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书架
首页 > 游戏竞技 > 谈笑之间破大案 > 第4部分

第4部分(第1/4 页)

目录
最新游戏竞技小说: LOL:超神之路恶魔猎手说好练武,你一拳爆星什么鬼?nba:我狂暴后卫,暴打库里网游:虫神炮手,主宰星河萌学园:我好像不是路人科技争锋从融合时空记忆开始超时空teacher之城市之光从甲午开始杀敌爆装灾变废土:我的右手掠夺万法神级游戏,我独获超S级天赋!开局假太监,手持打龙鞭虐哭女帝!成为创世神,我打造系统一族全民转职:这个亡灵法师吸疯了王者:我就一替补,首发们都慌啥诡秘:和研究会斗争的日日夜夜逆天开局:变身萝莉的网游世界开局三个村民:我的帝国时代职业杀鬼子赚钱星际:每一只敌人都能让我变强

,又没有多少娱乐活动和书籍可供他们消耗过剩的精力,于是他们就自己找乐子。

练武一度成为时尚。男士们都想把自己练成身手敏捷、肌肉盘虬的武士侠客。人们谈起各大门派的武学大师,个个如数家珍;即使是对武学没有多少兴趣的人,也都知道什么南拳、北腿,并常常为了孰优孰劣而嘶吼得死去活来;对于有关的典故传说,更是倒背如流。

民兵作为具有我国特色的强大的后备力量,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肩负着带头完成生产任务,担负战备勤务,维护社会治安,随时准备参军参战和支前,抵抗侵略,保卫祖国的重任,因此吸引了众多年轻人的目光,报名参加厂民兵的人如过江之鲫。入选者满怀豪情,情绪高昂地参加各类队列操练、武器使用以及基本军事技能训练。汗水伴随着荣誉感和责任感,流向他们的心田。

书是那个年代最稀缺的东西之一,而越是稀缺的东西,人们往往就越是渴望得到它。所以他们到处找书看,哪怕是教科书也会捧在手中翻来翻去好半天,一张报纸往往被撕成几半轮着看,这也许就是那个年代手抄本十分盛行的缘故。如果有谁搞到了一本新书或者手抄本,就立刻会有一大群人上门预约,最终这本书或者手抄本流向了何方,没有人知道,反正也没人在意。毕竟那是个一大、二公的时代,私有制、私有财产的概念是不允许在人们的心头扎根的,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共享快乐才是黄道乐土。

清谈。谈天说地,畅谈人生、理想,无所顾忌地对头脑中闪现的任何命题争论不休。不管是尚武之人还是尚文之士,都喜欢聚集在我老爸的宿舍三零一室,奏响他们的头脑随想曲,他的宿舍被人们戏称为“三零一俱乐部”。尽管也有一些自认为有头脑、有思想,而且也有一定号召力的人也试图在自己的宿舍开辟类似的清谈沙龙,造就出“四零一”、“五零一”或者别的什么名称的俱乐部来,可惜都很短命,形不成气候。归根结底,便是他们没有参悟到其中的真谛----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个颠扑不破的道理。

这个“三零一俱乐部”,将在以后发生的事件中扮演着业余侦探的重要角色。

第二章 桀骜不驯的一群(一)

更新时间2012…11…29 9:27:32 字数:3102

聚集在“三零一俱乐部”的,是一群桀骜不驯的人。正是在这个俱乐部里,也正是这群人,通过开放性的思辨,在谈笑之间,破解了令一百多名警察耗时数月,束手无策,头疼不已的连环凶案。

在此,我必须先向大家介绍一下“三零一俱乐部”的主要人物。

首先要介绍的,当然是我的老爸吴远哲,他可以说是“俱乐部”的灵魂人物。在那段惨绝人寰的案件发生期间,他是清川钢铁厂薄板车间的工人。

我老爸是文G前省城一中高三的学生,算是那伙人当中年龄最大、学历最高、学问最深的人。他是个数理化以及文史兼优的高材生,可惜那场史无前例的运动,摧毁了他踏入大学校门、成为一名核物理工程师的梦想。

他身高一米八四,当年体重不足一百三十斤,细细的颈项上顶着一颗硕大的脑袋,小时候就因为这个突出的特点,而常常被小朋友们追在后面高喊“大头,大头,下雨不愁,人家有伞,他打大头”。因为近视又不愿戴眼镜,为了看清这个大千世界,不得不老是眯缝着眼睛,脑袋使劲儿向前拱,整个人看上去就像只正在觅食的长脚鹭鸶,很难把他跟奋战在钢铁战线上的工人阶级画上等号。

他有一口巨大的楠木箱,里面除了几件蓝不蓝、灰不灰的衣物外,其余空间全都被书籍以及写满了读书札记和情诗的厚厚的笔记本所占领。那些书都是去农村插队之前从母校图书馆“摸”出来的,大多是马克思、恩格斯、黑格尔、帕拉图、弗洛伊德这些外国老头的著作,中国人中只有少数伟人和古代诗人的作品收进了他的“百宝箱”中。

层层叠叠地压在那些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和诗人之下的,是几本装潢精良、让小女生们面红耳热的《人体艺术》、《绘画艺术》之类的画册,那显然也是从母校图书馆里“摸”出来的。不过,并非每个俱乐部成员都能有幸得偿一见,只有所谓“真正懂得人体艺术之魅力”之辈,才能把那些画册捧在手中欣赏片刻。

当年,正是由于那些满是裸体的画册,我老爸被母校的一群小女生判定为是个“灵魂腐烂的家伙”,并暗地里封他为“灵魂腐烂集团团长”。

可在清钢这片朝气蓬勃、不受传统观念束缚的天地里

目录
农门寡嫂:状元小叔炕上来我吹牛都能变现实假幼稚长恨剑重生之逆天改命杨力养生23讲:让你多活十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