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书架
首页 > 游戏竞技 > 降服 > 第60部分

第60部分(第1/4 页)

目录
最新游戏竞技小说: 全民庇护所,你在末世当大爹?末日灾变:我打造究极安全屋足球的眼泪山的那边,刻着巅峰IG之名!全球灾变,开局转职巫妖王极寒末日:我的神话避难所全球天灾:打造神话避难所诡异:快跑,他踏马开了!王者:英雄超标?我真拿他上分!反派:冰封末日开局抢夺安全屋全民:死灵法师,站着就是输出LOL:超神之路恶魔猎手说好练武,你一拳爆星什么鬼?nba:我狂暴后卫,暴打库里网游:虫神炮手,主宰星河萌学园:我好像不是路人科技争锋从融合时空记忆开始超时空teacher之城市之光从甲午开始杀敌爆装

祈夫人想想也对,只好作罢。这以后自然三天两头差人过来看望儿子,又时不时的就给庙里捐钱。和尚们虽是方外之人,毕竟有钱好办事,方丈生怕这位元帅之子出了差错担当不起,专门安排了两个老和尚时常往这边禅院洒扫照应。其他和尚在祈霖面前也都恭恭敬敬,除非寺里有事安排,一般都不会随意进后院来打扰祈霖主仆。

☆、第四章 (3042字)

报恩寺离汴梁城约莫十来里远近,背靠着一片竹林。其规模自不能跟名闻天下的大相国寺相比,却胜在远离喧嚣,四周环境清幽。一些有钱有闲的城里人,倒宁愿多走几步路,往这儿来一则烧香拜佛,一则散心游玩。因之报恩寺倒也常年香火不断。

祈霖所住小禅院,原是前朝一位高僧参禅静修的地方,里边连一尊佛像也没供。因隔着前寺还有几步路,来来去去不甚方便,后来也就慢慢荒废。祈夫人为了让儿子住的舒服,难免拿出钱来,另请人重新修缮一番,倒也似模似样。

寺中无日月,祈霖每日专心抄录佛经,那佛经原是教人清心寡欲之物,祈霖渐渐地竟是心思清净,不想其他。只是武俊怀与萧震寰时不时的就往寺院跑来看望,每每两人一走,就扯得祈霖重堕情孽,再接相思!

转眼到了年根底,祈夫人着人接了祈霖回去府里,一同过了年。到初六日祈霖就想回去寺院,祈夫人说什么也要他在家过完元宵节再说。祈霖想着刚一回来,一点孝心未尽,就蒙骗着母亲将自己送到寺里,难免心中抱愧,只好又耽搁下来。每天早晚往祈夫人跟前请安问好,祈夫人见他在寺里两个多月,身体果然好了一些,又不闹别扭,心中也才略觉欣慰。

不久元宵节至。元宵赏灯自古就有,但在北宋时期达到鼎盛。从正月十四日开始,持续至十八日结束,整整五日。尤其十五十六这两天,更是倾城百姓无论男女老幼尽皆出动,彻夜狂欢!

宋代男女之防原是历代最严,不说大家闺秀,就是一般小家女儿,也是常年足不出户,闭锁闺楼。唯独在每年的元宵灯会上,这些女儿家的才能走出家门,借观灯之际,也见识一下外面的五彩世界。而一众年轻男子,自然不会放过这个难得的机会,于是,才有了文人墨客诸如“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出自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以及“禁街箫鼓,寒轻夜永,纤手重携!”(出自李持正《人月圆》)等风流词句。

萧震寰久居北国,何曾见过如此奢靡繁华景象,连续几个晚上,都拉着祈霖武俊怀在汴梁城中到处赏灯游玩,祈霖放下心事,陪着表兄尽情开怀了几天。一直过了十八日,十九祈霖在家里歇息一天,预备着二十这一天回去寺里,不想这日下午,武家突然来人接了祈霖过去。

祈霖不知道有什么急事,走到一问,才知道萧震寰这两日就要启程回去。祈霖一听便道:“怎么突然说走就要走?北方的雪这会儿还没化,总也得再过一两个月吧?”萧震寰道:“要等北方的雪化,起码要到三月中,我是想先往南京去看看我二表哥!在这儿住几个月,总是惦记着不知道他现在怎么样了!”祈霖听他原来是为了这个,不由低下了头,稍微过了一会儿,方吸了一吸鼻子,道:“我也……没什么给他的,就是……闲暇时候,我画了一幅自个儿的肖像,表哥帮我带上,若是……他还记得我,你就拿了给他;若是……他好好的过着日子,表哥……就不要再打搅他了!”

萧震寰忙道:“看你这话说的,他怎么可能不想着你?我慌着想尽早赶回去,就是想把你的情况跟他说一说,起码……让他知道你过得好,就不会这么揪心扯肺的!”祈霖心中酸疼,忙勉强忍住,就让一起过来的张冲回去把画像拿过来,之后说话到吃过晚饭,方回去。

到了第二天,祈霖一大早起来,赶去武家跟萧震寰道了别,明知表哥跟萧震寰必定有话说,也不远送,在街口就分了手。唯有武俊怀一直将萧震寰送出了北城门,兄弟俩跳下马背,紧紧紧紧搂抱在一起,又相互约定下一次相见之期,这才洒泪而别。

他两个心心相印,情情相照,彼此都很清楚,无论走到哪里,无论远隔天涯海角,这一生一世,都会是对方最最重要、最最珍爱、也最最生死相与的人!此时一旦分开,虽有惆怅,却不伤心,再等回到家里,武俊怀手抱着可疼可爱的娇儿,眼瞅瞅温婉贤淑的娇妻,一颗心忽然安定下来。他也是男人大丈夫,既然已经有妻有子,就该担起责任,从此再不能胡思乱想,而要踏踏实实守着妻儿过日子。

武俊怀两个哥哥都有军职在身,他父亲

目录
七零纪事凶兽横行博尔赫斯交易夫妻(瓶邪)张医师,请自重世界金融五百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