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书架
首页 > 游戏竞技 > 宋元明清那些爱 > 第13部分

第13部分(第2/4 页)

目录
最新游戏竞技小说: 从学霸开始迈向星辰大海大唐贵婿模板奥尼尔,美女都是我的充电宝王者:是个英雄就超标,别太离谱世界杯:我把C罗喂吐了末日:我真不是土匪无止的界限开局暴力林丹体验卡,我无敌了源启:终尽足坛怪咖网游之神偷盗贼斗罗:当千仞雪不恋爱脑后全民:领主大人别冲动网游:开局觉醒本源天赋活下去寻找生命的意义全息游戏:在游戏里当小地主全职高手之最强散人网游:开局觉醒无限技能点十级战力才破亿,请问我还有救吗高颜值狗命专家

看,这时候没一个人帮她的,连那个与他一见钟情的裴少俊在内。于是,彻底失望了的李千金只能舍下孩子一个人离开了裴家。

李千金回到洛阳,家中已父母双亡。李千金只能独守空园,与墙内的那些红杏为伴。

这样过了一年,又是“一枝红杏出墙来”的春天,李千金并未站在墙头,却又听见了裴少俊策马而来的马蹄声。

原来裴少俊这一年里考中了进士,官授洛阳令。现在有了官职了,可以另立门户了,于是来请李千金回家。李千金不肯,也就是不原谅裴少俊,没办法,这时候裴尚书也不得已出山了。他先是说我后来才调查清楚,原来你爹叫李世杰,你本与少俊本就是指腹为婚的夫妻,都怪你当初不说明家庭身世、出身背景,弄得我还以为你是娼妓,所以才赶走你的。现在情况都清楚了,你们就复婚吧。

李千金说哪有这么好的事?你不要再磨个玉簪、吊个银瓶什么的?

崔老头脸一红,说都是我的错,此事休再提。

到这个地步,即使裴尚书和裴少俊两个人都认了错,李千金还是不肯复婚。有人会说,这是不是有些不近情理啊?在那个夫权社会,裴尚书和裴少俊怎么可能如此低声下气呢?而且如此低声下气了这个李千金居然还不吃这一套,不符合实际了吧?

其实这种猜测还是有道理的,这就可以看出白朴创作这出戏的目的了,他就是要写个离谱的结婚,再写个更离谱的离婚,再写个最离谱的复婚,以见出这段“一枝红杏出墙来”的真情的可贵,以见出这个“敢于出墙去”的李千金的“志量过人”。

当然,白朴也不能摆脱中国戏曲以喜剧结尾的常套,在为两个孩子考虑的背景下,李千金最终还是与裴少俊复了婚,也最终跟裴老头和了解。但这个“奉旨完婚大团圆”的结局里蕴含的精神却是宁肯不团圆也宁折不弯的女性意识。这就使得整个从“私定终身后花园”到“奉旨完婚大团圆”的情节模式具有了歌颂纯真爱情、歌颂女性对封建男权社会进行反抗的内涵。

可惜,后代在继承这个模式的时候,只看到了才子佳人,只看到了这种情节模式的喜剧性效果,却看不到其中的反抗精神与积极意义,这也导致了后代所谓的才子佳人戏走上了僵化与浮套的浅俗之路。

说到后世对才子佳人戏的喜爱,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那种离奇情节、传奇故事的喜爱。所以中国人说故事的时候喜欢说“无巧不成书”。在元代戏曲里,情节上最巧的莫过于号称四大爱情戏之一的《拜月亭》了。

请看下回:《拜月亭》的故事——“一个奇怪的亭子”。

。 想看书来

10 阴晴圆缺旧时月,悲欢离合故人情(1)

——《拜月亭》的故事

关于《拜月亭》的故事,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那就是在不长的时间内,它有很多种戏曲版本出现。也就是对于这个故事,很多文人都表现出了极大的创作热情。

关汉卿写的叫《幽闺佳人拜月亭》,后来它和王实甫的《西厢记》、郑光祖的《倩女离魂》、白朴的《墙头马上》一起,被称为元代杂剧中的四大爱情戏。可王实甫也写过这个故事,他写的题目叫《 才子佳人拜月亭》。按道理关汉卿与王实甫这两位戏曲中顶尖儿的大家都写过了,别人也就没法再写了吧。可事实不然,到了南戏的发展阶段,施惠又把这个故事写了一遍,题目叫《王瑞兰幽怨拜月亭》,结果这一写出来影响更大,在当时就成为南戏的四大剧目之一。

我不禁有些纳闷,为什么大家都去写这个故事呢?为什么写出来还都那么成功呢?为什么三个人写来写去都离不开那个“拜月亭”呢?难道这个亭子有什么古怪不成?

我们就先从这个亭子说起。

中国人有一种特有的“造亭”情节,这大概是任何一个其它民族所没有的。传说中,亭子是鲁班造出来的。但据史料记载,早在夏商周时期就有亭出现了,它最早可能是用是军事用途的。发展到秦汉,亭的建筑作用扩大了,变成了地方的基层组织,你比如说刘邦,《汉书·高祖纪》里就说他发迹之前“为泗上亭上”。后来,亭作为基层组织的作用渐渐弱化了,但它作为道路上固定的小建筑却可以供人休息,所以《释名》这本书里解释说:“亭者,停也,亦人所停集也。”这个作用在后代一直被保持着,李白的词《菩萨蛮》里就说“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到弘一法师李叔同作词的《送别》里,我们还唱“长亭外,古道边”呢!但是这些在中国亭文化里并不是最主要的方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目录
公主与狂犬1983小海岛,从养殖大户开始柯学恋爱讯号你别输不起名门千金:重生枭妻至上薄先生请指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