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书架
首页 > 游戏竞技 > 大唐碎片:另类全唐诗品读 > 第4部分

第4部分(第1/4 页)

目录
最新游戏竞技小说: 全民庇护所,你在末世当大爹?末日灾变:我打造究极安全屋足球的眼泪山的那边,刻着巅峰IG之名!全球灾变,开局转职巫妖王极寒末日:我的神话避难所全球天灾:打造神话避难所诡异:快跑,他踏马开了!王者:英雄超标?我真拿他上分!反派:冰封末日开局抢夺安全屋全民:死灵法师,站着就是输出LOL:超神之路恶魔猎手说好练武,你一拳爆星什么鬼?nba:我狂暴后卫,暴打库里网游:虫神炮手,主宰星河萌学园:我好像不是路人科技争锋从融合时空记忆开始超时空teacher之城市之光从甲午开始杀敌爆装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笑里藏刀的“李猫”之名句(2)

还有人说他“容貌为刘洎、马周所幸,由此得进”,意思是说李义府靠出卖自己的男色取媚于刘洎、马周等人才当上的官。这恐怕是攻击他的话,不能全信。江湖夜雨还是觉得,人们憎恶武后,从而把许敬宗和李义府都一块憎恶,修史之时多叙其过恶罢了。

李义府的诗句也偶有其他的佳句,比如“关树凋凉叶,塞草落寒花。雾暗长川景,云昏大漠沙”,“戢③翼雕笼际,延思彩霞端。慕侣朝声切,离群夜影寒”,也是相当不错,大家可以闲时找来一读。

①回雪:如雪在风中飞翔,形容舞姿的曼妙。出自曹植《洛神赋》:“飘飘兮若流风之回雪”。

②褰qiān:撩起(衣服等,这里指床上的帐幕)

③戢:收敛。这里指收起翅膀。陶渊明《归鸟》:翼翼归鸟;戢羽寒条。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女皇号令百花的威风(1)

明朝游上苑,火急报春知。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吹。

《腊日宣诏幸上苑》

关于此诗,后来传为这样一个故事:女皇武则天醉后见到后花园中有几枝腊梅盛开,一时兴起,就写了此诗,下诏让众花都一齐开放。此事看起来荒唐,但作为万人之上的最高统治者们,在他们的心中自己仿佛是无所不能的。万事万物都在随他们的心意。正像《镜花缘》中所写的那样:“武后道:‘各花都是一样草木,腊梅既不畏寒,与朕陶情,别的花卉,自然也都讨朕欢喜。古人云:‘圣天子百灵相助。’我以妇人而登大宝,自古能有几人……这些花卉小事,安有不遂朕心所欲?即便朕要挽回造化,命他百花齐放,他又焉能违拗!”结果,第二天果然百花齐放,唯有牡丹未开。武则天大怒,使出来俊臣、周兴他们惯玩的酷刑,用炭火烧烤牡丹花枝,牡丹受不了只好也纷纷开放,但武则天余怒未消,将牡丹贬去洛阳。

这一段故事虽然是传说,但充分反映出当年武则天的骄横跋扈之态。确实,这首诗写于691年,是武则天建立“武周”的第二年。此时的武则天,已经登基称帝,改号为周,真正成为了君临天下的女皇帝。当时的皇子皇孙、文武大臣谁敢和武则天说个“不”字,稍不合她的心意,就要到大狱里尝尝“定百脉”、“失魂胆”之类听起来就让人发毛的酷刑,再不就直接人头落地,从世界上消失。所以,即便是娄师德这样曾从军到边疆大战吐蕃的好汉子,也不得不缩起头来大讲“唾面自干”的好处(娄师德劝其弟遇事要忍耐,他弟弟说“人有唾面,洁之而已”--人家唾我一脸,我自己擦擦就算了。但娄师德说,这样也不行,你一擦,还是表明了自己的不满,你应该连擦也不能擦,让它自己干)。

所以,这首诗的口气,再不会像《如意娘》那首诗一样,写得是感业寺中那个忐忑不安的缁衣女尼的心情。此诗虽然看起来平淡,但其中的霸悍之气,还是溢于纸外,颇有些“喝令三山五岳开道,我来了”的味道。不过,虽然就这首诗来说,武则天充分表现了她作为帝王一言九鼎的气势,从诗的格调来说是非常有份量的,然而这却实非苍生万民之福。但凡最高统治者狂放无忌,自以为能呵神骂鬼、压倒天地万物之时,那危机就悄悄地来临了。虽然有些人夸奖武则天是杰出的女政治家,并说在她的治下,唐代经济也继续发展,人口也持续增加。不过江湖夜雨觉得,武则天身为女子,能当上皇帝,在女权主义方面虽然是有意义的,但是她的统治给唐朝造成了相当大的破坏。这种破坏,并非指“改唐为周”这些形式上所谓的“篡政”,更主要的是破坏了唐太宗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良好道德风尚,败坏了吏治。

唐太宗时,树立了良好的道德风范,对于残忍暴虐的行为是严厉禁止的。大将丘行恭有一次为了表现自己的忠心,亲手挖出反贼的心肝生吃,结果唐太宗不但没有表扬他,反而痛斥他说:“典刑自有常科,何至于此!”――处罚罪人自然有国家的法律,你这样做干什么!在唐太宗的治下,真是“制度好了,坏人也能办好事”,像裴矩、封德彝等在隋朝时是大奸臣,到了唐太宗这儿也成了良臣,真有隋朝“把人变成鬼”,唐太宗又“把鬼变成人”的感觉。不过到了武则天的时代,武则天又把人变成了鬼。一时间酷吏横行,小人当政,亲人朋友统统都可以出卖。有文章说:大臣崔宣礼犯了罪,武后想赦免他,而崔宣礼的外甥霍献可却坚决要求判处崔宣礼死刑,头触殿阶流血,以表示他不私其亲。这种残忍奸伪

目录
七零纪事凶兽横行博尔赫斯交易夫妻(瓶邪)张医师,请自重世界金融五百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