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书架
首页 > 游戏竞技 > 飞龙吟天 > 第62部分

第62部分(第1/4 页)

目录
最新游戏竞技小说: 全民庇护所,你在末世当大爹?末日灾变:我打造究极安全屋足球的眼泪山的那边,刻着巅峰IG之名!全球灾变,开局转职巫妖王极寒末日:我的神话避难所全球天灾:打造神话避难所诡异:快跑,他踏马开了!王者:英雄超标?我真拿他上分!反派:冰封末日开局抢夺安全屋全民:死灵法师,站着就是输出LOL:超神之路恶魔猎手说好练武,你一拳爆星什么鬼?nba:我狂暴后卫,暴打库里网游:虫神炮手,主宰星河萌学园:我好像不是路人科技争锋从融合时空记忆开始超时空teacher之城市之光从甲午开始杀敌爆装

那时八路军还是非主流,没坦克、没飞机、没装甲车、没自动火炮、没导弹、没潜艇、没武装直升机、没氢弹原子弹,要是有国庆60周年那武器装备,别说几个县城,日本东京都拿下来了。但历史是客观的,是不容穿越的,八路军那时候最先进的也就几门山炮、迫击炮,打鬼子打伪军主要凭坚强意志抗战到底,但你意志再强那也不是超能力,要凭着小米加步枪、从火力充足的日军,装备着美式武器、日式武器的伪军手里收复县城,也许不难,但守可就太难了,你跟敌人要反复抢一个县城,抢不了几个回合,战士们就牺牲得差不多了,毕竟火力不如人家。那不是打仗,那纯粹送葬。

当时林南一带八路军的首长叫李达,这李达不是鲁达,倒拔垂杨柳这个他不行,可若论排兵布阵、运筹帷幄,一百个鲁智深也比不上他。当时他就琢磨,既然鬼子汉奸对县城情有独钟,北边抢了个林县、南边又抢了个辉县,那成,县城我们回头儿再拿,可是你们要想再从县城里出来溜达,嘿嘿,就没那么容易了!

于是,在李达指挥下,八路军迅速分兵两路,行动起来,就在即将出发的时刻,飞龙小队到了。李达和孟飞龙从来不认识,但互相闻名已久,孟飞龙早就听说在首长当中有一个文李达、一个武李达。文李达学贯东西、擅长钻研政治理论。武李达智勇兼备,久经沙场罕有败绩。而现在见到的就是武李达,自然英雄相惜。

李达对飞龙小队也是闻名已久,知道这是咱们非主流八路军半公开半保密的特种部队,现在正是用人之际,好刀用在刀刃上,既然来了,就自然要给飞龙小队大展身手的机会,于是他立刻做出了安排。孟飞龙细细一听战略,心领神会,二话不说,当即奉命行事。

就在当天晚上,驻守林县的伪军正美美地睡着,忽然就听东北方枪声大作,他们心说不好,八路军打县城郊区了,这也不知是什么思路,一个县城也分城市郊区?那是不是再分个三环四环、内环外环?(可根据表演者所处环境改词)不管怎么说,枪声一响,伪军就紧张,主要因为他们那太君狡猾大大滴,打林县的时候,鬼子在后边督战,等县城打下来,该守县城了,所谓的皇军部分说累了,要歇公休,回去度假了。部分说要挣工分、论坛币什么的,又跟着南下去辉县了,把这危险的守城工作都交给留守伪军了,最多在城南关设了个日军据点,基本也不出动。

现在倒好,八路来了,这靠天靠地靠皇军,都不如靠自己。伪军们一咬牙、一跺脚,集中火力就往东北去了,齐整整地上了城墙,冲着城外就开枪。也许有人会问,八路这么快打到县城跟前了?那当然没有,八路现在所处的位置,从县城里开炮都未必打到。伪军那意思,就是开枪吓唬吓唬,显摆显摆我们武器先进,土八路要识时务就别来送死。

别说,真管用啊,东北方八路军闹得再欢,人家没过来。伪军琢磨着八成被我们吓着了,虽说牺牲了大量子弹,但值啊,我们命保住了。这正高兴,就听城里“嗒嗒嗒嗒”脚步连连,一看又一大帮伪军过来支援了,为首的没等过来就嚷:“兄弟们别怕,我们守西墙的都来了,八路在哪呢?我们跟他们玩儿命!”

林县伪军指挥官正好在这,心说你们这是玩儿的哪出啊?八路没来,你们来了,添什么乱啊?吓我一跳,我还以为八路钻进城了,心脏吓得都停了半秒。这指挥官越想越气,几步过去就一耳光:“你瞎嚷嚷什么,瞎嚷嚷什么,就你这嗓子,八路来了也是被你叫来的。你说你们这都是干什么,啊?谁让你们擅离职守的?”

那挨了耳光的,捂着嘴巴老老实实报告:“长官,刚才不是你派人叫我们过来支援的,说是八路打进来了,我们再不来就都要当八路俘虏了?”

指挥官又一耳光过去:“谁派人叫你了,你说,我派的谁?还有,就你小子,我太清楚了,如果知道八路进城了,你还不第一个跑?怎么可能来支援,说实话!”

对方捂着嘴巴两边,支支吾吾点头哈腰地说:“长官圣明,您让人传的命令是,八路正全面溃败,让我们赶紧过来帮着追杀,为党国、不是,为皇军立功。我这一激动,就带着兄弟们来了,传您命令的,黑不隆冬的我没看清,听声音是吕副官,他还带了二十来人,替我们守城。”

那所谓吕副官,就站在后边,他过来一脚:“胡说八道什么,我在这边就没离开过!”

那挨打的小军官太倒霉了,就怕再挨嘴巴,特地把两边儿都捂住了,没想到不但打人的临场换人,而且扇耳光改飞腿了,还是没躲开。

那指挥官忽然想到

目录
七零纪事凶兽横行博尔赫斯交易夫妻(瓶邪)张医师,请自重世界金融五百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