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书架
首页 > 游戏竞技 > 中国的光荣事迹有哪些 > 第14部分

第14部分(第1/4 页)

目录
最新游戏竞技小说: 让你练短跑,你破了世界纪录?在古代逆流而上的日子精灵之我是农场主穿书后我成了小拖油瓶顾总太太把你拉黑了乔若星顾景琰从学霸开始迈向星辰大海大唐贵婿模板奥尼尔,美女都是我的充电宝王者:是个英雄就超标,别太离谱世界杯:我把C罗喂吐了末日:我真不是土匪无止的界限开局暴力林丹体验卡,我无敌了源启:终尽足坛怪咖网游之神偷盗贼斗罗:当千仞雪不恋爱脑后全民:领主大人别冲动网游:开局觉醒本源天赋活下去寻找生命的意义

另外,新技术革命带来资本、技术对劳动的替代,使乡镇企业安置农村劳动力变得越来越困难。到1996年,在乡镇企业就业的农民达到1。35亿人,但是此后的7年,这个数字却是不断减少。通过就地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也遇到了空前的挑战。

与此同时,经济全球化浪潮涌动,自中国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为中国农产品的出口提供了机遇,但也带来了国外农产品进口增加的压力。

而从经济周期的角度来看,2000年前后整个中国经济都处在相对缓慢的增长期内。在此阶段,大多数生产者的经营状况形势严峻,价格下跌、销售困难的现象不仅存在于工业品,大多数农产品也都存在这些问题。

可想而知,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就意味着70%人群的购买力低下,潜力巨大的农村市场就无法启动,扩大内需就得不到有力支持,消费品就会继续过剩,企业开工不足,工人下岗,经济不景气状况就很难改变,进而影响国民经济全局,制约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三农”问题成了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

五千年来从未这么好过

“三农”问题在世纪之交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最大难题,也成为中央政府最为头疼的问题。为了减轻农民负担,2000年,国务院决定在安徽等8个省市开展费改税工作试点。改革后县乡财政收入大多减少40%以上,但是上级的转移支付并不能弥补所有缺口,导致县乡财政困境加剧,义务教育投入锐减。税费改革对于减轻农民负担的效果也并不显著,2001年,税费改革暂缓进行。

自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三农”问题被提出来以后,专家、学者就积极建言献策,政府也不断出台各项政策,下达各种文件,提出了诸如高效农业、科技兴农、公司加农户、撤乡弃镇、机构调整、税费改革、村民自治等措施。这些措施不能说是没有效果,只是其收效甚微,有时成本甚至超过收益,一些具体的措施还会遇到数不清的繁缛困难,困难之大,有时足以让措施无功而返。

“三农”问题本身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综合性问题,许多问题之间都相互联系,彼此派生,互为因果。解决“三农”问题如果就现状而论现状,东一锤子西一榔头,其结果是按下葫芦浮起瓢,治标不治本。“三农”问题专家温铁军认为,农村存在的复杂问题,是典型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有中国特色的“三农”问题,不能表面化就事论事,只有出台综合性治理政策才有可能解决问题。另有学者也指出,对于如此严重的、全局性的农村危机,需要一揽子解决计划,需要一步到位,直接抵达大本大源。

在复杂事物发展过程中,看问题要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这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道理。要解决中国“三农”问题,必须抓住“三农”问题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中国“三农”的一个最基本特征就是农民数量与资源禀赋之间的矛盾突出。人口多,人均资源少,尤其是人均耕地面积小,人地关系高度紧张是中国最基本的国情,也是“三农”问题的主要矛盾。中国农村有人口9亿之多,有劳动能力的人至少有5。5亿之多,每年还新增劳动力1000多万,而据测算中国的土地最多只需要1亿多农业劳动力就足够了,所以中国农村存在着4亿多剩余劳动力。以人口增长速度和提供的劳动机会计算,至少在40年后,中国还依然面临着劳动力过剩的问题。众多的劳动力在农村内部无法消化,只能向城镇转移,而城镇(市)化也是许多发达国家在发展过程中必经的阶段。

第一部分 第47节:国脉(22)

综合中国“三农”问题的主要矛盾和“三农”问题产生的原因,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是:“站在全国、全球范围内,以市场化改革为导向,发挥国家、政府的主导作用,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利用各种途径减少农业人口数量、转移农村过剩人口、实现农民非农化。——国内立足国情,国际寻找优势;劳动力自由化,土地资本化;国家解放农民,支持农民,农民发挥自我主体功能;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实现农民非农化。——这是破解三农问题的大方向。”《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马泽文,《经济界》,2003年02期。

农村人口向城市有序转移是中国稳定发展的关键,而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是一把打开中国通向稳定繁荣之门的钥匙。“增加农民收入——农民购买力增强——城市经济发展、就业机会增多——农

目录
无上吞噬出轨皇后梦里有我在守候穿越之大民国总统夫人的求生欲那个人,前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