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书架
首页 > 游戏竞技 > 余劳集 > 第6部分

第6部分(第1/1 页)

目录
最新游戏竞技小说: 那就让她们献上忠诚吧!我重生在游戏发布前一天冲榜拿首杀,战力等级都第一末日:零元购,我搬空整个鹰酱国穿成早死的炮灰原配我怒嫁反派末世:别人囤物资我囤女神末世:开局白嫖十亿军火全球灾变:我召唤无限军团横推万物开局梦到未来一万年全民庇护所,你在末世当大爹?末日灾变:我打造究极安全屋足球的眼泪山的那边,刻着巅峰IG之名!全球灾变,开局转职巫妖王极寒末日:我的神话避难所全球天灾:打造神话避难所诡异:快跑,他踏马开了!王者:英雄超标?我真拿他上分!反派:冰封末日开局抢夺安全屋全民:死灵法师,站着就是输出

蹋�逃��锩��什�准吨�斗肿油持挝颐茄�5南窒笤僖膊荒芗绦�氯チ恕薄U饩褪窃斐晌颐钦庖淮�酥�镀斗Γ�灾梁罄闯晌�岽┱�觥�*”时期教育路线的指导方针,即所谓的“五七指示”。

在那个特殊年代,“五七指示”,国人皆知,殃及了几代人。“*”初年无数的领导干部、文化、艺术界人士被关进“牛棚”学习改造,其名曰“五七”干校。六八年后千百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号称“五七”大军。那时,我还年少,没有赶得上“老三届”的“五七”大军。不过自己进入本市第十二中学的时候,校名十二也被拆开来,称为“五七”中学了。

中学阶段没有留下任何有关课堂上学习的记忆,残存在脑海里的只是些背着被包长途拉练(将被褥捆扎成方块背在身上,长途行军),到农村、工厂劳动的“学军、学工、学农”生活场景。最难忘的画面是体育课,老师带着我们学习爬学校的围墙,其名曰“学军”。我们可高兴啦,自然也学有所成。记忆中的中学是一座旧时的孔庙改建,教室都是后来建的,唯一的大成殿换上了“图书馆”匾额,完整地保留着。大成殿边有一片桃树林,穿过树林就是学校的围墙了。围墙外面就是一个菜市,我和几个哥们经常从此处翻墙到校外菜市上,或买早点或游荡。记得有一次,又和几个同学在早读课时逾墙而出,在菜市上闲逛。看到一位卖菜的老农,身边带着一条大黄狗。当时是谁的主意,用什么方法带走了黄狗,现在记不清了。反正那天大家再也没到学校上课,几个人将那条黄狗带到一个同学家里用绳索将其吊在树上勒死。剥了狗皮,并用狗皮换来烟和酒。“学军”,真学出了“名堂”,学了屠宰,学了烟酒,并开始相交酒肉朋友。

少年无知,无颜回眸。中学毕业后,胸无点墨的我们也被冠以“知识青年”,光荣地汇入了“五七”大军的洪流,奔赴“广阔天地”接受再教育。“五七”战士,“滚一身泥巴,干一辈子革命”是那个年代烙在我们心间的印记。当年的知青朋友在一起互称为“五七”战友,我所插队的那片北潦滩也被公社冠名为“五七”农场。当然,那年头以“五七”二字冠名的学校、农场数以万万千千。

“四人帮”倒台,“*”结束,沉寂十年的高考制度恢复。准备在农村“干一辈子革命”的知青们也陆陆续续地返城。可是带有历史伤痕的“五七”标签,还远远没有结束。七八年、七九年,“上山下乡”的“五七”大军大多已回城安排工作。可新积压的几届紧随“*”教育路线一道成长起来的“初中”“高中”毕业的“待业”青年们,大多数又被父母单位“收编”为“五七”工厂的“五七”工。这一现象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以后才逐渐消失,“五七”这个特殊词汇才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

这是那个时代的悲剧。毛泽东功也罢,过也罢,俱成往事。毕竟,如今的中国已经完成了从一个贫穷落后向初步小康型社会的转变。看到80后、90后新生代们的学习环境、知识视野、物质生活诸方面的优越,对我们来说,多多少少也是一种心灵的抚慰吧!

作者题外话:写于2008年5月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目录
他来自未来都市之龙行天下石刻之巅异界·无法逃脱一觉醒来对象变成老阿姨总裁饿了迷糊娇妻快过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