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书架
首页 > 游戏竞技 > 中国兵书通览 许保林 著 > 第8部分

第8部分(第1/4 页)

目录
最新游戏竞技小说: 网游:开局觉醒本源天赋活下去寻找生命的意义全息游戏:在游戏里当小地主全职高手之最强散人网游:开局觉醒无限技能点十级战力才破亿,请问我还有救吗高颜值狗命专家假千金下山替嫁,真大佬夜夜求卦足球生涯:从躺冠到成为传奇世界入侵:从元素召唤开始无敌联盟:选出艾希,Rita坏掉了网游:强化999,1级就无敌!琪亚娜第三人格网游:我用智商碾压你足球之开局躺个世界杯冠军队友带我嘎嘎乱鲨海岛,全民垂钓,我独获史诗天赋全民穿越,异界迷雾求生后室:新世界在现实与游戏中,寻回尘封的记忆

①据《汉书·艺文志·兵书略》统计,凡兵书53家,790篇,图43卷,加上班固省去的10家271篇和归入别类的1家155篇,减去增加的1家25篇计算得出的数字。今计《汉志》著录兵书56家,806篇,图50卷,所以任宏《兵书略》实际著录兵书应是66家,1207篇,图50卷。

三、兵书发展的低潮时期--东汉至隋唐时期的兵书封建王朝为巩固统一的国家,政治、思想、文化等方面都要求统一,秦始皇的焚书坑儒,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都是这种统一要求的反映。这种大一统思想对于巩固统一的封建国家是必要的,但在很大程度上却窒息了学术争鸣空气。从西汉初张良、韩信到东汉班固整理兵书活动,有促进兵书流传的积极作用,但是它使兵书开始为官府所垄断,限制了私人对兵书的学习和撰写。东汉末年至南北朝,战乱频仍,旧有兵书遭到很大破坏,新撰兵书不多。唐代文学得到大发展,但由于这时重文轻武的风气开始萌发,兵书并未得到足够重视。上述这些因素,决定了这一时期兵书发展缓慢,但是并没有停滞。

在内容方面,随着军事学术的发展,出现了专门论述战略问题、并以〃战略〃一词命名的兵书,如晋司马彪的《战略》、南北朝赵煚《战略》二十六卷。唐李筌的《阃外春秋》也属于此类兵书。还出现了专论阵法的兵书《握奇经》。

在体裁方面,出现了注释兵书的兵书,如许慎的《六韬注》、沈友的《孙子兵法注》、曹操的《注孙子》、《司马法注》、贾诩的《吴起兵法注》、刘�的《黄石公三略注》等,隋唐时代出现了一大批注释《孙子》的学者,如萧吉、张子尚、李筌、子镐、杜牧、陈皞、贾林、纪燮等。

自南北朝开始,在人们的观念中,开始尊称兵书为〃兵经〃,如南朝梁沈约所撰的《宋书·周朗传》中有〃授以兵经战略军部舟骑之容。〃梁刘勰在《文心雕龙·程器》中说:〃孙武兵经,辞如珠玉。〃《隋书经籍志·兵书类》还著录有张子尚的《孙子兵经注》。唐杜牧在一首诗中写道:〃周礼传文教,萧曹授武经。〃说明这时人们象称儒家经典一样称呼兵书中经典著作了。

唐代《李卫公问对》不仅纵论古今王朝兴废、用兵得失,而且对冷兵器时代的兵书进行了评论、考辩和总结。它认为冷兵器时代的兵书从流派上分有两大流派:〃张良所学,太公《六韬》、《三略》是也;韩信所学,穰苴、孙武是也。〃(《李卫公问对》卷上)从类别上分〃大体不出三门四种而已〃(《李卫公问对》卷上)。所谓三门是指《太公谋》八十一篇,《太公言》七十一篇,《太公兵》八十五篇。所谓四种是指西汉步兵校尉任宏对兵书的分类,即兵权谋家、兵形势家、兵阴阳家、兵技巧家。对于上述分类的根据《李卫公问对》中没有展开讨论,我们很难了解这些分法是否科学,但是,它对于深入研究冷兵器时代的兵书和古代军事思想,无疑提供了一条重要线索,是值得重视的。

东汉至隋唐比较有价值的兵书主要有《魏武帝注孙子》、司马彪《战略》、《握奇经》、《李卫公兵法》、《李卫公问对》、《太白阴经》等。

第三节兵书从兴盛到衰落(宋元至明清)

北宋至明清,中国封建经济和科学文化得到高度发展,民族矛盾扩大,阶级矛盾进一步激化,外族入侵不断,农民起义风起云涌,战争非常频繁。物质、文化条件的提高和战争的客观要求,使这一时期的兵书出现复兴和第二次发展高潮。

其特点是:

(1)反映了冷、热兵器并用时代的军事思想。

中国自宋代开始,火药广泛运用于实战,火器大量装备军队,战争样式和战略、战术等发生很大变化,使记录这一时期战争经验的兵书内容焕然一新。但在这一时期,冷兵器并未退出历史舞台,形成冷、热兵器并用的局面。因此,这一时期的兵书所反映的是冷、热兵器并用时代的军事思想。

(2)兵书数量多,内容丰富,体裁多样,但是,理论色彩减弱。

随着雕版印刷的推广和活字印刷的发明,以及造纸术的提高,为兵书的印制提供了日益优越的条件,使印制大部头的兵书成为可能,因此产生了一些百万言以上的兵学巨著,以及军事丛书、军事类书等。也产生了一些守城、海边防、火器、训练等类专书。有些兵书内容庞杂,有些兵书侧重实用知识,因此,理论色彩不浓。

(3)确定了兵书在封建社会的正统地位。

宋元丰年间,为适应武学教学、武举试士的

目录
种种田,养养儿奇异事件簿之萧邦夜曲玲珑入骨笑傲天下为美好的异世献上科学中国四大爱情传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