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书架
首页 > 游戏竞技 > 我在京都小住 > 第8部分

第8部分(第1/4 页)

目录
最新游戏竞技小说: 网游:开局觉醒本源天赋活下去寻找生命的意义全息游戏:在游戏里当小地主全职高手之最强散人网游:开局觉醒无限技能点十级战力才破亿,请问我还有救吗高颜值狗命专家假千金下山替嫁,真大佬夜夜求卦足球生涯:从躺冠到成为传奇世界入侵:从元素召唤开始无敌联盟:选出艾希,Rita坏掉了网游:强化999,1级就无敌!琪亚娜第三人格网游:我用智商碾压你足球之开局躺个世界杯冠军队友带我嘎嘎乱鲨海岛,全民垂钓,我独获史诗天赋全民穿越,异界迷雾求生后室:新世界在现实与游戏中,寻回尘封的记忆

所有的艺伎至少应该具有女子高级中学的教育水平,有了这些基本的知识,她们自然会更加理解现代文明的概念……

江户时期的艺伎在品位上是最新潮和前卫的,现在的艺伎也应该成为现代社会中最摩登和时尚的一员。从现在开始,艺伎要穿着西洋服装;而且,最重要的是必须摆脱她们的三味线,学习钢琴或者曼陀林。这样,不用太长时间,茶屋会逐渐变成咖啡馆。

由于整个社会都在向西方文化风格靠拢,所以坚持过时的行业规范只会造成艺伎职业的灭亡。现在的日本真正的艺伎只有大阪的“交谊舞艺伎”,她们不穿和服穿洋装,而且她们当中大部分人都接受过良好的教育,可以成为客人们精神上的伴侣。她们是在现代社会成功地演绎了江户时期艺伎风尚的典范。{35}

成本效益 职业女性

除了各种怂恿艺伎步入现代化和说服她们淡出历史舞台的评论之外,也有人警告艺伎会因为追寻新奇而毁灭自己。另外一个引起热烈讨论的话题是:艺伎是否应该被视为职业女性。职业女性这个词涵盖了有组织的劳动力、事业、商业以及职业意识等多方面概念。在1920年代和1930年代的日本,成为一名职业女性是一件既现代又大胆的事情。

对艺伎的工作抱有如此商业性的态度,与日本传统的“人情”概念颇为矛盾。支持者赞成将“新艺伎”视为职业女性,反对者则宣称这样会使艺伎丧失原有的浪漫外表。把工厂女工看作“职业妇女”是没有问题的,但同样的事情发生在艺伎身上就不太合适了。日本社会已经有太多地方都过于商业化了,所以很多人还是希望艺伎社会保留一些浪漫风貌。“时代在改变,现在的日本已经很少有过去那样既勇敢又新潮的艺伎了,这令我莫名失落,”演员市川久三这样写道:“如果再将‘职业意识’置于艺伎身上,更会让我感觉忧郁。”{36}

成组服务

《艺伎读本》中的某些作者将焦点集中在完善艺伎体制的问题上。他们认为,如果艺伎服务能够变得更直接、更便宜、更让人易于接受的话,就会有更多的人雇佣艺伎陪宴。这些改革者将注意力第一次放在消费者对艺伎的花费上。

艺伎的工资从来都是一个隐讳的话题,毕竟人们都不愿意承认一次欢欣的宴会是用钱换来的。尽管没有人否认这一事实,但谁会希望这一点表现得那么赤裸裸呢?所以付给艺伎的钱往往都用委婉的词语表达,如:花代、玉代、香代,或者祝仪。总的来说,都包含有酬谢的意义在里面。

改革者们想把这一切花哨的代称全都一扫而光,并且为艺伎工资确立统一标准——当然,这是为了消费者的利益。他们希望按艺伎人数和服务时间来计算花费,所有细节都遵循理性原则。有人建议建立一个艺伎等级系统,越是多才多艺的艺伎,就能挣得越多。同时所有的小费都应该被废除,各个花街都要统一价格标准,茶屋和男仆不得侵占艺伎的工资。

还有一个旨在使花柳界变得更加民主(主要指针对客人来说更民主)的计划:雇佣“成组”艺伎陪宴。艺伎被分为固定的几组,茶屋可以任意选择某一组艺伎前往侍宴,所有艺伎也要遵从茶屋的安排,每个艺伎每小时的报酬是一日元。这个计划的好处在于,对客人来说,雇佣艺伎的总体价格更便宜了,而艺伎们也不至于闲着没事干。(这个计划在柳桥进行过实地试验,但是很快被废除,因为艺伎们对此相当抵制。她们习惯于陪宴两个小时得到将近五日元的报酬,而且更喜欢自主决定参加哪个宴会。)

其他一些人认为雇佣艺伎陪宴的高消费应该归咎于那些中间人,如:饭店老板、置屋主人、艺伎馆以及其他仆人。新闻记者铃木文四郎语出惊人:“首先必须把艺伎从这些人的剥削当中解救出来,花柳界难道就没有希特勒吗?”——意思是,1935年的日本,难道就没有一个救世主(在当时即将成为法西斯同盟的日本,国民自然将希特勒视为救世主——译者注)来扫除这些不公正的现象、惩罚那些剥削弱者的人吗?

艺伎体制的所有环节都被人们仔细审视,看看是否可以使之变得更具备成本效益。为什么艺伎只在晚上工作呢?何不把下午也变为艺伎的工作时间呢?和服的开支太庞大了,为什么不用制服来替代呢?而且,艺伎在正式宴会上必须中途更换服装的惯例,也应该被废除。

很多人都认为,艺伎既然被称为艺伎,那么艺术就应该是她们的职业技能。同时,这些人又要求建立明晰、固定的消费标准。可是,妓女就是妓女,女给就是女给,艺伎却是艺术家

目录
种种田,养养儿奇异事件簿之萧邦夜曲玲珑入骨笑傲天下为美好的异世献上科学中国四大爱情传奇
返回顶部