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书架
首页 > 女生小说 > 清朝乡下女进城后 > 陕西老农

陕西老农(第2/3 页)

目录
最新女生小说小说: 暴君吕布我真没想在大唐搞事情世子风流!你管这叫嚣张跋扈?史上第一豪横震惊!我的娇妻居然是女帝铸山河开局谋反:陛下认错吧,他都一统九州了!驸马如此多娇九岁的修罗郡主婢女生死契宁当公爹妻同志,你的成分太复杂了大宋小国舅尔等退下,让本宫先来都穿越了还不造反啊!史上最强寒门斗罗之我竟然有团宠光环太子死在我辖区,怎么办?造反吧我都当赘婿了,还要什么脸无双太子爷

,都听你的。”

只是他既不懂跟陌生的妻子相处,也没有过女性朋友,于是在感情上只好先把楚韵看成妹妹。

他跟妹妹相处很有经验。

杜容和想,自己今年十九,楚韵今年十六,他们都还年轻,等楚韵养好身体,再来说夫妻的事对他们也不算太迟。

楚韵看他能同意,也心生感激。就这一天的相处,她便能瞧出来杜容和是个很好的人,可再好的人,她也不想就这么稀里糊涂地跟他过一辈子。

即使日后磨合不好,楚韵也愿意让杜容和重新娶一房妻子,到时自己再回乡下种地去。

那时候她是二婚妇人,又跟杜容和建立起真正的朋友之情,不看僧面看佛面,叔伯想来也不会再打她主意。

两人这么说定后,很快都放松下来。

杜容和也不再露出虚伪的温情,还跟楚韵说了些杜家家事。

渐渐的,楚韵对杜家有了更深的了解。

她总算知道杜容和为什么娶自己了。

杜家祖上当年在沈阳也算比较有名的士儒,努尔哈赤打过来后就这么把杜家这一支掳走,归到自己的正白旗名下做了包衣奴才。

后来杜家又分给了多尔衮,顺治爷上位后将正白旗收到自己手上,杜家跟着成了上三旗的一员,从此只在内务府为皇帝做事了。

楚韵在杜家只待了两日光景,已听宾客说过几次“天子近臣”。

听起来风光无限,可问题是沈阳老家还有一支杜氏。

这支杜氏当时打仗是跑了的,打完了以后又在沈阳繁衍生息。

京城杜氏的不幸就在于,沈阳的杜氏跟楚家老太爷是一路人。

楚家老太爷到死都认为自己是大明遗民,而且真的做到了为大明守节一辈子。

楚老太爷对平头百姓很宽容,对曾经有名有姓的包衣奴才就万分鄙夷了。楚韵没见过老太爷,但她出门前亲眼看着楚大给祖宗上香时,先找了块黑布把老太爷的牌位蒙着。

楚老太爷这类人遍地都是。

有这类人做对比,另一类人日子就不好过了。

两类人离着远那还好些,杜家这个离着远也没用,同根同源打断骨头连着筋,只能此消彼长了。

杜老爷并不服气,认为自己这支是流过血的,死得就剩他爷爷这个独苗了,你们那都是逃兵,装什么大瓣蒜啊。

形势不饶人,人家如今就是以明遗身份在乡绅士族间备受好评。

杜容和怕她听不懂,便挑了个同妇女生活息息相关的职位举例沈阳杜氏有多受好评,道:“沈阳杜氏和江宁织造交情便不错,沈阳杜氏来京里十次有八次都是跟着他们去参加诗会,翰林院里不少人都很熟悉这些不肯出仕的俊杰。”

楚韵只听到了前半句。

清朝的官楚韵除了如雷贯耳的那些,认识得不算多,江宁织造她还真认识。就是曹雪芹的祖宗曹寅呀!

楚韵道:“那沈阳杜氏确实挺有名声的。”

搞不好人家的福气还在后头呢!曹寅对诗友不错,编全唐诗还不忘提携有能力的旧友。

就算编书赶不上,子孙能借着祖上交情请曹雪芹吃顿饭,那可就又五花马千金裘了。

沈阳杜氏眼看着要奔着名垂青史去了,难怪正白旗杜氏压力这么大。

杜容和不知道曹家以后会有全唐诗和红楼梦,作为杜家这一代的才俊,他也有他的眼光,道:“虽然沈阳杜氏并没有官位,但已经形同清流之官,虽然他们没有享有厚禄,但已经出入王侯之家备受优待,只要子弟能做出一两篇青史留名的文章。一个不顺的汉人,即使没有做官,汉人儒林要求的出人头地,沈阳杜氏也能够全做到了。”

说到这里,杜容和就不再说了。

他同楚韵成亲就是因为,家里迫于形势不得不同沈阳杜氏交好。

杜家也不是人人都赞同这个,就是杜容和也觉得文曲星不是这么容易出的,所以他们家里现在还能够靠着康熙包衣的身份,保持不卑不亢的气度,不必对老家弯腰。

楚韵对此不太乐观,人家就不需要变成文曲星,只需要跟在文曲星身边沾光就好了呀!

楚韵道:“你也跟他们一起玩。”沈阳的人一年才来几回?如果杜容和能和曹寅做个君子之交,说不定她还能见一回真容。

说到这个杜容和就笑:“一笔写不出两个杜,人家认了那个杜,还有这个杜什么事?”

八旗子弟住得都近,杜容和出门当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目录
神愿系统:配角的命也是命女帝之路陛下的人参精跑路了火影之岩浆果实缠上反派女配大龄剩女之不要年下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