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书架
首页 > 游戏竞技 > 世纪中国 > 第11部分

第11部分(第2/4 页)

目录
最新游戏竞技小说: 从学霸开始迈向星辰大海大唐贵婿模板奥尼尔,美女都是我的充电宝王者:是个英雄就超标,别太离谱世界杯:我把C罗喂吐了末日:我真不是土匪无止的界限开局暴力林丹体验卡,我无敌了源启:终尽足坛怪咖网游之神偷盗贼斗罗:当千仞雪不恋爱脑后全民:领主大人别冲动网游:开局觉醒本源天赋活下去寻找生命的意义全息游戏:在游戏里当小地主全职高手之最强散人网游:开局觉醒无限技能点十级战力才破亿,请问我还有救吗高颜值狗命专家

下的东西,鲜活的东西。”

艾未未(另类声音篇):

“我是不赞同建筑首先得是艺术品的这种观念的,这是幼稚者的一种盲目的幻觉;当然,建筑也不该成为一种丑恶美学的承载,亦即是说,你不应该首先让建筑成为艺术品,却并不意味着要让它去成为一种丑陋的化身!而是要让它成为一种一般的、正常的、被需求的东西。”

“在纳粹时期就是这样,在极权政治中,知识是一只猛虎的爪子,它并不能独立于猛虎之外。”

“大多数教育都是旨在将人们格式化,在此过程中很多原始的精神资源,就白白损失掉了。而且这种盲目性也很难避免,因为长期以来,人已经成为了一个受利益驱动的动物,目的性太强了,人总是习惯于过高地去评估自己的生活。”

“凭什么一个美术学院教授的兴趣,就一定要成为我的兴趣?他的心态和经验背景跟我是毫无关系的,他们所称之为艺术的那种东西跟我对艺术的认知是完全抵触的,因而我觉得,如果一个人想去美院教授那里获取真正的艺术,这本身就是一个错误,他们只能教你一些卑微的技巧,让你变成一个在美学中去讨价还价的小人,不可能让你成为在灵魂上和感受上比你原有更多——你本来就拥有一切——的一个人。”

时代·人格——媒体全球化时代与独立精神

探访对象

白岩松

血型

AB

属相

爱好

文学、摇滚、足球、电影

理想

教书育人

履历

1968年8月20日出生于内蒙古海拉尔市,蒙古族;

1985年考入北京广播学院新闻系;

1989年分配至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广播报》;

1993年初参与主创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

1993年至今任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部主持人;

2000年被授予“中国十大杰出青年”;

2001年11月,参与策划和创办《时空连线》栏目,并且出任该栏目的主持人兼制片人;

曾参加过北京第一次申奥、香港回归、三峡大江截流、98抗洪救灾、国庆50周年庆典、

澳门回归、相逢2000年、悉尼奥运会、跨入新世纪、建党80周年、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

会、中国加入WTO等几乎所有重大活动的报道,成为中国主持重大历史事件报道活动最多

的主持人;

现兼任《新闻会客厅》、《中国周刊》主持人。

主要奖项

“中国播音与主持”大赛特等奖;

“中国金话筒奖” 2000年;

主要作品

《痛并快乐着》(华艺出版社 2000年版)

引 言

什么是人格呢?什么是道德与境界呢?什么又是独立精神呢?这些仅是书本里的一些冰冷语词,仅是一种抽象的概念呢,还是一种实实在在的、活生生的东西?它们对人生仅是一种点缀品,甚至是一种有害无益的东西呢(这种看法向来很有市场),还是一种人生色彩的标示物,一种色彩性人生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这些传统的精神品性在商品化了的当今,就真的只能无可挽回地沦为一种古董了吗?尤其是,在一个日益影像化的世界,在一个媒体全球化——即表情全球化的时代,人格、道德、境界、独立精神这些历史“遗物”跟时代语境还有关系吗?如果说有,那么,又是一种怎样的关系呢?是不是生活越现代、越时尚、越洋气、越虚拟,这些传统的东西就显得越落后、越凋敝、越土气、越可笑呢?它们在汹涌的全球化浪潮中真的就只能化为一种永久性的文物,一种不合时宜的口号了吗?

在突如其来的一场风雨之中,我们的视角穿过层层雨幕而径直切入到央视著名电视人、当下媒体文化代言者白岩松先生的精神空间。

其时,正值午饭时间,由于工作时间紧迫,白先生谢绝了我们的美意,而甘愿饿着肚子在其工作的地方(《中国周刊》栏目组)接受了我们近两个小时的专访。专访刚刚结束,下午台里《东方时空》的工作便接踵而至。就这样,在饥肠辘辘中,他又以难以置信的饱满热情投入进了下面的流程之中。

媒体全球化时代是一种西方中心主义不断膨胀的产物。一直以来,高度发达的西方媒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目录
公主与狂犬1983小海岛,从养殖大户开始柯学恋爱讯号你别输不起名门千金:重生枭妻至上薄先生请指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