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书架
首页 > 游戏竞技 > 隐形的力量是什么 > 第6部分

第6部分(第1/3 页)

目录
最新游戏竞技小说: 让你练短跑,你破了世界纪录?在古代逆流而上的日子精灵之我是农场主穿书后我成了小拖油瓶顾总太太把你拉黑了乔若星顾景琰从学霸开始迈向星辰大海大唐贵婿模板奥尼尔,美女都是我的充电宝王者:是个英雄就超标,别太离谱世界杯:我把C罗喂吐了末日:我真不是土匪无止的界限开局暴力林丹体验卡,我无敌了源启:终尽足坛怪咖网游之神偷盗贼斗罗:当千仞雪不恋爱脑后全民:领主大人别冲动网游:开局觉醒本源天赋活下去寻找生命的意义

4。态度(2)

这第三种态度源于内在稳定的静默。静观的态度并不会让人成为一个没有任何作为、对人对事视若无睹的木偶。一个人拥有静观的态度,其外在表现依然可能会伴随着自然而然发生的各种行为,即在静观状态下,人会作出直接、简单、自然的行动,这种行动不可以被解释,是生命能量使得人那样去做了,或是出于直觉、上天的意志。所以,静观不是一种外在的表现,而是内在的状态。

若一个人不能静观,而是对某件事情在自己的内在发生了反应,通常这个内在的反应会相应地表现在外部行为上。那么通过发生的外部表现,去看清里面的想法、情绪具体是怎么样的,正是一个内省的路径。

其实,对于那些与你没有多大关系的事件,你是个旁观者,自然有第三者的视角。最关键的是,在所有的事情上,特别是与我们自身有利益关联的事情上,我们要建立起这第三种态度。事情与我们无关痛痒,自然你的态度也无关痛痒,那没什么了不起。心灵成长要面对的,是那些与你休戚相关的事情,那些你自己正置身其中的事情。当面对着自己的利益得失或人际冲突时,毫不执著而不动声色,那说明你在心里已不再与那些所谓的利益执著牵连,这便是达成了内在的超然静观。

下面是一些第三种态度的例子。

在接受与抗拒之间

当一件事情发生,它就已经成为事实。 对于一个事实,除了去接受,我们还能做什么?抗拒意味着和事实对抗,否定事实。而事实是完全无可否定的,它已经在那里了。所以,抗拒、不接受事实的态度真是不可思议的愚蠢。

比如,有个人莫名地骂了你一句,通常人不可能接受被无端地羞辱,很多人会抗拒,“为什么要骂我,你有问题”。但这抗拒是愚蠢、无效的,无法改变已经发生了的事情,但却改变了你的心情,抗拒事实的结果就是搞坏自己的心情。如果我们建立了第三种态度,那么很简单,我们知道他在骂人,我们接受这个事实,但我们就是看着这一切,发生就发生了,继续就继续吧,结束就结束了。你虽身在事态之中,但内在却虚空得令自己有置身事外的态度,甚至你还会觉得这真是一出有趣的戏呢。如果你已经有这样的态度,事实会怎样呢?那个骂人的人,会自动撤退,因为他会突然感到自己在骂一个不存在的人。

在这里,接受是一种允许其存在和发生的容纳。接受与抗拒之间的态度包含着两个微妙的区分,接受不等于赞同,接受所发生的事情,但不等于赞同那件事情。其次,当我们不赞同一件事情的时候,也不必去抗拒,即不赞同也不等于要去抗拒。

在相信与怀疑之间

对人、对事完全相信而全盘接受,那就趋于迷信盲从;如果跑到另一个极端,十分怀疑到全盘否定,也可能被疑虑包围而错失良机。

在相信与怀疑之间的第三种态度是科学的、验证的态度。对于不了解的事情,先把它当成假设,随之亲身验证。这也是霎哈嘉瑜伽的创始人锡吕·玛塔吉女士告诉我们的一种态度。事实上很有意思的是,那些刚刚接触,还没怎么去体会这种瑜伽的新人,却常在嘴巴上说这是好的。嘴巴上讲这瑜伽好的这些人却并不怎么练习。还没有进一步的体会验证就下了结论;这种态度不够科学,不够诚实也是不负责任的。

4。态度(3)

未经亲身验证就下结论是狂妄无知的行为。如果我们不去验证,那么我们也没有办法去了解其是与非、好与坏。当然,我们也不会事事都去了解和验证,对于不了解的事情,我们也完全没有资格评判。

这里面有一个对事实尊重的问题。 诚实地尊重无论何种事实,很可能这个新的事实挑战甚至推翻了你先前的所有信念。作为一个诚实的人,在事实面前是要老实地接受,并需要更新自己先前的认识,做到从善如流。

在麻木与狂热之间

一个极端是对人、对事情冷漠无知、麻木不仁;另一个极端是过度投入而丧失了分寸。这两个极端都是有问题的。每一件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事情与我们都是有所关联,我们不能视若无睹,起码我们要知道正在发生什么,与我们有什么关系,应该有怎么样的恰当的回应和行动。另一方面,行动过度就是狂热,狂热会导致过犹不及,因而做任何事情都要懂得拿捏其中的分寸和尺度。

比如点木柴生火煮饭,如果火太小,木柴只是冒出烟雾,我们无法煮熟饭菜;但是,火太大,熊熊燃烧的大火也不能让我们煮好饭,甚至还可能烧毁我们。火

目录
无上吞噬出轨皇后梦里有我在守候穿越之大民国总统夫人的求生欲那个人,前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