,这种制度之下,官员们各自惶惶,生恐彼此告密,竞相向皇帝表忠心。

附带的,大家可以看到雍正在折上批各种“朕就是这样汉子”——这种内容当然不适宜公开。而军机处的权力之所以远胜明代内阁,就是因为军机处管密折。

扯远了。翁同龢入军机处,是他一生中宦途最得意的时刻,这是光绪八年的事。两年之后,慈禧发动“甲申政变”,废掉主政军机处的恭亲王奕欣。翁同龢受风波影响,“革职留任”,因为他是帝师,可以说这个处理对他没有实际影响。

也就是在这个位子上,他碰到中日战和这样的大问题。

实际上,当时朝中多数人,包括光绪和慈禧在内,都是主战的——这里得给慈禧说句公道话。咸丰身体不好的时候,经常让慈禧(当时的懿贵妃)参与政事,那时起她就是比较坚定的主战派——总之当时基本上“是中国人都主战”,因为日本人干得实在太过分了,凡还有点血性的正常人,都不能忍。

主和派中央主要是孙毓汶和徐用仪,诸侯主要是李鸿章。孙是办过法国在越外交的人,李鸿章不用说了,当时最熟洋务的人,知道我们根本打不过。但是顶不住所有人都主战,不得不打了。

现在有很多资料说翁跟李鸿章有私仇,所以主战,比如这篇翁同龢:搅局之王 与李鸿章暗斗导致清军惨败里面说:通过王伯恭(曾任袁世凯的总统顾问)所着的《蜷庐随笔》一书中记载的一段亲历,我们来看看翁师傅心中的小九九吧——

“甲午战前,翁同龢一力主战,李鸿章言不可轻开衅端……我去见翁,向他力陈主战的错误。我想翁也是我的老师,他向来是器重我的。但翁听了我的劝说后,笑我是书生胆小。我说:‘临事而惧,古有明训,岂能放胆尝试?而且,我国无论兵器还是战法,都百不如人,不能轻率地开战啊!’翁说:‘李鸿章治军数十年,扫荡了多少坏人啊!现在,北洋有海军陆军,正如火如荼,岂能连一仗都打不了吗?’我说:‘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今已知自己确实不如人,哪里有胜利的希望呢?’翁说:‘我正想让他到战场上试一试,看他到底是骡子还是马,将来就有整顿他的余地了!’”

“爱国口号”下的真实目的竟然是为了整治对手,惨白的事实似乎是在嘲笑大众的智慧。

这就是断章取义了。这段话是王伯恭在《蜷庐随笔》里记下来的,翁的原话是“吾正欲试其良楛,以为整顿地也。”

这句话怎么理解?是不是说就是等着李鸿章出丑?其实看不出来。李鸿章主政北洋水师期间,不断向中央要钱要米,到打仗的时候,又说打不过不肯出击。你站在中央的立场上,会不怀疑他自己的小算盘?

封疆大吏,勾结近臣,历史上能容忍这种人的皇帝不多。

所以我个人认为,这里这句“吾正欲试其良楛”,意思也可以是“我要看看李鸿章到底是不是真心愿意为中央办事”,未必就是翁同龢与李鸿章有私仇。以“私仇论”解释翁李对立,更像是用今天小报记者的眼光,妄自揣度古代天子股肱的格局。

但翁这种文人从政,最大问题还是不接地气。我个人认为他不是因为与李的私仇才力主开战的,而是因为他作为一个对边疆军事都不了解,更别说熟悉西洋军制的旧式官僚,其知识结构根本不足以支持他在战和问题上作出理性判断,单凭着一股忠君爱国的思想就主战了。

结果当然只有战败。

甲午之战失利原因很多,在此不必赘述。失利之后,翁力求“宁增赔款而不割地”,可惜你打输了仗,之后决定权就不在你手里了,所以还是把李鸿章请出来去日本挨枪子。

许多书说李鸿章挨了骂,翁同龢却升了官,这不准确。翁并没有少挨骂,但军机领班不是他,练兵的不是他,拍板把军费去修圆明园的也是慈禧不是他,他不可能为战败负责。只不过他左右不讨好,所以有人试图落井下石而已。

甲午战败其实是对所有人心理的一次大冲击,因为多数人根本不知道我们会输得这么惨,还割地了,这是奇耻大辱,光绪都痛苦地说我不配再做天子了。打个不太恰当的比方,这就好像《三体》里

目录
农门寡嫂:状元小叔炕上来我吹牛都能变现实假幼稚长恨剑重生之逆天改命杨力养生23讲:让你多活十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