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书架
首页 > 游戏竞技 > 十一世纪的王安石 > 第15部分

第15部分(第1/4 页)

目录
最新游戏竞技小说: 打造领地太累?我有多重影分身!网游之无双全民求生:从鬼屋开始建立黑暗帝变身女天师,生死看淡,不服就干篮坛暴君经理末世:我靠神级掠夺,打造女神军团开局魔王配置,你却让我当救世主末世女神穿到求生游戏变锦鲤网游:我的背包能进化联盟之表白女神就变强迷雾求生:我有解析之眼大邶枭雄盗墓,家人们我穿越了末世:目标三千女神军获得厉鬼能力后我摆烂了开局:推演文明,化虚为实王者:人在花果山,最强打野梦幻西游:王姨被我薅秃了黑海世界:我的求生有商店傻子怪才传奇人生

�炷山诖瞧秸率拢�制蚬�邸>弥��没崃楣凼梗�熘�谀厦磐狻T�峁锍蟠海�嘹斯�诘冢��嵫�嗤�沃由剑��ㄔ扑拢�甲�谏�浚�嘁蛭��榔轿糁�录八惺榇爸����淙辉唬骸坝惺呛酰俊蔽⑿Χ�选�

王安石于拜相之日却写下“霜筠雪竹钟山寺,投老归与寄此生”的诗句,可见他在庙堂不忘山林,心中并无富贵腾达的喜悦,而是期待有朝一日能够卸下肩上的担子,过上完全自由自在的生活。他这种想法完全是发自内心的,是自然而然的,因而后来魏泰提起此事时连他自己都感到吃惊,继而微笑,因为这正是他平生的志愿,也不以为怪。

王安石在《次韵酬朱昌叔五首》中表达了对官场生涯的厌恶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他认为名誉事功皆不足为累,世事官身都充满危险,故而发出“已知轩冕真吾累”的感慨,放言“乐世闲身岂易求,岩居川观更何忧?”表明他乐得岩居野处,登山观水,要做一个潇洒自在的闲人。他还说“拙于人合且天合,静与道谋非食谋”,强调自己是谋道的君子,做官不是为了专门谋取俸禄,只是由于拙于人合,无法与流俗同流合污,只能与天地合德、与大化同流了。

王安石深知富贵与祸患相伴,贪恋者必受其害。他有《食黍行》一诗:

周公兄弟相杀戮,李斯父子夷三族。

富贵常多患祸婴,贫贱亦复难为情。

身随衣食南与北,至亲安能常在侧。

谓言黍熟同一炊,欻见陇上黄离离。

游人中道忽不返,从此食黍还心悲。

他以周公、李斯这两个富贵至极的人为例,说明富贵不足依恋。然而贫贱同样使人难以为情,无法使兄弟父子常相守。为了衣食南北奔走的人哪能经常守在亲人的身边呢?本待黍熟同食,亲人却在黍黄之时离去,从此每次食黍都令人心悲。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出入自在(3)

对于自由生活的向往使王安石始终不乐富贵,他屡屡力辞相位虽然有多方面的原因,但期望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恐怕也是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如果没有最后十年的退休生涯,王安石的一生就会有更多的缺憾。在他人看来,离开相位、回归乡野会带来巨大的失落感,但对王安石来说却是得其所哉,这是那些依恋荣华富贵的人所无法想象的。

王安石出入自在,行藏自如,表现了一种人所难及的境界和风骨,这种精神在他两次力辞相位中得以充分体现。

王安石于熙宁七年(公元1074年)四月中旬首次罢相。对于他此次去职的原因,前人论之已多,但未必尽是。据《长编》卷二五一,从熙宁六年(公元1073年)冬至七年(公元1074年)春,天气久旱,雨雪不至,神宗为此忧心忡忡,减食损膳,避居正殿,以表自责。而守旧派的翰林学士韩维以为这不过是例行公事,不足以应天变,要求神宗痛切自责,广求直言,并借机指责新法。韩维的用心极为明白,就是认为天变为新法而显,要求神宗顺天应人,废除新法。在韩维这样的守旧派眼中,推行新法有害无利,即使是熙河大捷这样难得的功绩,也被描述成“动甲兵,危士民,匮财用于荒夷之地”,简直一无是处。对于韩维的恶意攻击,神宗应当是心知肚明的,然而他非但不予痛责,反而接纳了韩维的建议,并令其草诏,罪己纳言。

这份诏书是对王安石和变法派的沉重打击,神宗表面上是下诏自责,实则是对变法派的严厉批评。所谓“朕涉道日浅,晻于政治,政失厥中,以干阴阳之和”,这不都是身为宰相的王安石的责任吗?又言“听纳不得于理欤?狱讼非其情欤?赋敛失其节欤?忠谋谠言郁于上闻,而阿谀壅蔽以成其私者众欤?”这几乎是对新政的全面否定,听纳失理,狱讼非情,赋敛无度,奸私壅蔽,忠直不闻,还有什么地方是值得肯定的呢?

究竟是什么原因让神宗下这么大的决心,对自己及新法几乎要全面否定呢?难道仅仅是因为天灾吗?邓广铭先生的解释是神宗一则是惑于天人感应,二则是有意“异论相搅”,这种解释当然是有所依据的,不过未必切中要害。这场旱灾表面上很厉害,但并未造成严重后果,因为此前“累年丰稔”,粮食储备足够用了,不会导致大的饥荒。一场不大的天灾不足以成为理由,但却足以成为借口。这表明让王安石去职确是神宗之意,无论有没有韩维的挑拨都是一样。

那么神宗为什么有意让王安石离职呢?其真实原因并非是因为天示灾异、人情未顺,政治经济也并不像韩维所拟的诏书中

目录
catatnight-危险关系[瓶邪]极地锋芒大长今(下卷)菊内留香(楚留香传奇同人)穿越之谁可相守爱的路上千万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