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书架
首页 > 游戏竞技 > 佛学真谛:让你的心像大师一样空灵 > 第10部分

第10部分(第1/4 页)

目录
最新游戏竞技小说: 全民庇护所,你在末世当大爹?末日灾变:我打造究极安全屋足球的眼泪山的那边,刻着巅峰IG之名!全球灾变,开局转职巫妖王极寒末日:我的神话避难所全球天灾:打造神话避难所诡异:快跑,他踏马开了!王者:英雄超标?我真拿他上分!反派:冰封末日开局抢夺安全屋全民:死灵法师,站着就是输出LOL:超神之路恶魔猎手说好练武,你一拳爆星什么鬼?nba:我狂暴后卫,暴打库里网游:虫神炮手,主宰星河萌学园:我好像不是路人科技争锋从融合时空记忆开始超时空teacher之城市之光从甲午开始杀敌爆装

出世的智慧,是指小乘圣者的智慧。能证人无我,能出三界苦,已得解脱乐;不过尚未证得法无我,所以执著离世间而入涅 槃,只能自求了脱,不能普度众生。

至于世出世间的智慧,乃是大乘菩萨的智慧。既证人空(即人无我),也证法空(即法无我),得大解脱而不离世间,这才真是大智慧、深智慧,这也才能称之为“般若”。

菩萨修行,有所谓“六度”法门,又称作“六波罗蜜多”。即一布施、二持戒、三忍辱、四精进、五禅定、六智慧。这六度里,若无智慧度(即般若波罗蜜多)贯串其间,其他五度便不得究竟,所谓“五度如盲,般若为导”就是此意。故智慧为菩萨修行的终极目标,唯有修得智慧,才能度脱一切苦厄,而这个智慧的着眼处,就是先要把五蕴看空。

什么是“五蕴”呢?简单地说,五蕴就是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是吾人身心的总和。色蕴是指生理的、物质的现象,受、想、行、识四蕴是指心理的、精神的活动。

五蕴皆空的“空”是什么意思呢?中国人常把佛门叫做“空门”,出了家就叫“入空门”,但许多人不了解“空”的意义。

就如一首《醒世歌》,开头是“天也空,地也空,人生杳冥在其中”,然后说什么“夫也空,妻也空,大限来时各西东”,“母也空,子也空,黄泉路上不相逢”,末了说:“人生好比采花蜂,采得百花成蜜后,到老辛苦一场空。”这样子看人生是多么失望,多么空虚啊!

佛法的“空”绝不是教人消极、逃避和否定一切的;相反地,它是从空性中教人正视生命的意义,不断地努力向上。以下从三个不同层次的比较来说明大乘佛法的“空”:

(一)顽空:

这个思想又可分两种:一是虚无主义;另一是唯物主义。虚无主义者认为世间没有真实的事物,没有因,也没有果;没有过去,也没有未来。一切都是现成,所以不需要努力,也不必害怕,反正有的一定会有,没有的就算再努力也不会有;而该来的一定会来,即使不努力也一定会来。而且有与无,来与不来,皆无实在的价值,生时感到空虚,死后一切归于幻灭。这是一种很可怕的思想。

至于唯物主义,则以物质世界为唯一的真实,一切都依附物质而存在。认为人活在世上的时候,是有的;当人死了,就像油尽灯灭一样,什么都没有了,所以应趁有生之年好好努力,就会有收获。

这或许有些正面的意义,不过人生无常,如果努力一生等不到收获就记死了,那岂不冤枉?因此有人认为这世上只有那些运气好、很聪明的人才需要努力,其他的人则无必要。例如我们对人好一辈子,到头来却得不到好报应,那又何必要对别人好?

甚至心想反正死了以后什么都没有了,不需要对未来负责,管他留芳百世或遗臭万年都与我不相干,追求今生的享乐才是最实际的。因此凡事先下手为强,寡廉鲜耻,不择手段,为人类造成无止尽的灾难。

(二)偏空:

是指小乘的圣者所证的“空”。他们观察思维世间所有的现象,都是暂生暂灭,不停地迁流变化,因缘聚则生,因缘散则灭,绝没有什么不假因缘、永恒不变的事物,特别是对人的身心现象—五蕴的无常、苦、空、无我体证深刻,所以舍离五欲,勘破自我而得到了解脱。由于他们对世间有着很强的厌离心,认为世间充满颠倒、污浊与苦痛,不愿留下来受苦,证人空而未达法空,便急急趣入涅槃,了生脱死。这种偏空的思想中,生死与涅槃、烦恼与菩提是对立的,离了生死才能证得涅槃,断了烦恼方可获得菩提,明显表现“独善”、“出世”的精神。

圣严法师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讲记(5)

(三)毕竟空:

是指大乘菩萨所证的“空”。已发菩提心的菩萨,虽知道世间是无常、空幻的,可是他们不忍心任由广大无边的众生贪著五欲,沉沦于生死苦海,所以发愿度众生。这些菩萨,本身对于世间的五欲已不执著、不贪求,所以对这世间也无须逃避,依然生生世世留在世间关怀众生、帮助众生,让所有众生都能证得无余涅槃。这种“空”,是空去对自己身心的执著,也空去了对一切现象的执著,转生出救济众生、无我无私的悲心与愿力。

【度一切苦厄。】

菩萨用甚深的般若智慧来观照五蕴,如实证见自己的身心是空的,当下就能够度脱一切苦厄。何谓“一切苦厄”?我们先说“苦”。苦有三大类:一是身体的苦;二是心理的苦;三是身心交织的苦。身体有

目录
七零纪事凶兽横行博尔赫斯交易夫妻(瓶邪)张医师,请自重世界金融五百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