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书架
首页 > 女生小说 > 帝王侧 > 第 21 章

第 21 章(第1/2 页)

目录
最新女生小说小说: 重生古代:捡个女帝当老婆半裸江山逐风流脑疾太子:殿下,求你做个人吧朕能走到对岸吗帝医醉妃+番外神赌狂后+番外绝色狂妃+番外秘书不想婚宠妻日记初夜难枕心迟拈花6:宰相很难追乞夫拈花4鲁男子的娇宠夫债拈花5少主的小恶女两相错4娇花谁不爱+番外两相错3名花还无主两相错2叶生不见花

《帝王侧》最快更新 [aishu55.cc]

大昭初立时,太//祖爷权衡利弊,发行宝钞作为朝廷俸禄。

那时候没有贸然开采铜银金矿,是因为国家统一没有多久,中央对各地的管束还不够彻底。

贸然叫大量劳工去淘金采银,很有可能会引发新一轮动乱。

再者,蛮子们撤退的时候比卷铺盖还要干净。

别说金银铜钱,就连百姓家里的铜器都要抢个精光,搜刮一空带去草原里。

太//祖爷之后,后面几位皇帝也沿袭前面的做法,以宝钞支付官员薪水。

那么问题来了,没钱怎么办?

印,拿纸印出来的都是钱。

宝钞快速贬值,百姓们敢怒不敢言,只能秘密以物易物,或者用铜钱碎银,但无论是商贾贸易还是日常生活,都麻烦得不行。

柳承炎先前看到皇后的小钱袋时就听说了这件事,真和翁奕为聊起来才转过弯来。

他没有做过生意,但明白最浅显的道理——

纸不值钱。

但金银贵重,非常值钱。

什么时候银子变得如路边的石头般随手可拾起几块,以金银为基底的架子才会彻底崩溃。

在那之前,由纸钞转金银,都是沉稳靠谱的好法子。

“你如今重任户部尚书,是想要广开商路,让百姓们赚到海外的白银?”

“臣听闻,虽然东瀛一带物资匮乏,但西洋一带葡人极喜白银,从前买卖瓷器丝绸时都出手慷慨。”

翁奕为自袖中取出一卷海贸图,珍重上呈。

“陛下,若银流上下,内外通贯,百姓们使得,自然更赚得。”

“若能将徭役赋税悉数转为白银,谷子布匹留给子民所用,朝廷只取分内之银,便是万流回京,金银悉归!”

柳承炎展开卷轴相看,纸面上画着东南沿港的往来情况,还标注了着重几处。

他将海贸图递交陈毫。

“挂在朕的书斋里,朕要每日都看见。”

天贶节一结束,户部的整改紧跟着来了。

第一条变革,即是朝廷上下今后统一发俸白银。

第二条则是修编税法,新命名为《大昭统银律》。

说巧不巧,这里头的门道,柳承炎年少时还真知道。

他当初困在藩王府里,没少听家丁们谈天说地解闷子。

家丁们虽然效命惠王府,但家里都有种庄稼的亲戚,还有好些个农忙时要告假回去收粮。

凡是种田的人家,都得按律上交公粮,这时必然遇见一桩丑事,世称‘淋尖踢斛’。

斛如宽口方缸,用来装米,一斛即六十斤。

凡是路上颠簸出来的米,自然都算正常折损,归官员所有。

结果横贯南北的官员都想出个法子,就是过去猛踹一脚。

这一脚得恰到好处,既不能把木斛彻底踹翻,又要想方设法地给自己谋些好处。

踹完之后,留在里头的是公粮,散落一地的就成了官府的油水和甜头。

踢斛法用在平常兴许无事,碰见灾年,百姓无粮,国库无粮。

所有粮米分散在中饱私囊的官宦手里,往往还要囤积居奇,哄抬米价。

农夫犹饿死,再怒便是要起义了。

柳承炎还是世子时,没少听家丁们聊鹭洲官员狠踹一脚时的情形。

他那时候只当是茶余饭后的笑话,还没有完全听出其中的辛酸。

现在《大昭统银律》的修订,正如一剂猛药,要自北京辐射南北,将这弊病彻底除掉!

待统银律修完,百姓们不必交粮交布,便是徭役都可以用白银来抵掉。

其中损耗、数量都有严格控制,断不可再留出这样供官揩油的空隙。

虽然民间仍然严禁金器流通,但银两自此放开管束,商人买卖均可自由使用。

这时候,京城内外还在风传天贶赐宴的盛景,没有太多人听见修税法的风声。

户部上下自然是加班加点地拟定条目,把老祖宗定下的旧典搬来逐条对照修改,夜深仍是灯火通明。

翁太傅直呼人手不够,又得旨扩招百人,自翰林院国子监选来聪颖之人相助。

一筐筐纸墨运进衙门里,刻蜡板的细刀都坏了十几把。

六部里旁的官员有人听见风声,但也不敢贸然打听。

现在锦衣卫像是

目录
穿成修仙界废柴后我绑定了妖王和漂亮道君互演深情恋人是人外(1v1)我在惊悚电影世界当影帝欧先生请多指教学成月呼后我去鬼杀队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