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书架
首页 > 游戏竞技 > 窃隋好驸马 > 第45部分

第45部分(第2/4 页)

目录
最新游戏竞技小说: 星际:每一只敌人都能让我变强同步游戏属性,我成为了全球最强全民海岛求生:我提前进入一年全球穿越,我在塔防游戏里成神多子多福,我在末世收女仆!让你打怪兽,你唤醒加坦杰厄?全民星海时代求生游戏:末世大佬玩嗨了从机械师开始无限转职重生天灾:我囤货虐渣称霸末世幻光四战争骑士,我能融合万物我踢的养生足球六零糙汉被末世女王轻松拿捏重生后,医妃每天都在虐渣我,神级辅助,带领Uzi夺冠海岛求生:我的幸运值爆表了1980年我回到了15岁举国对抗异界入侵:开局上交一颗星球末世:开局疯狂囤物资,美女急哭了

个别民夫肚腹肿大、咳喘血痰的症候。昨日人数又多了些,足有几十个,今日赶紧让城里郎中来看了,却是肝脾肿胀的恶疾,人数也增加到百人以上了!小的们不知如何裁处,唯有上报以求多派医匠处置了。”

“什么?这可是遭了瘟疫了么?”孙保兴听了名目,脑袋嗡地一下就浑浑噩噩了。赶紧吩咐道:“快!派人回县城多请医匠……还有,便是赶紧通知县尊大人!”

…………

ps:貌似本书都70章了,说新也不算新。求个评论,求个票吧,大家觉得值的,便给一下。环顾点击收藏差不多的书,一般推荐都是本书五倍以上,但是很多写手都是章章末尾ps。自问在写手这个群体里还算淡泊名利的了。

另,本书的群8673,3212。如今某点都是企鹅家的了,应该不至于屏蔽这个宣传手段吧。

第七十一章 误认绝症

“肝脾肿大?肿到整个肚子都鼓胀起来了?重症的还有咳喘血痰?”

萧铣前一日刚刚监督了夏收的工作,休息了一夜后,这日正出城往北要去巡查运河工地,但是回城报信的信使带来的噩耗,一下子把他打懵了。

回到古代,最怕的是什么?无非就是瘟疫了。在靠中医赌运气的年代,萧铣对于任何小病都不敢轻易不当回事儿,万一自己的猪脚光环不够硬,说不定就会因为搞笑的原因嗝屁。

大批人员聚集、卫生条件又差的情况容易爆发瘟疫,这一点后世稍微有点医学常识的人都知道,萧铣作为穿越客,自然也是知道的;而且萧铣原本还有一桩优势,那便是两年前刚刚耳闻了汉王杨谅讨伐高句丽的时候,因为瘟疫死了好几万人,有这么一个活生生的例子摆在那儿提醒自己,让萧铣在修运河的事情开始之后,各项预防措施还是比较谨慎的。

前世见过的别的穿越小说里说的那些诸如“不要让民夫/士兵喝生水”啦、“食物都要煮熟煮透”啦、“扎营不要在太低湿的地方,不要太拥挤”啦。这个穿越客防瘟疫三板斧萧铣自问都是原则性地要求过了,就算下面的人不百分百执行,至少也能执行**成,怎么还是爆发了瘟疫呢?

宅在府里再瞎猜也没什么卵用,要解决问题,少不得亲自跑一趟。萧铣一边组织了杭州城里眼下找得到的医匠们带上药材赶去,一边自己亲自策马赶去平湖塘工地。五十多里地的路程他居然不到两个时辰就赶到了。顶着七月末的烈日赶路,汗水如同泉涌一样蒸腾,萧铣若非一路上拿着羊皮水囊猛灌淡盐水,只怕就要中暑了。

“萧县尊来了!萧县尊来了!县尊一定有办法的,肯定有救的啊!”看到萧铣策马出现在工地上的时候,民夫之中居然爆发出了颇有信心的欢呼,孙保兴和刘三刀也很快被吸引过来,对萧铣行了礼。萧铣自己都不理解,为什么只是他这张脸出现在这里,就能引起人们的欢呼呢?莫非是自己这大半年来创造的奇迹太多了,以至于百姓已经口口相传觉得没有自己啃不过去的硬骨头了么?

“萧县令,截止到现在,已经发现有四百号民夫出现了症状,不过重到肝脾肿到咯血痰的还只有七十多个,病死的只有三个,算是不幸中的万幸。咱按照您在开工前就定下的应急预案:凡是发现传染的疫病,都把发病的人隔离开,可是却没有彻底控制住病情。那些病人如今在那边征用的民房内安置——”

孙保兴一边说着,一边遥遥一指。修运河终究不比远征高丽,远征高丽需要在野外扎营,而修运河是在商贸发达人烟稠密的地方,有民房可以征用的总归还是会选择征用,让民夫的条件也好一些。

萧铣盘算了一下孙保兴的话,尤其是总结了症状,以及孙保兴说的那句“隔离之后依然没有彻底切断传染”,心中已经有了大致的判断——他上辈子少年时也是农村里苦出来的,各类劳作中容易感染的常见传染病,还是颇有一些知识积累。

他决定过去亲眼看一下那些病人,扯过一块绢帛,蒙住口鼻,萧铣便让孙保兴指点方向,他带着两个医匠亲自过去查看。

“大人小心啊!您不是说容易传染的么……太冒险了!”

“没事儿,本官心中有分寸。”

萧铣摆出大无畏的样子,拒绝了狗腿子刘三刀的好意,坚持走进了那幢安置病人的民房。狗腿子刘三刀想要邀功,一咬牙也只有拿袖子东施效颦捂住口鼻,走进去,挨着门沿远远站着观望,好像屋子里真有一个有形的瘟神会突然出现,他好随时逃命一般。

“果然……是血吸虫病。唉,恨呐!怎么就没想到挖旱渠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目录
去鼓浪屿的路上红颜凝眸处 逍遥岛主乡村之神级蚂蚁庄园异界之极品公子与君共江山薄樱鬼同人之请,唤吾之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