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书架
首页 > 游戏竞技 > 犬与鬼 > 第1部分

第1部分(第1/4 页)

目录
最新游戏竞技小说: 全民庇护所,你在末世当大爹?末日灾变:我打造究极安全屋足球的眼泪山的那边,刻着巅峰IG之名!全球灾变,开局转职巫妖王极寒末日:我的神话避难所全球天灾:打造神话避难所诡异:快跑,他踏马开了!王者:英雄超标?我真拿他上分!反派:冰封末日开局抢夺安全屋全民:死灵法师,站着就是输出LOL:超神之路恶魔猎手说好练武,你一拳爆星什么鬼?nba:我狂暴后卫,暴打库里网游:虫神炮手,主宰星河萌学园:我好像不是路人科技争锋从融合时空记忆开始超时空teacher之城市之光从甲午开始杀敌爆装

《犬与鬼》中文版序(1)

世界上存在着两个日本,一个是我们很熟悉的日本,该日本拥有“先进的技术”和“优良的发展模式”,甚至那些对日本在国际上的作用持强烈批评态度的人也深信日本在国内还是相当成功的。

但是,还存在着另一个日本,一个真正的日本。这个日本在技术和文化方面已经落后,国际社会也因此避开它,转而去示好它的东亚邻国。该日本在建造令人瞩目的现代城市或为公民提供设计合理、管理有序的设施(如医院、学校、博物馆和动物园等)方面乏善可陈,其政府管理不善的金融体制导致了日本15年的崩溃(今天的日本仍然在这崩溃中挣扎),这一崩溃构成了世界史上最大的财富流失。简言之,日本非但不是我们一直所认为的现代的成功,在有些方面不啻为当代的失败。

造成这种局面由来已久,只不过迹象显示缓慢,因为使日本今日滞后的很多原因正是它一度成功的源泉。教育人们缄默的教育体制在以制造业为基础的旧经济中对于培训“公司武士”无疑很好,却无法产生适应软件和知识产业的创造型企业家。同样,允许官员接受甚至鼓励做假账的不透明的金融体制,尽管在二战后的头几十年里很受用,却最终导致了20世纪90年代泡沫经济的崩溃。

更为严重的是,20世纪50年代,日本致力于基础设施建设,如公路、水坝、防止水土流失工程等,早期,这些建设有利于日本,但是它们失控了。中央政府的官僚由于就职于毫无公众监管的部门,很快就变成“自动控制仪”。要想预算不变、又能中饱私囊,这些官员就只好上马更多的项目。他们就这么做了。今天,几乎没有一座山腰不是由碍眼的水泥建筑所支撑;大型水坝蓄满了根本就不用的水和电;壮观的大桥连接着荒无人烟的岛屿。这些建筑耗资巨大,其中约50%的预算都系借贷,这使得日本的国家债务在发达国家里跃升为首位。

中国读者在阅读日本所面临的困境时也许会觉得schadenfreude; 这是一个德文词,意即“幸灾乐祸”。但是中国读者应该小心,这不是日本人所说的“taigan no kaji”,即事不关己的 “隔岸观火”,事实上,日本今天的现实有许多可供中国借鉴。日本的诟病在发展中的亚洲司空见惯,以中国尤甚。中国应该庆幸日本在亚洲率先走了现代之路,因而,可以提供足够的教训。

具体地说,建筑(水坝、道路、超高速公路、河道、桥梁、防土流失工程、机场、工业园区等)既是福也是祸,它已成为发展中国家的常见综合症。建设初期,这些大型工程是福,投资带来众多的好处,短期内它能很快刺激经济;大型基础设施的建设给当地带来了资金和效率,它也成为决策者引以为傲的资本。

问题是建筑也会如海洛因一样成为毒品,官僚、政客、当地居民会依赖它,渐渐就上瘾。这就是日本今天的现实。对当地政府来说,建筑利润丰厚,所以他们会忽略真正该做的事情,如投资学校、医院等,而中央政府继续这些建设会极大地破坏环境,使国家深陷债务,自然风光也因这些了无生气的设施受到损坏。

中国现行的官员考核制度使官员们有足够的动力去聚焦大型建筑项目。而且,考虑到这些工程所带来的资金和收入,当地居民都欢迎它们而无论这些工程是否必要。因此,很显然目前存在着建筑失控的危险。

但是,建筑只是我们能从日本学到教训的一个领域,金融、信息管理、教育、文化遗产的保存等等都是日本今天正在面临的问题,类似的问题也一定会在未来困扰中国。

如果说在与日本相比较的过程中中国还能发现希望的话,这种希望存在于一件很简单的东西:变革的能力。日本深陷困境就在于无人负责,公众和政党将政府交给了官僚,而世界各地的官僚只会年复一年地重复过去的做法,所以,在20世纪末,日本延续的仍是50年代的道路。随着时间流逝,日本的麻烦不断增加。但中国由于其内在的体制似乎有较强的能力来形成巨大有力的变革。

其实日本一直在变化,尽管这些变化有些缓慢。《犬与鬼》中所描述的问题相当严重,以至2001年后小泉政府着手进行了改革。但是保守势力如此顽固,政府只得强迫银行处理坏帐,重组造成浪费和腐败的高速公路公司。土木工程项目与90年代末最兴盛时相比降低了20%多。

小泉最近再次赢得大选,邮政储蓄私有化的政纲为其增色不少。外界不能理解这件事何以重要,实际上正是邮政储蓄为官僚的种种不当或

目录
七零纪事凶兽横行博尔赫斯交易夫妻(瓶邪)张医师,请自重世界金融五百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