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书架
首页 > 游戏竞技 > 文化人的人情脉络 > 第36部分

第36部分(第2/4 页)

目录
最新游戏竞技小说: 原神之旅行者在漫威让你练短跑,你破了世界纪录?在古代逆流而上的日子精灵之我是农场主穿书后我成了小拖油瓶顾总太太把你拉黑了乔若星顾景琰从学霸开始迈向星辰大海大唐贵婿模板奥尼尔,美女都是我的充电宝王者:是个英雄就超标,别太离谱世界杯:我把C罗喂吐了末日:我真不是土匪无止的界限开局暴力林丹体验卡,我无敌了源启:终尽足坛怪咖网游之神偷盗贼斗罗:当千仞雪不恋爱脑后全民:领主大人别冲动网游:开局觉醒本源天赋

国现代文学馆收藏。

若无觐庄,定无《尝试集》:胡适与梅光迪

梅光迪,字迪生,又字觐庄,安徽宣城人。宣城与胡适的家乡绩溪古时都属于宣城郡,在外常以同乡相称。他们留学美国之前,胡适在上海中国公学读书,梅光迪在复旦公学读书。当时与梅光迪同宿舍的胡绍庭是胡适的宗兄,两人因此于1909年相识,彼此印象极好。

1910年夏天,两人相约参加庚子赔款留美考试,胡适顺利通过,当年即赴美留学。梅光迪则等到第二年才通过考试,也来到美国西北大学深造。两人虽不同校,但信件往返,一样畅谈国家大事。他们彼此赏识,相互赞佩。梅光迪对胡适的才华很钦佩,称他是“东方的托尔斯泰”,认为胡适将来一定能“在世界学人中占一位置,为祖国吐气”;而胡适对梅光迪的学识广博,文字犀利和谦逊无私的文品和人品都给予了很好的评价。

1915年夏天,一批中国官费留学生集体到美国的风景胜地绮色佳度假。这批血气方刚的青年学生,意气风发,经常讨论中国文学问题。胡适是个激进派,认为古文是“半死”或“全死”的文字,主张废文言,用白话;而梅光迪则认为白话可用,但文言断不能废除,与胡适辩论得十分激烈。第二年暑假,他们又聚在绮色佳,继续辩论中国文学的未来问题。正是这种辩论,促使胡适深入思考,逐渐认识到中国文学必须来一场革命,旋即提出“文学革命”的口号。

胡适不仅提倡白话文,还提倡用白话写诗,认为“作诗如文”;而梅光迪则颇不以为然,认为“诗文截然两途”,“文章体裁不同,小说词曲固可用白话,诗文则不可。”这种争论也促使胡适在新诗的实践上多做探索,终于完成了白话新诗集《尝试集》的创作。因此胡适在《留学日记》中写道:“若无叔永(任鸿隽,胡适、梅光迪留美时的同学:引者注)、觐庄,定无《尝试集》。”

1917年胡适回国后,在北京大学任教授,成为新文*动的擎旗人物,社会影响很大。但他仍然很关心他的同乡,曾邀请梅光迪回国后到北大任教。可是梅光迪却婉辞谢绝。此间,他仍坚持自己的观点,对胡适的文学革命论多有贬低和攻讦。

1921年梅光迪到南京东南大学任西洋文学系主任,与毕业于哈佛大学的胡先骕教授相处极熟。他们都主张“昌明国粹”,反对用白话作诗。胡先骕写了篇万余字的评论《尝试集》的学术论文,得到梅光迪的认可。但是,由于胡适的名气很大,一些杂志的老总不想得罪胡适,这篇论文无法发表。于是胡先骕就同梅光迪商量办一个杂志,以便发起一场反对白话文,反对新文学的运动,同时也给胡先骕的长篇论文找个“婆家”,公开表明他对《尝试集》为代表的文学革命的态度。

1922年1月梅光迪与胡先骕办的《学衡》杂志创刊。在创刊号上,发表了梅光迪撰写的文章《评提倡新文化者》、胡先骕的《评“尝试集”》等文章。这些文章以反对“全盘西化”为名,实际上是宣传复古主义和折中主义,反对新文化和新思想。胡适对《学衡》的猛烈攻讦并不以为然。1927年胡适与梅光迪在美国意外相逢,他们旧谊如故,并没有因为《学衡》刊发的文章而关系恶化。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五次同事的好同窗:李何林与李霁野

李何林 李何林与李霁野这两位现代文学史上的著名学者,都是安徽六安地区人,李何林出生在霍邱县,李霁野出生在六安县,两地相距仅几十公里,如今都属于六安市。他们都生于1904年,也都因为家境贫寒而考入阜阳师范读书。只是李霁野早于李何林一年入学。1920年暑期,李何林考进阜阳师范时,这两个同乡从一接触就觉得兴趣、爱好一致,思想感情投缘,很快就成了好朋友。他们这个时候建立起来的友谊,一直延续到他们的晚年。他们有过一次同窗,五次同事的经历,友谊延续前后近70年。

1923年李霁野到北平的教会学校:崇实中学读书,开始翻译文学作品,得到鲁迅的扶植,参与创办未名社,在现代文坛上崭露头角。而李何林在阜阳师范毕业后,考入南京东南大学就读。1926年国民革命军北伐时,他投笔从戎,进入黄埔军校武汉分校,结业后在叶挺的师政治部担任宣传科科员。1927年4月蒋介石叛变革命后,他毅然决然地加入了共产党,并在同年8月参加了南昌起义。起义失败后,他奉命回到家乡霍邱做地下工作。第二年因参与发动暴动,暴露身份而逃亡北平。

当李何林等人在北平找到李霁野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目录
倾世盛宠:殿下,别那么妖孽爱在何方51-100凤禽麒兽天价小娇妻血龙骑_1穿越之福气农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