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书架
首页 > 游戏竞技 > 意大利不面 > 第15部分

第15部分(第1/4 页)

目录
最新游戏竞技小说: 全民庇护所,你在末世当大爹?末日灾变:我打造究极安全屋足球的眼泪山的那边,刻着巅峰IG之名!全球灾变,开局转职巫妖王极寒末日:我的神话避难所全球天灾:打造神话避难所诡异:快跑,他踏马开了!王者:英雄超标?我真拿他上分!反派:冰封末日开局抢夺安全屋全民:死灵法师,站着就是输出LOL:超神之路恶魔猎手说好练武,你一拳爆星什么鬼?nba:我狂暴后卫,暴打库里网游:虫神炮手,主宰星河萌学园:我好像不是路人科技争锋从融合时空记忆开始超时空teacher之城市之光从甲午开始杀敌爆装

未有×废暗某っ�K�嗥鹆顺っ��逑蛞獯罄�恕K�糜喙夤鄄炝怂�淖笥遥��谰�挠率棵歉�潘�堑牧�ひ黄鸪宄隽苏胶尽�

“为了自由、为了阿比西尼亚”,禁卫军高喊着口号,如泻闸的洪水奔向意大利人。黝黑的皮肤,在汗水和鲜血的点缀下,在烈日下闪闪光。

“一个、二个、三个”迪亚拉一边用陪伴着他成长的长矛收割意大利人的生命,一边计算着自己是否可以越爷爷“十人杀”的记录。

“砰”一声枪响,他看到一个意大利军官用手枪向自己射击,他感觉自己被重重地击倒在地,他看到看鲜血从自己的胸口涌出。迪亚拉被一9mm巴拉贝鲁姆手枪弹夺取了生命。他的脸上挂着笑容,因为这一刻,他看见了爷爷,他冲上去拥抱爷爷,他告诉爷爷他杀了11个意大利人。

11月16日,下午16时许,意大利武装黑衫军第一师教导旅击退了阿比西尼亚禁卫军一个连防守,攻占阿杜瓦以东的高地。这一仗,打得如何?是骡子?是马?加尔比亚蒂将军心里没底,毕竟是3个营打人家一个连,看来还得接着遛一遛,而此时,他们的炮兵已经打完了一半的炮弹。

正文 第32节、夜袭

占领阿杜瓦以东的高地后,没有时间品味胜利的喜悦,教导旅在指挥官加尔比亚蒂将军的带领下开始了紧张的防御准备工作。这个高地现在被他们命名为“血岭”,因为他们将在这里抵挡大阿哥沃森的十万大军,他们要使得阿比西尼亚军在这里把血流干。

从刚才的进攻者转变为防守者,教导旅的军人们现他们先面对的难题是这个“血岭”是个石头山,他们无法构筑完善的工事。其次,现在是阿比西尼亚的旱季,水源匮乏,这将使得他们装备的水冷重机枪的效力大打折扣。而最让人担心的问题是炮兵,一来经过下午的恶战,炮弹就只剩一半:二来m13步兵炮的最大仰角只有20度,这显然对于山区作战是很大的不利,无法越过山头的意大利阵地攻击山下仰攻的土人军队。

为此根据地形和手头的兵力,加尔比亚蒂设置了三线防御体系。最前线是前哨防线,他突前布置一个班的兵力,这个班主要是隐蔽侦查敌人进攻时间和路线,察明敌情后即刻撤退至后面防线参加战斗。前哨防线后面的是二线阵地,重点射杀行进中的土人,迫使土人提前展开队形,暴露主要进攻方向。其后的是主阵地,布置了主要的防守兵力,配备重机枪、狙击枪等远程武器打击土人,并应适时采取反突击,迂回土人侧后,从而瓦解敌人进攻。在主阵地的后面,加尔比亚蒂命令修建了一系列的防炮洞,布置了预备队,准备在主阵地遭到敌人包围,或重大杀伤时投入预备队。对于这样教科书似的的防御体系,加尔比亚蒂有信心抵挡土人的大规模攻击。

1935年11月16日,农历十月廿一,虽然不是满月,但能见度还可以。在加上这里是寂静的东非高原,前哨防线的侦察兵远远地听到了、看见了阿比西尼亚军队大规模攻击的迹象。侦察兵通过野战电话向指挥部汇报了情况。随后,他们小心翼翼地将地雷的拉、绊引信设置好,静悄悄地离开了前哨防线。几分钟后,在他们身后迸出几个火球,一排土人倒下了。

这就是m35定向地雷的杰作,这种地雷是伟大的意大利相墨索里尼的小明。作为墨索里尼的御林军,武装黑衫军先装备。该雷看上去不过是一个简单的圆弧形塑料盒子。但打开塑料盒子,可以看到向弧心一面装有密密麻麻700枚钢珠,而背面则是500克的黑索金炸药。一旦引爆,地雷正面60…120度,50…100米范围内雨点般密集的钢珠将杀伤站立或卧倒的土人。

土人踩响了地雷,巨大的爆炸声,使得他们认为自己夜袭被现,遭到了炮击。顷刻间,刺耳的战鼓声响起,土人端着步枪、长矛嚎叫着冲了过来。期间,不时有定向地雷被土人踩响,一颗颗渺小的钢珠扫到了一片片的土人。

而在他们的身后,土人的火炮终于开始怒吼了,向“血岭”德意大利阵地复仇。他们的炮击力度显然不及意大利人,但是毕竟几个小时前高地还在土人手里,他们对这个高地的地形相当的熟悉,可以很轻易地猜出意大利人的机枪巢、散兵坑、指挥所的位置。所有,每一炮弹都能给意大利人造成不小的麻烦。

这时,一颗照明弹升到了空中,照明方圆一公里内的目标。只见夜幕下的土人攻击部队,像东非草原上成群迁徙黑尾牛羚。这一刻大地开始震颤,尘土遮天蔽日,震耳欲聋的响声由远及近,数千人的攻击部队黑压压如潮水般奔腾而至。静

目录
七零纪事凶兽横行博尔赫斯交易夫妻(瓶邪)张医师,请自重世界金融五百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