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书架
首页 > 游戏竞技 > 林语堂儒道合一 > 第5部分

第5部分(第1/4 页)

目录
最新游戏竞技小说: 网游:开局觉醒本源天赋活下去寻找生命的意义全息游戏:在游戏里当小地主全职高手之最强散人网游:开局觉醒无限技能点十级战力才破亿,请问我还有救吗高颜值狗命专家假千金下山替嫁,真大佬夜夜求卦足球生涯:从躺冠到成为传奇世界入侵:从元素召唤开始无敌联盟:选出艾希,Rita坏掉了网游:强化999,1级就无敌!琪亚娜第三人格网游:我用智商碾压你足球之开局躺个世界杯冠军队友带我嘎嘎乱鲨海岛,全民垂钓,我独获史诗天赋全民穿越,异界迷雾求生后室:新世界在现实与游戏中,寻回尘封的记忆

个主题的。事实上,在《礼记》中有孔子连续一贯的对白,本书第六、七各章便是为明证。在第三、四各章论《中庸》及《大学》时,仍然有用散文形式表达的连贯性的理论发挥。实际上,本书中我所选译的九章(《孔子世家》除外),有六章见于《礼记》,其余两章内一部分选自《孟子》,另一部分是选自《论语》,而按类别排定的,还有选自《礼记》的片段。由上述可见本书除由《礼记》中选取五章之外,还有四章表达同样内容的文字选自《四书》,《四书》在以前是儿童必读的。所以本书的编辑还是合乎正统的方式。《四书》中的《大学》与《中庸》,原是《礼记》中的两篇,由宋儒朱熹提升到与《论语》、《孟子》并列,而成为《四书》。至于《礼记》中其他各章未得升格获选,其理由就不得而知了。

通常有个问题,就是《礼记》里孔子所说的话,甚至《论语》里孔子的话,是不是精确可靠。这也引起了一个更大的问题。那就是,孔子、释迦牟尼、苏格拉底等贤哲所说的话,究竟有多少可信?比如说,柏拉图所写苏格拉底的对话,又有多少可信呢?以同样态度看《圣经》中的四福音,也发现四福音中有矛盾之处。我们也发现在《论语》、《孟子》、《礼记》三书之中,孔子所说的话在措词上也微有不同。若说柏拉图在记载苏格拉底的话时,一定也染上了些柏拉图自己的笔调语气,这是无可避免的。《礼记》中好多章,一定也难免此种情形。现代政界名人曾受记者访问过的,一定深信记者笔下的文字和他自己所说的话实在不可能完全相同。除去录音机之外,绝没有别的方法能使政客相信那是他亲口说的话。

我曾在前提过,《礼记》只是儒家所独自搜集的各式各样古代的记录文字,其来源一定是纷杂不一。这些篇文字(其中包括《中庸》),后人归诸孔子的孙子子思所作,其他若干篇,尤其是在《大戴礼记》中的,毫无疑问是子思,或是子思的门人传下来的。论教育与音乐的文字,毫无疑问反映出荀子的思想。荀子与孟子同时,虽然也属儒家,但孟子鄙视他。另外,《礼记》中有甚多部分专论丧礼,占全书比例之大,令人吃惊,而《大戴礼记》则对此等文字概付阙如,却有很多章讨论哲理、礼服与祭器。还有若干章论节庆风俗规矩,如婚礼、射箭、舞蹈、村中节庆、宴饮,其他比赛。第五章甚为重要,是今文本论古代行政制度的基础,正如《周礼》是古文本的基础一样。还有其他章文字叙述妇女与儿童的品行以及一般礼节规矩。比如第一章,除去讲礼仪的哲理之外,也包括下列的训教:

〃不要滚米饭成团,不要将米饭抛弃在桌上,口边不可有汤流出。不可咂嘴出声,不可啃骨头,勿将鱼翻转,勿以骨头投予狗食,勿拼命挑取一块肉。勿翻松米饭以便之变凉,勿用筷子挑食稀粥。勿大声吞咽汤汁,勿将汤翻搅,勿剔牙,勿在汤内加酱油等物……用牙咬已煮熟之肉,但勿用牙咬干肉。〃

《礼记·曲礼上第一》原文是:

〃勿搏饭,勿放饭,勿流歠,勿咤食,勿啮骨,勿反鱼肉,勿投与狗骨,勿固获,勿扬饭。饭黍勿以著,勿歠羹,勿絮羹,勿刺齿,勿嚃醢……濡肉齿决,干肉不齿决。〃

这段文字读来仿佛如同《圣经》旧约里的《申命记》。并且应当懂〃礼教〃这个宗教,也像犹太教一样,是包括宗教崇拜与日常生活在内的,一直连饮食也在内。

第15节:第二章 孔子的一生(1)

第二章 孔子的一生

(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

本书孔子传,采用司马迁的《孔子世家》,有两项重要理由。第一,因为司马迁的《孔子世家》是中国最早的孔子传记,是中国史学名著里的文章,作者司马迁不但是中国史家之祖,而且是散文大家。《史记》的地位是不能动摇的,而作者司马迁游踪甚广,曾访问孔子故乡,亦曾与当地熟知孔子轶闻旧事之父老长谈。所以我们要打算一窥孔子生活的真面貌,实在是舍此别无他途了。第二,司马迁胸襟开阔,豁达无私;他是真正的史家,不以提倡儒道尊孔者之心存偏见。他虽然极其仰慕孔子,他并不属于狭义的儒家一派。因此,他是把孔子做一个人来描绘,不是把孔子当作个圣人来崇拜。论孔子的人,常想曲解有关孔子生活的几段文字,他们用牵强的解释,甚至否认孔子生平某些言行的真实性,而司马迁则不然。我们相信汉代大史学家司马迁头脑中孔子的面目,是可靠的,因为他只生在孔子以后的三世纪。

世系、童年、青年(公元前551……523年)

孔子生

目录
种种田,养养儿奇异事件簿之萧邦夜曲玲珑入骨笑傲天下为美好的异世献上科学中国四大爱情传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