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书架
首页 > 游戏竞技 > 别拿投资太当事 > 第9部分

第9部分(第2/4 页)

目录
最新游戏竞技小说: 在古代逆流而上的日子精灵之我是农场主穿书后我成了小拖油瓶顾总太太把你拉黑了乔若星顾景琰从学霸开始迈向星辰大海大唐贵婿模板奥尼尔,美女都是我的充电宝王者:是个英雄就超标,别太离谱世界杯:我把C罗喂吐了末日:我真不是土匪无止的界限开局暴力林丹体验卡,我无敌了源启:终尽足坛怪咖网游之神偷盗贼斗罗:当千仞雪不恋爱脑后全民:领主大人别冲动网游:开局觉醒本源天赋活下去寻找生命的意义全息游戏:在游戏里当小地主

价飙升的速度。

特别对于房地产开发企业来说,加息意味着开发商的融资成本加大,贷款的负担加重,利润空间缩小。据悉,开发企业的开发贷款一般都在1年以上,经过过去的五次加息后,其贷款基准利率由2004年10月29日加息前的%,提到%,贷款利率上调了个百分点。以开发企业年贷款10亿元为例,一年增加还款1080万元。而开发企业要想保证既得收益的持续增长,就要千方百计提高项目盈利能力、加快现金回笼和资金周转效率等,从另一个层面上来说,是不是又会把这笔账记到房价的头上呢,也就是说,它会不会通过提高房价来获取应得利润呢?可见,加息对房市来说是把双刃剑,既对消费者的买房行为略有警示,也对开发企业的赢利能力提出挑战。而我们担心的是,在民众和开发企业都已对连续加息做好准备的同时,这种货币政策还能起到应有的作用吗?

●反思政策之力

由此我们不禁想到了2003年前的八次降息。从1996年到2003年,央行共进行了八次降息。应该说,这一系列的降息措施,对当时拉动内需,刺激居民消费,深化企业改革,减轻企业负担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在当时的大环境下,由于国内投资产品的匮乏、资本市场的不完善和居民投资意识的欠缺,使得八次降息后,我国居民的存款余额不降反增,到2004年,我国的居民储蓄已高达亿元,与1991年相比,14年间这一数字增长了近17倍。可见,当时我国的居民消费并未因央行降息而呈现大规模的井喷模式,特别是股市长时间的低迷游走,更让众多跃跃欲试者的投资热情消失殆尽。相反,随着住房、金融、医疗卫生体制的深入改革,当越来越多的生活必需品需要居民买单以及各类生活产品的差异化日趋明显之后,中国的居民消费才被真正调动起来。在这一前提下,配合着央行的货币调控政策,由需求拉动消费,由消费带动产出,由产出决定投资的经济模式才逐步建立起来。

6宏观政策(3)

可见,单纯的货币政策并不能对市场产生太大的影响。并且在中国现有的情况下,很多时候,它远不如制度措施、体制改革等大手笔的政策信息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大。这也就是为什么历次货币政策的出台,都没有给房市带来较大影响,一个简单的“90平米政策”,反而在业内引起轩然大波的根本原因。要知道,我国民众依赖政策的历史远比依赖利率的时间长。当人们已经习惯看政策风向而相机行动的时候,又怎能要求大家遵循货币政策的一般规律呢?当然,对于目前的房市,到底是“重症”还是“轻疾”也众说纷纭。国家为避免经济有大的波动,而采取这种小步快跑的调控方式是可以理解的。但无论怎样说,面对汹涌澎湃的住房需求和投资热情,小步快跑的货币政策明显地呈现出雷声大雨点小的微弱态势。

所以,归根结底问题就在于,到目前为止,政府还不希望房市出现大起大落的局面。它既要让房地产成为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又希望它能够帮忙解决部分群众的住房难问题;既要让它促进效率,又想让它兼顾公平;既希望通过干预来抑制房价增长过快,又不希望干预过多而破坏市场机制。所以,就出现了通过小步快跑的调控政策来不断试探市场反应的局面,也许在下几个加息之后,政府也会明白其对于调控房市的徒劳。但无论怎样说,这毕竟是对市场伤害最小的一种调控方式,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宁要小步快跑式的,也不希望暴风骤雨般调控政策的来临。

“两个一千万”难为北京房市退烧

北京房价涨幅过快的事实终于没有能挺过北京“两会”。无论是市民、人大代表,还是各级官员,都对房市表示出了高度关注。北京市市委书记和市长的表态让市民略感解渴:首先是时任代市长的王岐山在总结2006年政府工作时坦言,北京房价增长过快,将采取措施抑制房价过快增长。后来是市委书记刘淇表示政府要在3年内,建立1000万平方米经济适用房、1000万平方米限价房。据称,“两个一千万”是为了对房价起到一定的控制作用。这一消息被解读为北京政府“救市”的两招。

但是,深入分析北京楼市的问题,仍不容乐观。“两个一千万”的救市政策也许无法起到退烧作用。

供求矛盾,实乃###难承之重!

北京房价一路走高,其背后隐藏着一个事实:北京的房价是全球的购买力推动的。

除了北京本地的住房需求外,国内京外和外国(机构与人)都是北京住房市场上强有力的住房需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目录
乌鸦绝壁民间小侦探大佬怀里的娇气包社恐总是被一见钟情完美校长嫡女有毒:废材小姐不好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