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第1/4 页)
�
王衡笑嘻嘻的道:“阿母稍等片刻,孩儿去去就来。”
说完,王衡便起身回了自己居住的院子,很快便拿来了一个包袱,他将包袱打开,将里面的几样东西拿到了父母亲的案几上道:“阿父,阿母请看!”
郑宁一眼看见了一叠纸,她拿起这叠纸,顿感惊异不已。
纸这种东西因为质量问题和价格问题,在当时用的人并不多,不过郑宁还是认识纸的,她曾经也用过,不过就算她买最好的纸,也不好用,主要是洇墨洇得厉害,写出来的字根本看不清楚,所以她就放弃了使用纸。
可是今天的这叠纸,郑宁拿到手上的感觉就跟她以前用过的纸大有不同,这种纸光滑很多,根本看不见有明显的纤维痕迹,硬度也比较好,很显然质量比现有的纸要好得太多了。
郑宁抬头问王衡道:“三郎,此纸也是你所制?”
王衡点了点头。
王叡则是拿起了一本书,当然,他从没有见过这样的书,他看过的书都是一卷卷的竹简,而这本书则是印刷的线装书。王叡看了一眼封面,神情顿时凝重起来,原来封面上端端正正写着两个隶书大字--春秋。
王叡带着一种急切,翻开了书页,翻看了几页之后,他的神情转为了惊喜,他抬头对王衡道:“这是我们家藏的邹氏《春秋》?”
王衡道:“正是。”
王叡又问道:“这是用毛笔抄出来的?那这功夫可就费大了,这里面的字一个个端端正正,字体个个都是一模一样,连个错字都没有,这部书不得抄一个月?”
郑宁听得好奇,又拿起一部书,这是一本易经,是王家珍藏的梁邱《易》,这部书的用纸正是跟她最开始拿起的那叠纸的纸质一样,纸质洁白光滑,一点也不洇墨,上面的字每个大概两三分大小,都是端正的隶书写成,让人看得非常清晰,更出奇的是,就像王叡所说,每个字都是一般大小,绝无错字,这让郑宁不由得啧啧称奇。
王衡笑道:“这书可不是抄出来的,是印出来的。”
王叡奇道:“印?”
王衡于是将印刷的原理粗略的向父亲说了一下,王叡听了之后叹道:“叔平,你之前制酒,虽获利甚巨,可是这次创出这印刷之术,才是真正的功在千秋啊!就凭此术,你便可以青史留名了!本朝文教将大兴矣!”
说完之后,王叡又翻看了一下其它的几本书,然后将这几本书递给了席间的其他人,让他们传阅。
王蔷、王婧、王垚和其他几人早已听见王衡和王叡、郑宁的对话,又看见了那些洁白的纸和书,早已是心痒难搔,只不过他们顾忌着礼节,谁都不敢出声,只能眼巴巴的看着,这个时候,王叡将书递给了他们,他们连忙接过书翻阅起来。
良久之后,王蔷、王婧看向了王衡,她们的眼神里闪烁着崇拜的光芒。
王垚赞叹道:“叔平创此印刷之术,功绩可比圣人也!”
其他几人也是出言附和。
众人对王衡的评价一点也不夸张,这个年代,书籍是多么宝贵,他们是最清楚不过了。
这个时代的书籍都是抄在一根根竹简上面,然后用牛皮绳将竹简串起来,且不说抄写有多么困难,就说这书简的笨重就让人不胜其烦,哪怕是一部五千字的《道德经》,也许都需要抄写数十斤重的竹简,堆在地上都是一大堆。
为了尽量减少竹简的数量,古人行文都要尽量精简,字用得越少越好,这也就产生了区别于白话文的文言文,用尽量少的字表示尽量丰富的信息,这当然是一件好事,可是也产生了一些问题,比如会因为用字太省,加上断句不准确,会产生一些歧义,导致了无休无止的争论,浪费了很多精力,今文派与古文派的分歧就是这样产生的。而且无论怎么节省,一部书使用的竹简也是太多了。
古代形容一个人学问大,说他“学富五车”,现代人看到了,也许会觉得很夸张,五车书,那得有多少?可是实际上五车书在古代也许就只有十几部书,最多也就是几十上百部,在现代来说真算不得多。
还有个形容书多的成语--汗牛充栋,说书多得能把拖车的牛累得大汗淋漓,能够把一间房子填满,可是这汗牛充栋的书也许也就是十几部书罢了。
正因为这个时代的书如此难得,所以能够读书的人少之又少,而也只有世家大族才有能力在家中藏上几十几百部书,这也是为什么这个时代大多数的人才都出在世家的原因了。
而有了王衡的印刷术,显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