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书架
首页 > 游戏竞技 > 智慧100 > 第9部分

第9部分(第1/3 页)

目录
最新游戏竞技小说: 全民庇护所,你在末世当大爹?末日灾变:我打造究极安全屋足球的眼泪山的那边,刻着巅峰IG之名!全球灾变,开局转职巫妖王极寒末日:我的神话避难所全球天灾:打造神话避难所诡异:快跑,他踏马开了!王者:英雄超标?我真拿他上分!反派:冰封末日开局抢夺安全屋全民:死灵法师,站着就是输出LOL:超神之路恶魔猎手说好练武,你一拳爆星什么鬼?nba:我狂暴后卫,暴打库里网游:虫神炮手,主宰星河萌学园:我好像不是路人科技争锋从融合时空记忆开始超时空teacher之城市之光从甲午开始杀敌爆装

得放不下的自我来执著。菩萨不恋生死、不畏生死,这叫自由生死的大解脱者;他们没有一定要活多久或不活多久,没有一定要活得如何的风光或不风光,尽心尽力,一切随缘。

三昧是智慧与禅定的相加,即是安稳及解脱的功能。一般人在努力得到成果之后,通常是拥有它、享用它,而菩萨在获得解脱的成果之后,却不住于解脱,而用智慧将慈悲的爱心奉献给需要他们帮助的众生。

请不要把菩萨想象成那样的高不可攀,只要有心学习菩萨精神,你就是菩萨的化现。

。。

满月清凉

映蔽于二乘,小智萤火光;菩萨清凉月,游于毕竟空。

——《六十华严经卷四十三离世间品第三十三之八》

被小乘的声闻乘和缘觉乘所掩盖的人,虽然已得解脱智,却像萤火虫的光,是属于小智小慧的层次。不若菩萨的智慧,就像清凉皎洁的月亮,游遍于无限广大的虚空。这四句话是用光的大小来比喻大乘和小乘的智慧,深浅广狭,非常的不同。

“映蔽于二乘,小智萤火光”,是说声闻和缘觉的小乘圣人看起来似乎有智慧,其实已经把他们应该可以显现出来的大智慧盖住了。他们仅有点小智慧,然而得少为足,所以大乘经典常批评小乘的人是自了汉。

小乘的人自求自了、自断烦恼。他们觉得在世间非常痛苦,视世间环境如毒蛇猛兽那么可怕,如洪水火灾那么恐怖,因此从二乘佛法中找到避风港,从此出离生死,不想回到生死之中度众生了。

大乘菩萨则是着重“心”的解脱。面对苦难的众生和本身的烦恼现象,知道有烦恼,其实烦恼并不存在;只因自己不能掌控自己,所以经常受环境###而造恶业,故起种种烦恼。知道这个原因之后,就能不受烦恼所困所转,当下即不是烦恼。他知道众生为什么烦恼,能够放下就没有烦恼。烦恼本空,生死如幻,这些都是临时的现象,不是真有那个东西。了解之后心中就没有恐惧、没有苦恼,现象归现象,但那并非烦恼。

二乘已经体验到,烦恼是由心造业而得苦难的果报,所以修行解脱之法,自己离开烦恼,这也算是一种智慧!不过大乘菩萨不为自身求安乐,但使众生得离苦。拿个比喻来形容:菩萨的智慧如八月中秋夜晚的月亮,清凉圆满,辉映苍穹;小乘的智慧如田间水边的萤火虫,光度微弱,忽隐忽现,勉强自照,不足以利人。所以菩萨的智慧是自利利人,自己能离烦恼,也帮助他人离烦恼;自己得大智慧,也帮助他人得大智慧。这就是关怀一切众生的大慈悲心。

“毕竟空”可解释为虚空,也是“非空非有,即空即有”。自己没有烦恼,但不离开有烦恼的众生世界中,自己不受烦恼困扰。心如虚空包容一切众生,在有如虚空的无量空间中广度众生,永远无挂无碍,故名为毕竟空。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小道放荡

莫学小道,以信邪见;莫习###,令增欲意。

——《法句经卷上教学品》

这四句话内容相当丰富。

“小道”是指看似有趣其实没有大用处的杂技、艺能、命相、方术等,可以谋生及消遣,但是对于经国济世、广度众生的伟大人格没有多少帮助,也不能提供真正的幸福人生。

“邪见”也叫不正见,又名愚痴。比如不以正当的、正常的方式规划人生,却用投机取巧、走捷径、抄小路的方法占便宜,得利益;自己不努力付出,却希望坐享其成。凡此等与因果相违的都叫邪见。

“###”是语言的行为浪漫和身体的行为不受约束,没有规矩,在生活中不受团体的、风俗的,甚至道德的规范。独处时如此,在与人相处时也一样,可谓害群之马。凡以非正规方式生活而追求刺激,戕害身心,对他人有所损害者,皆属###。

“欲意”是指奢侈的、过分的追求,又叫贪欲。我常说:“人需要的东西并不多,但想要的东西非常多。”必需品的取得,虽然是欲,但那是正常的需要。所需的东西用正当的方式获得,是为每个人生存的依据,不致造成他人的伤害或社会混乱。“想要”则是贪得无厌的追求,不但使自己非常疲累、非常烦恼、非常痛苦,也会对别人造成困扰。即使得到一时的满足,事实上是永远不能满足的。

不爱不忧

不当趣所爱,亦莫有不爱;爱之不见忧,不爱见亦忧。

——《法句经卷下好喜品》

这首偈是说,不要拼命追求所喜爱的东西,也不要

目录
七零纪事凶兽横行博尔赫斯交易夫妻(瓶邪)张医师,请自重世界金融五百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