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书架
首页 > 游戏竞技 > 滇味文化 > 第26部分

第26部分(第2/4 页)

目录
最新游戏竞技小说: 穿书后我成了小拖油瓶顾总太太把你拉黑了乔若星顾景琰从学霸开始迈向星辰大海大唐贵婿模板奥尼尔,美女都是我的充电宝王者:是个英雄就超标,别太离谱世界杯:我把C罗喂吐了末日:我真不是土匪无止的界限开局暴力林丹体验卡,我无敌了源启:终尽足坛怪咖网游之神偷盗贼斗罗:当千仞雪不恋爱脑后全民:领主大人别冲动网游:开局觉醒本源天赋活下去寻找生命的意义全息游戏:在游戏里当小地主全职高手之最强散人网游:开局觉醒无限技能点

新年期间,怒族人还要举行游乐活动,包括射箭、打石头靶、摔跤、打秋千、歌卜(猜唱)、荡秋千、舞蹈等等。此外,人们还要遵守很多禁忌。比如:在大年三十和初一,吃三餐时不能泡汤吃,如果泡汤吃的话,就可能导致新年风雨不顺、旱涝成灾,此外还忌讳往外泼水。

第十四章 纳西族文化(1)

据考证:历史上曾游牧在青海省黄河、湟水谷地的古羌人,曾辗转南迁至川西南、滇西北一带,并分化成不同的民族,其中就包括纳西族。现在,纳西族主要聚居在云南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历史上,汉文史籍曾以“摩沙”、“磨些”、“么些”、“摩梭”称呼纳西族,新中国成立后统一定名为纳西族。纳西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当地民俗文化源远流长、涉及面广,具有浓厚的纳西族风情,令人回味悠长。

一、东巴民俗文化

东巴民俗文化历史悠久,涉及到祭祀、音乐、绘画和文学等方面。所谓“东巴”,也称“经师”,纳西语意为“山乡诵经者”。祭天是传统的东巴文化民俗,在每年农历正月和七月分别举行大祭、小祭,其中以正月举行的大祭最为隆重。举行祭天时,必须遵循一套严格而繁复的仪式,所有参祭人员和祭品都要通过“除秽”。而且,祭天场禁止外人进入,以保证祭天时民族的纯净性和仪式的神圣性。纳西族所祭祀的“天”内涵十分丰富,包括民族的祖先和天、地、自然万物。他们进行祭天的目的,就是祈求天地和祖先赐予自己恩惠,保佑子孙平安、家族兴旺、家庭和睦。这个仪式还有一个作用,就是使子孙后代不忘先祖的恩德。

纳西族人的村寨

除了祭天之外,还有祭署和祭风。祭署在纳西语中称为“署古”。据东巴的古代文献记载:人和署本来是同父异母的兄弟,署是专门管理农耕和畜牧的。后来,人不断破坏森林,滥杀野生动物,署很生气,就对人进行报复,使人遭受瘟疫、洪水、地震等灾难。后来,人们为了向署认错,祈求免去人间的灾难,便请丁巴什罗协调彼此的关系,使两者和谐。于是,纳西人在每年的农历二月举行隆重的祭署仪式。

祭风在纳西语中称为“海拉里肯”。纳西族人相信人死之后,他的灵魂还活着不死,而非正常死亡的灵魂会受到魔鬼的折磨,还会变成恶鬼来害人。因此,人们就请东巴祭司进行招魂,对这些灵魂进行超度,安抚这些亡灵。因殉情而死的亡灵,则会被祭司超度到玉龙第三国。那里有蓝天、白云、高山、青松,还有老虎可以当坐骑、白鹿可用来当耕牛。死去的亡灵在那里可以实现男耕女织、无忧无虑、相亲相爱的生活梦想。因此,祭风的目的就是超度那些因殉情、战争或灾祸而非正常死亡者的亡灵,使它们安息。

东巴音乐是指在东巴宗教和祭祀活动中,由宗教人士在伴乐中吟诵的一种曲调,是东巴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以口头的形式流传,除了占卜经书外,大多经书都是用来诵唱的。东巴音乐的唱腔有50多种,吟唱的曲调主要以纳西民歌调为基础,使用的乐器主要是板铃、板鼓、锣、钹等。它的特点是唱音乐和器乐音乐相合,节奏单一、谱点简单、音调洪亮。

东巴文学主要是诗体韵文,其大多是东巴祭司在神坛上吟诵的经文,还有一些是东巴祭司和民间歌手唱的民歌。它们实际上是劳动人民集体创造出来的,只不过被东巴祭司和民间歌手进行了部分整理和应用。其中很多韵文和民歌已被收录进东巴经,一部分则以传统民歌的形式在民间歌手中传唱。

古老的东巴画是东巴民俗文化中宝贵的文化遗产,形式多样,主要有木牌画、纸牌画、布卷画和经文画几种。纳西族人在举行仪式时,都要绘制很多佛神、人物、动物、植物以及妖魔鬼怪的形象,然后对这些画进行膜拜与祭祀。这种具有宗教活动性质的绘画,就是东巴画。东巴画艺术具有贝叶经的形式、优美的线条、美丽的色彩、动态的表现和特征的摄取五大特点,主要表现古代纳西族人的信仰,以及神灵鬼怪和一些理想世界的形象。在东巴画中,以表现丧葬时超度死者亡灵仪式的布卷画《神路图》最为出名。它长14米,宽26厘米,画面主要分为地狱、人间、自然世界、天国4个部分。整个画面色彩鲜明、人物造型生动,极具纳西族的传统风格和特色。

第十四章 纳西族文化(2)

二、纳西族象形文字

纳西族的象形文字又叫东巴文,是一种十分原始的图画象形文字。从文字的发展历史来看,它比甲骨文还要原始,属于文字起源时候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目录
贵人升职记 作者:独世我能通神明我有一个好姐姐古穿今之驸马爷妃戏邪皇:皇上来接驾EXO两点一线有始有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