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书架
首页 > 游戏竞技 > 真正的陪伴爸爸教育孩子的9个关键词 > 第2部分

第2部分(第1/4 页)

目录
最新游戏竞技小说: 领先人类一千年原神之旅行者在漫威让你练短跑,你破了世界纪录?在古代逆流而上的日子精灵之我是农场主穿书后我成了小拖油瓶顾总太太把你拉黑了乔若星顾景琰从学霸开始迈向星辰大海大唐贵婿模板奥尼尔,美女都是我的充电宝王者:是个英雄就超标,别太离谱世界杯:我把C罗喂吐了末日:我真不是土匪无止的界限开局暴力林丹体验卡,我无敌了源启:终尽足坛怪咖网游之神偷盗贼斗罗:当千仞雪不恋爱脑后全民:领主大人别冲动

4。边读边讨论好不好

曾经问一个同事,是否给孩子读图画书。同事很肯定地说,当然读了。

又问他:“那你都读的哪些书呢?怎么给孩子读的?”他说:“我啊,买了很多光盘,如《鞠萍姐姐讲故事》、《听妈妈讲故事》、《魔法妈妈讲故事》什么的,到时候一点播放键就行了,我家闺女挺爱听的。”

原来如此。

我个人非常不赞同这种偷懒的做法,而且妈妈过于温柔的讲故事方式,远没有爸爸那种形象又夸张的讲法吸引人。其实,所谓亲子阅读,是在父母和孩子之间的阅读,不是机器单向度的自吟自唱。鞠萍姐姐也好,魔法妈妈也好,讲故事虽然很动听,但都不是一个活生生的可以展现音容笑貌的人,不是可以交流的对象,代替不了哪怕笨口拙舌的爸爸或妈妈。亲子阅读,一方面是给孩子读故事,教他们懂得生活的哲理,另一方面在于增进亲子之间的感情,以书为载体加强亲子之间的互动。

一、亲子阅读进行时(7)

值得一提的是,有的父母把亲子阅读当成任务,总是急急忙忙地读,也不管孩子爱不爱听。读的时候,甚至不允许孩子提问,生怕影响了故事的流畅性。读完故事,迅速把书收回书架,没有交流,也不问孩子的心理感受,转做其他。我认为,这样做都是不对或不科学的。

还是那句话,读不是目的,交流才是根本。我给哲哲读故事的时候,经常停下来与他讨论一番。有时候,讨论花了太长时间,以至于书都没读上几页。偶尔我也续编或改编一下原来的故事,玩得尽兴了,再去做别的事情。久而久之,我们都很享受这种交流,既学到了书本之外的很多东西,也真正做到了与人互动、与书互动,养成了读书思考、读书质疑的习惯。

而这种阅读习惯无疑会让孩子受益终身。

在我看来,与孩子探讨故事更重要。在此过程中,你才能知道他的小脑瓜在想什么,也才能摸清他的思维特点、语言表达能力、想象力、他的所爱所好等,毕竟好的教育首先建立在对教育对象的深入了解上。

二、为孩子选书是一门学问(1)

196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日本科学家朝永振一郎少年时,他的班主任送给他一本《物理的故事》。后来,朝永回忆说,正是这本书让一直病怏怏的他爱上了物理,走上了物理研究之路。

一本书真的有这么大的影响吗?也许有,也许没有。发生化学反应的关键,就是书是否与读者产生联系,触动读者内心深处最敏感的地方。

回想为哲哲读故事的经历,我时而后悔没有给他读那些经典的童书,时而自责给他读了和他年龄不匹配的书。两种情形让人想起几米的《向左走向右走》,结局就是,错过。

例如,“不一样的卡梅拉”系列适合六七岁的孩子读,而我足足提前了两年,当时,我还纳闷他为何不喜欢这么经典的书。2010年春节,给他读《爷爷的天使》,儿子哭得一塌糊涂,很明显他不能接受亲人逝去的现实。《活了一百次的猫》也是很经典的书,因为不少专家推荐,哲哲上幼儿园中班时就给他读过。前几天,问他对这本书的印象,他说唯一记得的是,那只猫“湿抹布一样地被捞上来”。p米p花p书p库p http://www。7mihua。com

有了前车之鉴,其他的图画书,像《獾的礼物》、《爷爷变成了幽灵》、《小鲁的池塘》等,我虽然都买了回来,但却一直放在书架上,等他长大再读给他。

“海豚绘本花园”系列里的图书都很不错,但第一辑中的《我的爸爸叫焦尼》,我也一直没给儿子读。这本书讲了离婚后的母亲带着孩子去看父亲的故事。作者在绘画、色彩上用意很深,经过清华大学附属小学校长窦桂梅的讲解,更让人感觉到作者的伟大。但我一直没给他看,一是没有离婚的打算,二是不想让他去体验家庭破裂后的痛苦,尽管天各一方的父亲和母亲都声称很爱孩子。

孙幼军是个很不错的本土原创图画书作家,他的“小猪唏哩呼噜”系列口碑很好。哲哲4岁时给他阅读,感到他也不是十分热衷,只对唏哩呼噜因太胖掉了裤子、小蛇被作为腰带等比较俗气的细节感兴趣,哈哈笑个不停。至于书中那些友谊、责任等更有价值的东西,反倒没有沉淀下来。另外,书中关于欺行霸市、消极怠工、不守信用等属于成人世界的市侩,显然也不适合教给小孩子。所以,只读了一两本就束之高阁了。

倒是孙幼军的《洋教头手记》、《桃园的大鸡和小鸡

目录
名剑名珠我的空间是房车大宫女我追杀5T5那些年重生之都市修仙献给陆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