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书架
首页 > 游戏竞技 > 香港商战风云录(下) > 第19部分

第19部分(第1/4 页)

目录
最新游戏竞技小说: 重生天灾:我囤货虐渣称霸末世幻光四战争骑士,我能融合万物我踢的养生足球六零糙汉被末世女王轻松拿捏重生后,医妃每天都在虐渣我,神级辅助,带领Uzi夺冠海岛求生:我的幸运值爆表了1980年我回到了15岁举国对抗异界入侵:开局上交一颗星球末世:开局疯狂囤物资,美女急哭了四合院:做一个有素养的流氓我,天庭之主,加入聊天群篮坛传奇巨星:巅峰之路天空破碎全球进化,我觉醒了一座世界全球末世:开局觉醒吞魂天赋四合院:淮茹嫂子别回头,我真是我哥打造领地太累?我有多重影分身!网游之无双

亿港元、0。42亿港元、0。6亿港元、0。84亿港元 的速度稳步递增。 招商局收购友联,与中信收购嘉华一样,大获成功。 侨资越海 侨资来港设立银行,始于本世纪的头10年。至60年代港府限制外资银 行前,侨资银行约占香港华资银行的1/3强。由于来港多年,人们把这类银 行当作香港华资银行。 80年代是侨资银行来港开拓业务的新热潮。收购与参股是它们开拓的有 效途径。大获成功者,数大马的郭氏家族与印尼的林氏家族。 郭令灿所控的国浩集团全资拥有道亨,在海托震荡后,国浩后先购得两 间问题银行恒隆与海托,跨入华资大银行之列。 林氏家族亦是香港银行危机的大赢家,锋头之劲,与郭氏家族不相伯仲。 林绍良也是福建人,1938年赴印已谋生。在苏哈托还是一名普通军官时,林 氏与他就建立了良好的私人友谊,苏哈托在60年代任印尼总统后,印尼曾掀

… 页面 93…

起徘华浪潮,林氏一家不仅安然无事,家族事业还获得惊人的发展。林绍良 为印尼首富,在美国《福布斯》杂志的1994年世界华人富豪榜上,林绍良排 第5位,资产62。4亿美元(注:第1至第4为香港郭炳湘、大马郭鹤年、香 港李嘉诚、泰国黄子明)。 林氏商业帝国由林氏集团、三林集团与第一太平集团组成。其中第一太 平集团以香港为基地,主管中国香港、内地、台湾等地的业务。林氏家族还 是金融业的老行尊,家族占有69%股权的中央亚细亚银行,是印尼最大的私 营商业银行,1993年该行总资产为73亿美元。 第一太平实业,是第一太平集团中的高岸银行与金融业务的控股公司, 却一直想在香港物色一间本地银行,一直没有适当的机会。 1986年,康年银行发生问题而成为问题银行。康年为台山籍的李炳超家 族所控有,规模小(只有4家分行),作风老派。80年代世界航运低潮,因 一笔船务贷款无法收回而变成坏帐。康年不得不大幅撇帐,使实收资本及储 备金由2。6亿港元减至1。3亿港元。1985年康年亏损0。97亿港元,致使这 家小型银行面临灭顶之灾。 摩年为摆脱遭清盘的厄运,先后与深圳的中资公司、香港的鹏盛公司商 谈注资协议。斜刺里杀出程咬金,第一太平实业“横刀夺爱”,令康年抛弃 前者,同意第一太平实业1。5亿港元的出价,将把全部已发行的股份售于对 方。 好事多磨,港府于1986年9月8日,突然宣布接管康年银行,将动用外 汇基金,由渣打银行协助银监专员管理康年。银监专员称,有数间银行有意 收购康年,只是价钱未谈妥。 这次港府接管康年非常短暂,10月10日,港府及渣打选定第一太平实 业为收购方,从14日起接管,到1987年1月15日完成收购。这次收购,由 康年及第一太平实业“恋爱”,最后到港府办理“婚姻登记”。李氏家族把 康年嫁予林氏家族。 康年改名为第一太平银行。 有林氏家族强大的实力作后援,第一太平银行于完成收购的当年就扭亏 为盈,发展迅速。 1988年10月,第一太平银行购得国银亚洲(母公司在卢森堡)50。01% 股权,控制了国银亚洲;再透过国银亚洲控得其占有 73%股权的远东银行。 远东的创始人为沪商邱德根,几经变故,邱氏在远东拥有的权益锐减——这 不是个人的力量所能挽回来,家族性的小银行大都是这种命运。 第一太平银行集团在香港拥有与控有3间银行,成为香港华资银行的小 巨人。1990年,资产总值达105。31亿港元,盈利0。47亿港元,其后盈利以 50%以上的幅度增长。 80年代的银行危机,香港注册的华资银行几乎全军尽没。27间华资银 行,或易帜,或接受外资大银行参股。只剩下永隆等三四家保持完全独立。 永隆银行为伍宜孙家族拥有,作风一贯稳健。华资银行纷纷落马,永隆愈加 谨小慎微,存贷比率一直维持在40%以下。风险小,盈利亦小。就这一点, 注定永隆难成大气候。 80年代,香港金融业大分化、大组合,充分暴露出家族性、小型化银行 的弱点,亦是优胜劣汰竞争规律的无情体现。 这对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香港来说,无疑又是一件好事。

… 页面 94…

第七十章 购物天

目录
我的脑内选项绝不可能出错民国小掌柜宦妃天下中国大趋势钓系美人成为炮灰攻后[快穿]徒儿,不可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