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书架
首页 > 游戏竞技 > 武则天不是传说 > 第13部分

第13部分(第1/4 页)

目录
最新游戏竞技小说: 全民庇护所,你在末世当大爹?末日灾变:我打造究极安全屋足球的眼泪山的那边,刻着巅峰IG之名!全球灾变,开局转职巫妖王极寒末日:我的神话避难所全球天灾:打造神话避难所诡异:快跑,他踏马开了!王者:英雄超标?我真拿他上分!反派:冰封末日开局抢夺安全屋全民:死灵法师,站着就是输出LOL:超神之路恶魔猎手说好练武,你一拳爆星什么鬼?nba:我狂暴后卫,暴打库里网游:虫神炮手,主宰星河萌学园:我好像不是路人科技争锋从融合时空记忆开始超时空teacher之城市之光从甲午开始杀敌爆装

现任太子李忠在太子位上干了整整四年了。别看他是王皇后用来对付武则天的一枚棋子,别看他是个老实巴交的人物,但他一点儿也不傻。这四年来,李忠亲眼目睹了武则天的宫廷斗争经历,知道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也明白自己有几斤几两。特别是武则天给长子取名李弘这件事,更让他清楚地认识到了自己所处的位置。所以,他一直在装孙子,并且洁身自好,从不沾染任何政治势力。因此,李忠不傻,他只是在装傻。

武则天清除了王、萧后,政治嗅角灵敏的李忠,已经预料到她下一步要做什么,于是主动向他老爸递交了辞呈。李治虽然不太器重他,却对他的这种明智、大度、礼让行为肃然起敬,他甚至觉得很愧疚,因为他欠这个儿子的太多了。

小时候,他不爱这个儿子,没怎么抱过他,也没怎么带他出去玩;长大后,他更是忽略了这个儿子,没怎么培养他,也没怎么给他像样的物质生活。王皇后把这个儿子当作棋子时,他明知道这是一步险棋,却眼睁睁地看着他任人摆布。作为一个父亲,他太不称职了。

另外,李忠当太子这几年,他既不帮传带,也不闻不问。在他看来,这个太子就是一个摆设,早晚得撤换,何必把他当回事呢?他这样对待李忠,就是因为李忠不是嫡子。

如今,李忠主动要求撤换自己,他竟然一时没有反应过来,随后便是深深的愧疚。愧疚中,他觉得这事不太好办:批准了儿子的辞职请求吧,就是薄情寡义、落井下石,他于心不忍;不批准吧,儿子早晚都会有这么一天,这可怎么办呢?

前思后想,李治暂且没有批准李忠的辞职申请。他这样做有两个目的。其一,在李忠面前做个姿态,让他感觉到自己不是那种薄情寡义的父亲。其二,目前还不是让李忠辞职的时候,等到了时候,自然会有人跳出来逼其辞职的,到那时他再顺水推舟一下,李忠也就不会怪他。

事情正如李治所料,真的马上就有人跳出来逼李忠辞职。这个人就是武则天的心腹、礼部尚书许敬宗。永徽六年十一月初三,也就是武则天上任第三天,许敬宗就在她的指示下,向李治上了一道奏文,大致意思是:如今,我们有了新的皇后,新的皇后已经有了自己的儿子,皇后的儿子就是正统的太子。太子是国家之本,必须依据嫡以贵的原则册立。现任太子是后宫所生,他是庶子,原来立他,是因为真正的太子没有出生。现在,真正的太子李弘已经长大了,他应该让位给李弘才是啊!

许敬宗的这番言论符合封建礼法,李治也觉得合乎情理,于是召见了他。见到李治后,许敬宗再次强调:“太子就是国家之本,如果不本,人心不稳,整个国家都很危险。”紧接着,他开始吓唬李治:“现任太子出身低微,他心里肯定不安,他心里不安就有可能犯上作乱,这可是一大祸患,陛下您可要深思熟虑啊。”

尽管有些危言耸听,但许敬宗的话还是在理的,只不过他没有吓倒李治,李治正好要利用他来成全李忠的请辞,于是径直对他说:“李忠已经申请辞职了。”

许敬宗没想到事情竟会进展得这么顺利,惊喜和意外之余,他没忘催促李治:“太子太明智了,我很佩服他,陛下您就批准他的辞职申请吧,这事要快点处理啊!”就这样,在武则天的操纵下,在许敬宗的撺掇下,李治终于批准了李忠的辞职申请。

显庆元年(656年)正月初六,李治降诏废除李忠太子之位,把他改封为梁王,让他担任梁州(今陕西汉中一带)都督,即日离京赴任。有道是树倒一大片,人走茶就凉,李忠接受降职诏书那天,原来把他推上台的那些大臣,如长孙无忌、韩瑗、于志宁等人就像集体失语了一样沉静。而他府中的那帮下属,未等他回府就纷纷逃亡了。也许,他们闻到了一种严肃的政治气味,但他们这样对待一个年仅14岁的孩子,实在是令人寒心。

李忠被废的当天,李治就下诏册立李弘为太子。武则天的愿望终于实现了。善于舞文弄墨的她,建议李治改元“显庆”并大赦天下。但她还不满足,她想给儿子搞一场盛大的庆典,并接受朝臣礼拜。就像自己升任皇后时那样,她想让儿子在朝臣们面前树立威信,让天下人皆知:我的儿子李弘是太子,我以子为贵,我是大唐真正的皇后!

武则天的想法得到了李治的大力支持。正月二十三日,信奉佛教的她,在大慈恩寺为儿子李弘举办了一场由五千僧侣和满朝文武参加的盛大会议,并邀请当世佛学泰斗玄奘担任大会主持人。

在满朝文武面前,5岁的李弘受到了最高礼待,武则天也趁着这个机

目录
七零纪事凶兽横行博尔赫斯交易夫妻(瓶邪)张医师,请自重世界金融五百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